用高雄來比就知道了
一樣有建設
高雄統籌款拿全台第二多
還要舉一堆債
老胡卻不用
任內經濟成長率全國第一
如果老胡是民進黨的
早就上神桌了
---------------------
2017年08月04日 20:17 中時
內政部公布最新人口統計數字,台中人口總數達到277.82萬人,超越高雄成為全台第2大城。這個結果其實早有跡象,並不令人意外。從近5年時間序列資料來看,台中人口平均每年約增加1.8萬人,高雄人口不增反減,平均每年約減少160人。細部拆解人口增減來源,兩市人口自然增加比例差別不大,台中人口成長主要來自社會增加,高雄則幾乎逐年遞減,顯示近5年來高雄人口大量外移,台中人口則大量移入。背後的經濟因素就不難理解,台中的發展機會明顯優於高雄,才會吸引人口流入,這其實又與地方政府施政,特別是經濟與產業政策高度相關。
從幾個經濟指標的對比可以清楚看出。代表一個地區經濟活力的營利事業銷售額(類似生產總值),過去10年(2007~2016),台中成長率是高雄的2倍;如果將時間拉近到5年(2012~2016),台中成長率則是高雄的10倍,這意味兩者施政方針可能出現極大分歧,讓高雄的經濟成長動能明顯不如台中。
近年來高雄市政府希望以新材料、循環經濟、會展與軟體等新興產業,帶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以取代傳統汙染嚴重的石化與鋼鐵產業,但過程看來並不如想像中順遂,特別是新業態還沒發展起來,舊業態卻因適應困難而選擇出走。義集團日前宣布,計畫投資480億到540億新台幣,前往美國德州蓋電爐煉鋼廠及海綿鐵廠,更是一大警訊,對高雄未來的經濟動能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財政部各級政府公共債務統計,迄今年6月底止,高雄市負債高達2575億元(《公共債務法》規範之債務),高居全國第一,比第2名的新北市高出1000多億元。借了這麼多錢,經濟表現卻沒有等同成長,錢究竟花到哪去了?走在高雄馬路上,確實讓人有那麼一點感覺,高雄市的門面變好看了,市容景觀也有大幅進步,觀光景點也多出好幾十個,問題是,這些都沒有實質反映在經濟成果上。換句話說,錢沒有用在刀口上,僅只拿來裝飾門面,產業發展自然就相對空洞。這真的是高雄市民想要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