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
國民黨的確沒啥好咖((恕刪)


其實我也是支持核電的
但民進黨太會選舉了
又會搞街頭群眾運動
尤其是團結的民進黨一致對外抵抗只會對內撕咬的國民黨
國民黨根本沒有贏的可能

而且接下來很多年, 反中的國際局勢對民進黨選舉會是較有利的(尤其是總統選舉)
聯美抗中、聯日抗中牌, 這些牌國民黨都不能打
而且對岸又常常扮演民進黨的助選員
就算國民黨選贏 , 在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街頭運動下, 重啟核四在台灣已是天方夜譚
別忘了,核四封存是在國民黨全面執政下所做的決議啊!!!

民進黨幫台灣人選擇了風電能源政策,我們也只能接受
往好的方面想,美國不准台灣發展核能技術,台灣不能有核能產業
但台灣卻可以擁有風電產業,風電產業鏈可以在台灣落地生根
風電產業是高度技術密集的產業,不是勞力密集隨便哪一個國家都可以輕鬆跨入的!!!
丹麥的風電能源已超過丹麥全國用電量的5成
風電技術更是領先全球,丹麥的成功是台灣效法的典範

風場的開發目前已規劃到民國124年
意思就是說台中港這邊至少還有10幾年可以常常看到北歐的外國人
而且就算扣掉風電產業
新市鎮中心附近本來就有很多工作機會
一個鄰近很多工作機會的地方 ,房價要崩盤 ,其實不太容易的
因為剛性需求就是在那裡啊!
而且相較於原市區或屯區的房價,台中港新市鎮中心的房價還是很便宜
少數幾個類豪宅的建案開出3字頭
大部分建案還是落在2字頭
現在就等待這2年生活機能可以慢慢進駐
因為有人住(晚上來看看這邊的點燈率吧! 不輸我在北區住的大樓)就會有市場
生活機能的進駐, 是指日可待的事
lin12340000
台灣夏天時常無風場欸 靠水力,可是這兩年也動不動 缺水, 去年彰化供一停五 台中五停2 還記得嗎
飯前果醬
對岸檯面上說要統一 實際上.....................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丹麥的風電能源已超過丹麥全國用電量的5成
風電技術更是領先全球,丹麥的成功是台灣效法的典範

風電產業主要只是需要技術引入
就像台灣,只要國外有那需求,自然也會有國際廠商跑過去設廠引入技術

丹麥其實不可考
丹麥全年用電33.7
台灣全年用電255.45

差太多了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
生活機能的進駐, 是指日可待的事

其實我覺得吸引"外國人",這真的是多餘的,真不覺得這個有什麼好炒作的。
就像當初蓋雪隧一樣,吸引國外工程人員。
但蓋完人就走了....
是說雪隧蓋完後對宜蘭真的吸引大量觀光客...這點風力做不到就是

而且這議題應該是討論未來房市開始走下坡時,哪邊會崩才對
總感覺台灣再這樣炒,炒到一堆人30年不吃不喝都買不起一間像樣的3房,早晚會全面性跌
(鬧區開始跌後,郊區肯定跟隨,就看誰支撐力道大)

梧棲那邊有很多工作嗎?軟體/硬體/韌體/晶片的多不多?我覺得這些都集中在中科新竹/桃園/台北吧..
我只記得那邊以前有很多小型家庭工廠
看專業領域性質嚕,梧棲那頭應該屬於工業,如果是服務業/金融業/保險業/資訊業,可能還是要進市中心的商業大樓機會高些
台灣台中市民
風電產業,不僅是上看兆元的產值,未來亞太地區每2座風機,就會有1座來自台灣,也讓台灣港口翻轉出新的產業聚落;它更滾動出2萬個工作機會-->跟蓋雪隧最大不同是--風電產業有蓋工廠.有工作機會.
黃立
梧棲工業有什麼,風電我就不說了,我知道的就有昇陽半導體 今國光 菱生精密  巨菱精密 聯華氣體 宇隆科技 台灣玻璃 華城重電 華新麗華 車王電 恩德科技,不知道這些是不是你口中的小型家庭工廠呢?
CcCManCcC wrote:
風電產業主要只是需要(恕刪)



不敢說梧棲的薪資和科技業多屌,但是論行業種類豐富度絕對屌打台中所有區域,很多飲料、瓶胚、零食餅乾都是梧棲出來的,半導體有昇陽,中科使用的耗材、洗劑、溶液很多也是梧棲工業區提供的,像巨菱精密,梧棲的公家機關數量也是海線top1

台中每個區域都有不同行業類別特別是科技業和工業是緊緊相扣的,你質疑梧棲的說法就很像現在不從事科技業沒賣個肝寫個軟體造個晶片就是不入流,從事什麼行業就選什麼區域,梧棲也沒有過小型家庭工廠過,他直接農業跳工業區,你後面質疑梧棲的就業只是為黑而黑而已,這麼愛拿市區比不然拿東區來講好了,他lalaport也快蓋好了正好來做比對,你覺得台中港三井裡面送餐買台中港房子比較容易還是東區lalaport幹一樣的事買東區房子容易?同樣以新房子來說我還真不知道東區有什麼高端行業能支撐一坪4、50萬,而且你的金融保險那些在海線都是自己一棟在爽樓上還能租人沒有在塞大樓的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CcCManCcC wrote:
風電產業主要只是需要(恕刪)


你好像搞錯了
拿風電跟雪隧比!!
台灣目前自詡風電產業鏈能夠落地生根
以後能夠出口風機部件與技術到其他國家
跟核電不同的是,核電廠蓋完後,人就走了,台灣依然沒有核能產業,這是必然的,因為美國不允許台灣發展核能產業,但台灣是可以擁有風電產業鏈的啊!
拿風電產業跟雪隧比!!!?? 如果只是請外國人來裝幾台風扇,裝完就走人,那根本不叫產業啊!! 那只是買東西的售後服務而已!!

先不談風電產業,因為目前這個領域的從業人口還不是這邊就業人口的主力
也不談周邊的中港科技園區或關連工業區及三井的就業人口
你知道光是從事港埠服務的人口就好幾千人了嗎?
100多家的報關行、港埠進出口業務的公家機關、港埠運輸業、物流業.....
光是一個台中港的進出口港埠業務就有好幾千人的工作機會了

我以前住市區,因為工作在台中港,所以也買了這邊的房子自住
說這裡沒工作機會的人,真的很不了解這裡
這裡很多工作機會,但關鍵是生活機能差,很多人在這邊工作但卻跟我一樣住市區
會買這裡是因為品牌建商造鎮,生活機能指日可待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你好像搞錯了
拿風電跟雪隧比!!
台灣目前自詡風電產業鏈能夠落地生根
以後能夠出口風機部件與技術到其他國家
跟核電不同的是,核電廠蓋完後,人就走了,台灣依然沒有核能產業,這是必然的,因為美國不允許台灣發展核能產業,但台灣是可以擁有風電產業鏈的啊!
拿風電產業跟雪隧比!!!?? 如果只是請外國人來裝幾台風扇,裝完就走人,那根本不叫產業啊!! 那只是買東西的售後服務而已!!

這問題就是,到底風電還會"立幾根"
台灣未來的電源主力到底是燒東西、風、太陽、核能?
我是看好核能為主
只要台灣電網一滿足,你覺得政府還會投入多少資金要安裝風機?
如果沒有的話,那風機要怎向外找客源?尤其那麼大的主體要怎出口?
對吧!!
你們想想那麼大的扇葉適合船運出國嗎?
萬噸的船10公里要燒400kg的重油呦,這油資可不是蓋的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先不談風電產業,因為目前這個領域的從業人口還不是這邊就業人口的主力
也不談周邊的中港科技園區或關連工業區及三井的就業人口
你知道光是從事港埠服務的人口就好幾千人了嗎?
100多家的報關行、港埠進出口業務的公家機關、港埠運輸業、物流業.....
光是一個台中港的進出口港埠業務就有好幾千人的工作機會了


1.同樣是銷售業,三井比不上市區遠百+新光的工作機會的,要比周遭店家餐飲、超商、手搖數量,市區也是密密麻麻。

2.港埠、報關。基隆每天一大群人都要往台北通勤上班,港埠、報關其實養活的人口有限。而且在台中港那邊這些產業已經待了很久了,為何當時房地產沒擴張??並不會因為造鎮的關係台灣出口量變多,報關行變多呦。那些都有飽和的問題。我身邊也有報關行工作過的,薪水不怎樣就是,不要太期待那種工作。

另外,"多元"的工作機會才是問題,待在西屯那邊右邊市區左邊中科可攻可守不是嗎?
不然就像前面說的,寫程式,pcb layout,晶片 layout相關領域畢業的,在台中港的就業機會有多少?
馬上死在那邊得跑市區上班
CcCManCcC wrote:
風電產業主要只是需要(恕刪)


不同區域有不同行業
市區服務業工商業、園區電子科技業
台中港區當然是 港口運輸報關相關產業、港內也有中龍、台肥之類的大廠
中港加工區、龍井梧棲的工業區也有數千,港區環境差!但薪水比市區的工業區高多了


風電則是正在形成的產業聚落,至少會有20年勞工需求
台積電為了加入氣候組織的RE100,早就簽約買下台灣未來99%的風電
彰化外海最近已完成一大片了,發的電效益不管如何,就是一定會持續蓋
零組件設廠台中港,也是至少20年以上的需求

梧棲實居與流動人口比戶籍多了近兩萬人
工業剛需就是在那,不用太擔心



台灣當「風機心臟」出口基地 外商佈局亞太離岸風電核心

台積電再「綠化」!包下達德能源1.2GW風場綠電,為亞洲最大直購合約

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 何麗梅:其實台積是這樣想的……
tony7473 wrote:
不同區域有不同行業
市區服務業工商業、園區電子科技業
台中港區當然是 港口運輸報關相關產業、港內也有中龍、台肥之類的大廠
中港加工區、龍井梧棲的工業區也有數千,港區薪水比市區的工業區高多了

風電則是正在形成的產業聚落,至少會有20年勞工需求
台積電為了加入氣候組織的RE100,早就簽約買下台灣未來99%的風電
彰化外海最近已完成一大片了,發的電效益不管如何,就是一定會持續蓋
零組件設廠台中港,也是至少20年以上的需求

梧棲實居與流動人口比戶籍多了近兩萬人
工業剛需就是在那,不用太擔心


主題是在講跌價,不看好產業長遠性只是人口會出走的原因之一...20年真的不夠遠...
光畢業到退休就要工作43年了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如果今天市區跌回20年前價位
梧棲也跌回20年前價位
兩邊都是口袋買的起的狀況,搞不好市區還能買兩間
你覺得自住的民眾大家會選市區,還是選梧棲?
20年前那時不用千萬靠近公益路那邊就有老透天能買了了吧(我朋友就很捶心肝以前沒買)
如果大家看到市區跌到輕鬆買的起時,那梧棲的支撐點在哪?
黃立
你可以慢慢等他跌回20前的價位,不要說20年,跌到3年前的價位就被買爆了
丸人
如果全台房市跌回20年價,這時候還在糾結房市的人腦帶有洞吧 早就跑路離開鬼島了
CcCManCcC wrote:
你們想想那麼大的扇葉適合船運出國嗎?


你真的很不了解、很外行
你以為目前擺在台中港碼頭旁那麼多的的風機葉片都是台灣製造的??
你以為目前已經裝好運轉中台灣西部海岸的陸地風機,
都是台灣製造的???
那都是國外進口的啊!!!!
高美濕地的陸地風機擺那麼多年了,你以為那些風機是MIT喔?

跟你聊真的很累
早就跟你說排除三井及周邊中港科技園區、關連工業區的從業人口
光是台中港埠進出口業務的從業人口就很多了
你竟然還能扯到三井的業績及報關行從業人口的薪水
我什麼時候說三井業績比得上新光大遠百了??
還有不管報關行的從業人口薪水有多低
人家畢竟還是一個工作機會啊!
我就是報關從業人員,你的工作又多高尚了??要不要說出來讓大家聞香一下
我只是看到有越來越多跟我一樣工作在這邊原本住市區,也買房子在這邊了
CNC-2
國產的離岸風力葉片廠房已蓋好出貨。但產能還不夠且與Vestas簽約, 上面定位設備都是Vestas付錢。所以現階段其他家風機葉片應該只能進口, 但未來台廠就可以外銷了。
CcCManCcC
話說發電機和變速箱進口還可以說說,那麼大的葉片也進口真的是耗鉅資,想要大量建造的國家應該不會這樣玩,應該也會在地建設吧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CcCManCcC
wwwwcl 這樣說當然也合理,不過變成蛋殼想賣賣不掉,無價也無市就慘嚕。我要表達的就是,市區整體條件還是比海線好的,如果開始掉價大家會選市區機會多,這時海線如果沒有支撐就掰了。(恕刪)


當然市區的條件比海線好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何須你來講
如果現在我老家北區2字頭還可以買得到新屋
我一定馬上再買一間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你真的很不了解、很外(恕刪)


我是住北市的,自然會覺得那些地方工作機會都不夠多也不夠廣..會累也正常
像在台北工作類型就真的很好選了,104開起來每天一整排的工作各種類型(除了農業),相信台中市應該也可以這樣。

想要一個地方發展的夠繁華,不是只有"工作機會",而是要多,要廣,還要能夠更高(爬主管機會要多)
大型造鎮的,除了滿足購屋者外,還有妻子/兒女畢業發展要看..

對了,我的工作沒有多高尚,我只是說我朋友做報關薪資不高而已,與高尚有關係嗎?毋須激動
不需要把薪資與高尚程度畫成等號ok,只是單純提出身邊認識的人狀況,搞不好你做到主管,或是自己開報關行,那也和我朋友基層不一樣啊不是嗎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何須(恕刪)


是的,所以你也應該瞭解為何我會說蛋殼區會跌.....

因為我覺得台灣房市早晚會開始整體掉價,會從市區開始掉,等市區掉到一定程度大家願意接手時,郊區的就開始不吃香了,只怕價格開低也沒人接手

還有台灣年輕人口減少,家族遺產會越來越集中於家族幾個人身上,購屋需求..嘿嘿,搞不好以後一個人身上3..4間的房屋遺產。



=========
我就是來開槓的,既非投資客,也非房屋買賣業者,也沒那條件靠投資房地產賺錢,只是剛好住在那邊幾年過,就是開槓,別激動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