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建設西屯水湳經貿園區/水湳智慧城/中央公園,五大專用區多元智慧服務

藝術檔案新價值 !中美館邀首爾市立美術館策展人經驗分享
臺中市立美術館於昨(20)日舉辦114年「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什麼?」系列講座的壓軸場次,特別邀請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策展人兪禮東(Yedong Yoo)來台,以「藝術檔案的收藏與應用:重新思考其價值與近用性」為題,與觀眾分享首爾市立美術館的收藏與經營策略。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台中綠美圖是台中市政府推動的重要文化建設,更是國內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的複合文化場域,將於今年12月13日盛大開館。而隨著開館進入最後倒數,「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什麼?」系列講座壓軸場「藝術檔案的收藏與應用:重新思考其價值與近用性」,不僅展現中美館對藝術檔案保存的重視,更強調以藝術檔案承載與推廣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期盼未來能在典藏與研究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國際連結與在地文化對話。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說明,這次特邀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策展人兪禮東來台分享,該館致力於保存與蒐集大量韓國當代藝術資料,並於2023年成立全國首座以藝術檔案為核心的公立場館——「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Art Archives, Seoul Museum of Art),不僅彰顯其對藝術檔案保存與研究的高度重視,也透過檔案創造跨域連結的契機,並為韓國當代藝術的研究與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策展人兪禮東於講座中指出,藝術檔案不僅是藝術史的重要見證,同時也承載地方文化的記憶,對跨領域研究與在地文化的保存具有深遠價值。他認為,現當代藝術已超越作品本身,與研究、策展、跨域合作及觀眾參與緊密相連;藝術不僅能從個人創造力來理解,更可藉由藝術檔案揭示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政治條件與思潮。

兪禮東提到,自2010年以來韓國已逐步重視藝術檔案建設,並發展出較為制度化的體系,亦強調藝術檔案館的角色不止於保存記錄,更在於探索如何成為藝術與社會知識生產的平台。

文化局補充,繼去年於韓國首爾同德美術館舉辦「2024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此場講座再度與韓國代表性美術館進行跨國交流,期盼透過此次講座,與首爾市立美術館交流學習藝術檔案的蒐集、建置、開放及多元應用經驗。未來,中美館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讓藝術檔案不僅成為藝術史的見證,更能作為推廣教育及促進社會對話的重要資源。

隨著綠美圖的開館進入最後倒數,此場講座也為「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甚麼?」系列講座畫下圓滿句點。透過一系列講者的分享,包括在地策展、藝文空間的演變、文化平權、藝術檔案等不同主題,使觀眾得以理解中美館未來營運方向和台中藝文發展可能性,更期待能與市民共創這座城市的文化新面貌。開館後,中美館將推出更多豐富精彩的活動與講座,更多資訊請上中美館官網 (www.tcam.museum) 查詢。(9/21*15)*文化局

聯絡人:文化局
聯絡電話:04-23696333分機513 李小姐



揭開「台中綠美圖」建築面紗! 全台最輕巧、穿透感十足的藝術地標即將登場
台中市重大文化建設「綠美圖」即將開館,不僅是一座美術館,更是一件結合工程技術與建築美學的「透明藝術品」;建築採用全台圖書館首次導入與故宮南院同等級的「單擺摩擦隔震器」技術,提升結構穩定安全,外牆採用金屬擴張網帷幕,營造輕盈穿透感;此外,一進門便映入眼簾的迎賓大廳「鏡面水池」不僅延伸中央公園綠意,水波流動可調節空間溫度,兼具安全性與公共藝術價值,使綠美圖成為兼具藝術與建築美感的城市新地標。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台中綠美圖由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親自操刀,妹島建築師團隊在施工期間多次親臨現場,持續調整設計細節,包括展覽廳開窗與恆溫恆濕空調系統,既提升市民觀展體驗,也滿足各類展品的專業展示需求。大廳的鏡面水池更是建築亮點之一,將中央公園的綠意透過鏡面延伸至室內,水波流動不僅美化空間,還能調節溫度,巧妙融合公共藝術與實用功能。

此外,由8個大小不一的建築盒子組成的外觀,採擴張網帷幕設計,營造出輕盈且通透的視覺效果,陽光透過金屬網灑入室內,隨著光影變化展現不同層次感,讓建築彷彿與空間融為一體;室內二樓通廊則採「無落柱」設計,使大廳視覺更加寬敞通透,彷彿空間在漂浮。這一切得以實現,全靠導入109座「單擺摩擦隔震器」技術,不僅提升結構安全,也大幅減少鋼構使用量,使建築輕盈如藝術品般懸浮於空間中。

建設局表示,台中綠美圖已榮獲多項國內重要建築獎項肯定,包括第25屆國家建築金獎「施工品質類公共建設優質獎」及「全國首獎」、第24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全國首獎」、第29屆金石獎「首獎」,在各大領域均名列前茅,充分彰顯其卓越品質與設計成就。

建設局強調,綠美圖揭開的不只是建築外觀,更是隱藏在鋼構、隔震、空間規劃背後的工程巧思。這座城市新地標將成為台中兼具藝術、人文與科技的空間典範,吸引市民與國際目光,一窺建築的設計奧秘。(9/21*7)*建設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許先生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9313












台中綠美圖開館倒數!盧市長攜手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搶先開箱:獻給市民的世界級地標

備受矚目的國際級文化新地標「台中綠美圖」將於12月13日盛大開館!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今(23)日舉行「綠美圖開箱-媒體預覽會」,由市長盧秀燕邀請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帶領來賓搶先開箱亮點空間。綠美圖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6日試營運,邀請市民親身感受開放與流動的建築氛圍,兩館也規劃一系列開館活動,並與市民野餐日、爵士音樂節串聯,為正式開館醞釀文化新風景。

盧市長表示,綠美圖是台中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總圖書館的文化地標,歷經十一年籌建,也感謝市議會支持,克服預算及施工挑戰,將於10月28日試營運。她強調,這是台中市自籌經費打造、沒有中央補助的重大建設,象徵市民多年心願實現,不僅補足台中沒有總圖書館的文化缺憾,更將成為台灣驕傲與世界級地標,獻給所有市民。

盧市長指出,整棟建築設計非常通透、唯美、有氣質,未來也能容納大型的展品進駐,室內空間有27公尺高,兩館互相穿透,是國內極少的設計。盧市長也向幕後團隊致上敬意;她指出,這座世界級文化地標不僅融合藝術與知識,更與周邊中央公園、國際會展中心緊密相連,串聯城市的文化脈動。SANAA事務所迄今規模最大的公共建築計畫落腳台中,也特別感謝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今日親自蒞臨,還有共同設計的劉培森建築師,三位一起打造出綠美圖。綠美圖是市民的驕傲,也期盼將來成為市民日常休憩與交流的舞台,讓藝術與知識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妹島和世表示,設計初衷是打造一座向四方開放的文化場域,人們無論從城市或公園任何方向走來,都能自在地與知識、藝術及自然不期而遇。「我們希望每位走入綠美圖的觀眾,都能感受建築與周邊環境彼此呼應的生命力。」西澤立衛補充,銀白色擴張網與玻璃帷幕映照公園綠意與城市景觀,柔化室內外界線;架高的建築使綠意、微風與光線自由穿梭,並採用低反射玻璃與透水鋪面,不僅與自然和諧共生,也克服台中炎熱氣候的挑戰。

文化局說明,建築開箱從連結兩館的綠美圖大廳啟程,其中連通橋提供建築空間中多元的觀賞視角,開館時將可見來自台中的國際藝術家林明弘的創作;大廳的不鏽鋼鏡面水池,映照四周景色及調節室溫。而全台首見挑高27公尺垂直聯通六層樓高的美術館大廳,將於開館後展出國際藝術家梁慧圭(Haegue Yang)打造的大型藝術作品,讓觀眾即便在漫步公園時也可欣賞作品。此外,綠美圖共有五間不同高度的展間,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也將於五間展覽室完整展出,並規劃互動體驗展區,促進觀眾探索中美館典藏品與建築特色。

另一側的圖書館大廳,是由SANAA事務所精心設計的花形書架與花形椅,並設有結合冷氣迴風口的「迴風書架」,運用空氣循環原理促進室內通風,兼具實用、美觀與舒適性。兩館融合的亮點空間「文化之森」是挑高的半戶外花園,以擴張網通透的材質創造無邊界的視覺。四樓花園提供民眾休憩空間,五樓環形天橋串連美術館、圖書館,無方向性的圓形設計增添觀眾自由探索的樂趣。開館後展出「世界的索引」,將展出十八世紀啟蒙時代重要經典「狄德羅百科全書」珍本,以反映圖書館是城市的百科全書,蒐集並將知識系統化,成為市民獲取知識、享受閱讀的重要場域。

文化局表示,除了建築以外,綠美圖特別邀請日目視覺操刀綠美圖開館主視覺,設計呼應通透且流動的建築理念,以「開放與融合」為核心,結合視覺識別系統的線條風格與鮮明幾何色塊,傳達現代且吸睛的形象。

文化局說明,試營運期間將於綠美圖舉辦多元豐富的活動,包括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主講的專題講座、國際論壇,並有半開放式庫房的典藏互動展、兩大主題書展;亦策劃「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與綠美圖相遇的N種方式」、「圖書館的閱讀新章:和綠美圖的生活提案」系列活動,展出結合文學創作的戶外燈光裝置、影像聲響作品;並推出別具特色的「夜宿綠美圖」、與戶外寫生等活動,帶來一連串精彩體驗,邀請市民熱情參與,開啟藝術與閱讀的無限想像。

台中綠美圖以跨域合作與國際視野,呈現兩館共構的多層次風景,邀請民眾來感受藝術、知識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魅力,共同見證城市新文化地標的誕生。更多資訊請上中美館官網 (www.tcam.museum) 及中市圖官網(www.library.taichung.gov.tw)查詢。

今日開箱活動,盧市長、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建築師、劉培森建築師、立法委員楊瓊櫻、市議員黃馨慧、楊大鋐、張廖乃綸、劉士州、黃守達、林霈涵、謝家宜,文化局長陳佳君、建設局長陳大田、運動局長游志祥、數發局長林谷隆、人事處長陳月春、秘書處副處長李政峰、建設局副局長陳永欣、新聞局主任秘書黃冠穎、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中市圖館長曾惠君、中美館館長賴依欣、新工處長陳聰仁、西屯區長鄭錫禧、藍圖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鈞、西屯港尾里長楊忠義、東區富台里長石國勳等人也到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健豪、廖偉翔,市議員陳廷秀、邱愛珊服務處也派代表共襄盛舉。(9/23*11)*文化局

聯絡人:臺中市立圖書館黃小姐、臺中市立美術館任小姐
聯絡電話: 04-2422-5101#510、04-23696333#506
























跨域建設全面開花!中市建設局獲2025建築園冶獎4大獎肯定
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今(24)日舉辦「2025建築園冶獎」頒獎典禮,台中市建設局以「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新建工程」、「告別黑暗,肉品市場華麗轉身─ 台中『豬』事圓滿公園」、「台中中央公園 - 飛行美樂地」及「台中蜜糖公園-泉源下的糖業寶藏」榮獲公共建築類及公園綠地景觀類等四項大獎殊榮,彰顯市府建設團隊卓越的表現。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感謝評審團對台中的肯定,也對建設同仁及工程團隊的努力成果給予支持與鼓勵,此次建築園冶獎31周年以「穿越叁零‧零碳永續」為主軸,與市府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強調都市綠化、永續淨零的方向一致;此次獲獎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新建工程」是全台灣臨接綠地公園面積最大、屋頂曲面最複雜的會展中心,設計特色採挑高26.2公尺的半戶外空間(TreeGate)配合3D曲面屋頂桁架吊裝以及TreeGate空間桁架組裝,施工過程中亦是極具艱難的挑戰,展場採硬化地坪提升耐用性、佈展管溝功能完整,採分區控制節約能源,更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告別黑暗,肉品市場華麗轉身─ 台中『豬』事圓滿公園」,前身為「台中肉品市場」,為善用寶貴的市有土地資源,市府團隊經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將原市場土地劃設為商業區、住宅區及公園用地。建設局以分期、分區方式闢建公園,此案設計依循「友善全齡化、創新性設計、永續綠環境」三大建設主軸,展現市府重視市民生活品質與綠地環境的決心。園內各項設施融入可愛的豬意象,全新的景觀公園自啟用以來,不僅成功擺脫屠宰場長期擾鄰的噪音與氣味,提升當地環境居住品質,也吸引許多親子家庭造訪。

建設局表示,此次獲獎的「台中中央公園 - 飛行美樂地」,以「未來飛行」為設計主軸,呼應水湳機場的歷史背景,打造以飛行體驗為核心的主題式遊戲空間。場內設置全國最長32公尺雙軌滑索、30公尺環形滑軌、主題飛行組合滑梯、多人360度離心盪鞦韆,以及輪椅旋轉盤與輪椅盪鞦韆等無障礙設施,並利用現況樹木及遮陽設施,打造四季皆宜、全天候舒適的親子遊憩空間,自開放以來廣受好評。

建設局進一步表示,另「台中蜜糖公園-泉源下的糖業寶藏」,位於東區樂業一路,鄰近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與泉源兒童交通公園,以串聯地方歷史記憶與綠意景觀為核心,保留原有糖廠遺構並融入解說設計,展現豐富的糖業文化意象。公園設有景觀水池與水霧裝置,營造「湧泉」概念的親水空間,結合無障礙步道、多功能體健區、綠蔭休憩區及全齡友善設施,打造兼具生態保育、文化傳承及社區互動的綠意新地標。(9/24*11)*建設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劉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3118







台中水湳轉運中心預計明年初完工,居民盼重新命名
2025/09/25 07:47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有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台中流行影音中心還有水湳轉運中心,當地民眾認為水湳轉運中心雖在水湳經貿園區內,但更靠近中清交流道,而且命名時未廣泛徵詢地方建議,市議員林祈烽在市議會提案應重新考慮變更命名為經貿轉運中心或中清轉運中心為佳。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這個區域雖離水湳離有一段距離,但市府在此區的整體計劃都是以水湳為命名,地方希望用舊地名,會跟地方再溝通。

水湳轉運中心以「北極星」為設計靈感,預計明年2月27日完工,將有28條國道客運路線會在此轉運,規劃國道客運月台42席、市區公車12席、計程車排班25席、機車停車1253席、自行車停車604席、汽車停車614席。

不過,預計再過半年就要完工的水湳轉運中心的名稱,卻有部分在地居民有意見,林祈烽表示,西屯區港尾里楊忠義里長及地方仕紳向他陳情,指轉運中心雖位於水湳經貿園區中,但距離水湳位置甚遠,且命名時未廣泛徵詢地方建議,應重新考慮變更命名為經貿轉運中心或中清轉運中心較符當地居民需求。林祈烽建議市政府重新研議,跟地方民眾好好溝通。
中市建設局長帶偏鄉學子走讀中央公園,搶先體驗「綠美圖」魅力

由台中市政府建設局主辦的「台中建設‧永續城市」市政建設走讀體驗,昨(27)日熱鬧展開。建設局長陳大田親自化身導遊,帶領來自東勢區東新國中及衛生福利部中區兒童之家的師生,以及在地公益單位代表,一同走進中央公園,探索航空主題特色飛航館、飛行美樂地特色遊戲場,並搶先體驗市長盧秀燕日前開箱的全新文化地標「綠美圖」學習空間。草地閱讀野餐更為活動增添悠閒氛圍,為即將到來的綠美圖開館與「台中市民野餐日」暖身。

陳局長表示,去(113)年首次舉辦的建設走讀,結合市政成果、文史導覽與實境解謎遊戲,廣獲好評。今年延續低碳走讀理念,特別邀請偏鄉學子與社福團體參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串連有獎徵答與遊戲工作坊,讓不同背景與需求的市民都能在過程中,認識城市建設背後的創新巧思與全齡友善精神,體會台中豐富的生活美學與文化底蘊。

建設局說明,此次走讀以前身為水湳機場的中央公園為主軸,帶領學員走進「航空主題特色飛航館」,透過航廈大廳與實體737機艙等沉浸式場景,結合多元科技互動,了解公園的歷史與蛻變。

建設局指出,今年6月全面啟用的「飛行美樂地特色遊戲場」同樣是重點亮點,由翊榕環境設計公司總監尤俊雄親自導覽,分享規劃設計階段與身障家庭、公民團體攜手打造的溫暖故事。現場並邀請身障勇士子祐的母親趙盈慈介紹溝通板、觸覺地圖及輪椅盪鞦韆等共融設計,讓師生在遊戲體驗中培養同理心與包容視野。

建設局表示,學員們也成為綠美圖的「首批探險者」。在台中市立圖書館與美術館團隊引領下,學生們近距離觀察由國際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的「流動、通透、相遇與模糊界線」設計語彙,並體驗館內自由學習與閱讀創作氛圍,感受剛柔並濟的建築美學。

建設局補充,隨著「台中美樂地計畫」推進,中央公園場域功能持續升級,鄰近的綠美圖將於10月28日試營運、12月13日正式開館。公園綠地如同城市戶外教室,透過寓教於樂的走讀活動,不僅讓學生深入認識城市環境,也提升對生活美學的感受力。

建設局進一步說明,活動最後,學員在綠美圖草地享受療癒野餐,並獲贈精美「東豐快手提袋」與野餐墊。建設局期盼,未來隨東豐快速道路完工,更多山城孩子能更快走入城市、看見城市,拉近城鄉距離,促進交流。建設局也邀請市民把握11月2日登場的「台中市民野餐日」,帶上一本書與一副墨鏡,與親友一同在綠美圖外的遼闊草地,體驗台中美樂地的魅力與城市蛻變。(9/28*6)*建設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林先生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440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