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台中市民搭乘公共運具(公車)的比例是多少嗎?

之前台北是20%多吧,母體也大,捷運的基礎是相對穩固的,後來加上捷運達45%左右
高雄是5%(靠局部免費公車有略升,不過一年要花10~11億虧損養市公車)
如果台中有數據出來,就可以預知完成後的狀況了
今早騎車經過中港與文心路口(愛買那塊停車場上),有看到搭起台中捷運的動土點禮的會場,
而附近也有交管,可能有大官要來吧?
不曉的真否會在十月就開始動工了.
chich wrote:
今早騎車經過中港與文...(恕刪)


早上馬總統去動土典禮啊
當然大陣仗....
masaei99 wrote:
有誰知道台中市民搭乘...(恕刪)

捷運應該沒有完成的吧?
連大眾運輸已經極度發達的日本各大城市的鐵路、地鐵都還正在擴建中。
台北捷運也一直不斷在規劃新路線出來。
高雄捷運也不是只有紅橘兩條,後續還有數條LRT、BRT路線的興建計畫。
台中捷運也不可能就只有現在規劃的藍綠橘紅四條。
縣市合併之後直轄都政府一定還會再繼續規劃後續路網。
會虧損是因為短期十年內路網密度不足所致。
當路網密度開始越來越高,考駕照的難度、汽機車附加稅也越來越高。
自然就越來越多人會改搭大眾運輸系統了。
還是恭喜一下.台中捷運系統的動工.

但未來的運量是不看好的.

台中市目前98年9月人口數1071117人

高雄市目前98年9月人口數1526797人

台中只有一條.高雄兩條.目前高捷每個月虧損約2.5億元。

那台中最壞的狀況就是1年虧損9億元。>>市長說的.

最近政府預估都有差距且差很多,如高鐵原本說18萬人運量,通車後現在只有8萬,

高雄目前1個月虧2.5億,1年30億,台中又差高雄45萬人(現在),真的是虧9億?

若拿來與高雄比較,不要虧比高捷大就不錯摟。

這些虧損的錢都要各縣市政府自己負責,別讓中央負責,否則我反對後續的路線,

我很贊同高雄與台中捷運的動工,虧損沒關係,各個縣市政府會自己來補黑洞。

http://www.wretch.cc/user/JOE60936093





my216005 wrote:
捷運應該沒有完成的吧?
連大眾運輸已經極度發達的日本各大城市的鐵路、地鐵都還正在擴建中。
台北捷運也一直不斷在規劃新路線出來。
高雄捷運也不是只有紅橘兩條,後續還有數條LRT、BRT路線的興建計畫。
台中捷運也不可能就只有現在規劃的藍綠橘紅四條。
縣市合併之後直轄都政府一定還會再繼續規劃後續路網。
會虧損是因為短期十年內路網密度不足所致。
當路網密度開始越來越高,考駕照的難度、汽機車附加稅也越來越高。
自然就越來越多人會改搭大眾運輸系統了。(恕刪)



捷運系統的興建人口是很重要,

台北市261萬人,台北縣386萬人,總數647萬人,

未來10年若在加入桃園縣目前快200萬人,會虧損?

台中市107萬人,一條捷運虧損是一定的,

高雄市152萬人,兩條捷運一年虧30億,

當然支持台中捷運與高雄捷運但是虧損要各地政府自己去負責,

別叫中央出錢,因為那是不合理的。

http://www.wretch.cc/user/JOE60936093
joe60936093 wrote:
捷運系統的興建人口是...(恕刪)

台中捷運是兩條喔。
因為台鐵捷運化也被台中市府納進捷運系統裡面整合規劃,且被歸為"紅線(山線台中段)"。
原本藍線(中港線)也要優先動工,用來做為紅綠環線的中央線,但舊市區的都更問題解決不了。
所以所以要等都更搞定才有可能動。

joe60936093 wrote:
還是恭喜一下.台中捷...(恕刪)

那台北捷運的興建經費是否也應該由市府自行負責?
不管未來會不會虧,現在反對的人只是狗吠火車,

就算會虧錢,執政黨及台中市長以及往後要選台中市長的人一定會堅持要做,因為我們台中是大票倉呀
my216005 wrote:
台中捷運是兩條喔。因...

那台北捷運的興建經費是否也應該由市府自行負責?(恕刪)


每個縣市蓋捷運本來就是要自行負責,中央幫忙蓋,

蓋好營運的結果無論虧與不虧都要自行負責,包括未來的桃園縣捷運,

中央是2300萬人的全民的錢,而各縣市是地方,為何要全部的人來負擔呢?

應該是當地人民去負擔,而非全民,因為高捷只經過高雄市,

台中捷運,只經過台中市,沒經過全台灣,總結就是各縣市自行負責,才合理公正。

還是恭喜台中有捷運了。

http://www.wretch.cc/user/JOE60936093
joe60936093 wrote:
每個縣市蓋捷運本來就...(恕刪)

所以我問台北捷運咧?
台北捷運從開始到現在興建的每一條路線都是全民買單的。
台北捷運也沒有經過全台灣啊。

應把鐵路局、捷運局、高鐵局整合成一個鐵道局。
統一管理全台各層級軌道系統的規劃興建。
然後台鐵高鐵整合改制成台鐵集團。
各縣市捷運系統看營運狀況看是要民營還是市營。
這樣效率會不會比現在的模式高?

至於對房價的影響,要看車站服務範圍。
一般來講步行十分鐘內或騎自行車十分鐘半徑內的範圍才有達到真正效益。
超出這個半徑的房價都是在漲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