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藍線應該MRT一次到位的主因(補圖)


sjh12345 wrote:
那台灣塔就會賺錢嗎?...(恕刪)


台灣塔是交通建設嗎?
台灣塔搞不好還會賺錢呢!
羅浮宮的透命金字塔!蓋的時候,法國人怎麼罵這個怪建築
現在呢!變成法國的地標!限定進出的人數!
搞清楚!台灣塔是要賺觀光財非是交通建設

沒梗了嗎
mz3sp23 wrote:
說了實話打了某些人一...(恕刪)

說了實話打了某些人一巴掌,竟然惱羞成怒舉報我的文章
沒關係,我拿掉"政治與宗教性話題",就事論事重PO一次。

我只問一句話,大家買東西的時候會不會考慮CP值?
虧錢也有"大虧"與"小虧",以及"虧的值得"跟"虧的不值得"的差別


把建立大眾運輸系統當作是社會福利的性質,是可以讓人接受的說法,
但是當市長的人,也要顧及到當家的責任,說完全不用考慮經營面的問題,
那是空口白話,市政府並不是金山銀庫,需要用錢的地方到處都是。
現在只負債五六百億,說要直接蓋MRT才好的某市議員都在罵負債累累了(口是心非?)
就算蓋地下化MRT建設經費中央全出,每個月像高雄兩億兩億的虧,台中市政府能虧多久不會倒?


新北 桃園??
因為新北桃園離台北比較近有國際機場所以虧損合理。

不要以為有捷運公司就沒事了,臺北捷運公司不用多說,市府根本就是最大股東,盈虧都要負責,
高雄捷運興建前就與市府及銀行團簽有三方契約,一旦高捷營運困難、破產付不出利息,
市府需協助解決,否則即須編列預算收購高捷資產,償還銀行長期貸款,並承擔後續經營虧損,
造成市府財政沈重負擔,這些用的還是你我的納稅錢!這樣值得嗎?


要說台灣什麼預算合理
應該沒有預算是合理的
所以機關為了補助只有浪費沒有節約
如果有一億的經費我不花完 明年就沒這麼多了
巧立名目消耗預算市各機關的正常做法

說是該花在大眾運輸,難道造橋防洪的錢就不該花?
大台中的河川整治經費一年也花了幾十億,有人知道嗎?
蓋台灣塔又怎樣?那是水湳區段徵收專款專用的錢,只能用在那個計畫區內,
而且最主要是為了要提升土地價值,最終目的是要減輕市庫負債的!
水湳再生,蓋台灣塔和城市三館是手段,不是目的;豐原目前在推的豐富專案也是手段,不是目的。


台灣塔只是口號 要蓋道何年何月無人知
MRT市目地 台灣塔市手段
請問市民市要目的還是手段?
BRT通車10年過去20年過去 依舊沒有MRT
台中人繳的稅一樣會增加

一家子手上有一百塊,本來一人一碗陽春麵,人人都可以吃飽
結果其中有一個人說他要吃牛肉麵,結果只有他吃飽,其他人只能吃兩口麵。這樣對嗎?



這時候大概又會有人異議,那北高為何負債這麼多還可以蓋?就台中不行?
第一,北高已經當直轄市幾十年了,他們的"可負債額度"本來就比較高,
變成五都之後,並沒有修法,所以台中現在的可負債額度並沒有跟北高一樣。


桃園 ? 新北?不要拿負債額度來說吧

第二,台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資源比其他縣市多是天經地義,沒啥好說的,
也不要以為把立法院遷來台中或是把中央政府遷來台中,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只是炒選舉的空頭支票罷了。

澳洲政府把首都遷到坎培拉,請問坎培拉就有跟悉尼、墨爾本一樣的發展和人口聚集嗎?並沒有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在2002年底總統大選期間將遷都作為競選口號之一,贏得中部選民的選票。
2004年說要遷都到燕岐-公州,結果呢?爭吵了近十年後,反對遷都的政黨上台了,最後只剩折衷方案。
因為遷都所影響的層面太廣了!而且即使公務機關動,已成型的金融商業中心和工作機會也不會跟著動的!
何況台灣說要遷都或分都,政治層面來說,藍天不可能放棄台北地區,綠地要遷也是選高雄台南;
再說立法院要遷移,要立法委員投票通過才可行,不是總統說遷就遷的,
用膝蓋想也知道同意票不可能過門檻!口號喊喊,騙騙無知民眾罷了。


抱歉台中人也不想負擔遷都的費用
那只是一個挖苦自己 要等MRT可能等遷都比較快

第三,新北市跟台北市是黏在一起的,有捷運是因為北北根本就是一體,建設有擴散效應。
桃園呢?機場捷運就跟台中的綠線捷運一樣,都是要串聯高鐵站或國際機場才得以興建,
但北部縣市跟台中市關鍵性不同的,是在大眾運輸使用率,沒有蓋MRT捷運以前,
市民通勤族搭乘公車的比例就超過百分之二十,台中連十都沒有!


請問清泉崗機場是不是可以考慮也加蓋一條
台中港市不市也可以考慮再追加一條
身為台中人期望不多 高鐵一條 台中港一條 清泉崗一條 就好了

第四,一樣連十都沒有的高雄為何可以蓋MRT,還一次兩條?
簡單說就是臺北有高雄也要有的民粹使然,高雄根本就做了錯誤選擇,不該直接蓋MRT捷運!
棋盤狀幹道,路又寬,高雄市是最有條件先由公車路網進階到BRT路網,再由BRT到MRT的城市,
這樣才是兼顧提供大眾運輸服務與政府財政收支的作法,但是高雄沒有走這條正確的路,
反而想一步到位,結果呢?現在先不說虧損,只說使用率,根本沒有達到預期,
同樣的錢每天上千萬花在高捷兩條MRT線營運,跟十條BRT路網營運相比,能服務到的市民誰比較多?
根本原因在於高雄市民根本還沒有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路大條不塞車、車好停不收錢,誰要搭捷運?


高捷問題不是幾句 人口 運量就可以拿來套用在台中的吧

要不要搭捷運,民眾會考慮CP值;要不要蓋捷運,政府更要考慮CP值
現在中港路藍線的大眾運輸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市公車會跟著塞在車陣中,
跟著自小客、機車、公路客運車全部卡在慢車道,花在上下客和塞車的時間太久,沒效率嘛。


如果沒有路網 BRT形同廢線
因為橫向交錯的路網沒有方便的公車
橫向交錯的路網備BRT自己給搞掉


但要搭的人並沒有多到像台北一樣,舉例前幾天剛通車的新莊線MRT,其上方的公車專用道,
有網友分享了空拍圖,那一刻,一張照片裡約略一公里長度,多達20幾台公車魚貫前進上下客!
臺中港路的公車載客需求量有這麼多嗎?並沒有


既然運量還沒有那麼多,要改善效率為何不先從替代方案開始實行?
新莊線MRT讓人等了十幾年才完工,那段時間裡居民跟以往一樣得花大把時間坐公車通勤,
299路公車被戲稱「餓久久」,因為上下班都得坐很久才到,輔大搭到台北火車站至少要一個小時。
這樣的情況,難道台中市民也要嚐嚐一樣的滋味?


台中市區搭公車你覺得有快到哪去嗎
光候車時間就可以媲美台北通行時間了
新莊人很幸福了 等十年可以等到MRT
台中人BRT就等了十年了
BRT通玩車可能還要再等20~30年
10年統計
10年審核
10年興建

BRT公車捷運、LRT輕軌捷運,都是興建時期短,經費較少的替代選擇。
但是這兩種都是要佔掉路面的,輕軌較貴,也不會飛上天、遁入地,
如果要花大成本上天(高架)下地(地下化),系統何必選輕軌?
何況輕軌上方還要架電力線,請問各位喜歡看到中港路上方架電線嗎?


中港路 無法發展地下化捷運
高架輕軌中運量捷運 是首選
實價徵收通過 ,台中經過BRT,跟十年的直轄市成長
中港路沿線 要蓋地下化MRT 蓋得起嗎?


說這麼多,也許又會有聲音說,你是不是台中人啊?住不住台中啊?
不好意思,我想我比在這邊大多數的人都有資格評論,我的血是彰化混南投,
從小就在台中土生土長,從小學到研究所都選擇在大台中就讀,現在工作也在台中市,結完婚準備生子了
這樣有沒有資格?有些話實在是懶的再說了,不出聲不代表畏戰,這裡有很多有見識的帳號,
長期以來在這邊的,很多我看都是懶的再花無謂的時間筆戰,因為一件對的事情,是不辯自明的。
你們有意見,為何不等BRT開始辦公聽會的時候去現場發表?
現在什麼細部規劃都還沒出現,一群人就指天畫地的說不妥,是怎樣?
等著看過兩星期之後還會不會有這麼多帳號繼續關心大眾運輸啦!
到現在有任何人開支票說"讓台中市蓋中港路藍線地下化MRT"嗎?沒有
反對"藍線先蓋BRT,再進階為MRT",認為"台中藍線應該MRT一次到位"的各位,你們還有誰可以期待?

這邊很多人是台中市區土生土長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會提到短視近利
BRT從規劃 審核 興建 到 通車營運 花費的時間
絕對不是18個月這種官方數字
說我要等10年看MRT納入考量
不如說我要等20~30年等台中MRT通車


我的結論

台中要提升運量不需靠什麼BRT
1.直接規劃公車專用道 取代BRT藍線專用道
藍線專用道 佔用兩線道
不管它是靠路樹移植 或是 取消停車格來增加線道
他用了兩線是事實
中港路不是指有火車站到東海的公車
還有其他線路的公車
一條藍縣專用公車道只增加一條線路的速度
不如規劃成單純公車專用道可提升所有路線公車的行駛速度
其他路線公車也不會造成上下車要靠站的問題

市政府說 BRT通車其他公車會變成少數?
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純粹與事實不符的白話
第二所有路線均轉變成需一次轉乘 ,大甲行 巨業改變成 中港段搭BRT 道東海轉巴士
這樣有變方便?

第二 優先燈號
除了中港 其餘還有三條 也是縱向的路線完全部夠成路網而且把台中切成五份
每一條BRT都有優先燈號
橫向道路的可能的雍塞 老實說被忽視了

第三BRT 建置程本還包含 站体 預收票機台 BRT專車車輛
如果改公車專用道站體可已精簡
BRT車輛可以省下
預濕票機台可以省下
優先號誌的建置成本可以省下

台中市公車都曾經跟市政府建議 規劃台中是公車專用道
無奈過去沒一任市長有做
WHY?

經常被人拿來說台中市公車使用率低
不好用的大眾運輸誰會想搭?


我身為台中人
如果要統計 跟提升 大眾運輸的使用量 不必給我們BRT
1.主要幹道規劃公車專用道
2.放射狀路線以 放射狀線路 搭配 扇形線路 建立路網
3.補助所有路線增開一倍的班次

市政府的補助要讓離封時段的公車可以10~15分一般根本天方夜譚
所以補助路線都是補假的
一條路線 你不在上下班搭要等30~40分 離封的時段會有人想搭公車才有鬼
這樣使用的人依舊是特定路線的學生 跟 老人

說錢要花的有意義請好好規劃台中公車專用道 跟路網 還有班次

我可以接受公車的全面提升
但我不想去接受半吊子的的捷運

沒人期待 藍的綠的在台中可以給MRT
不用認為反BRT就一定市支持哪個黨派的
新北市宣布 三環三線全改 BRT 你看市會有幾個新北市民會接受




steve0608 wrote:
台灣塔是交通建設嗎?...(恕刪)


也對
希望台灣塔快快蓋好。
來的人越多。
屆時要去台灣塔的路上塞車。
大家就知道為何台中需要捷運了。

mz3sp23 wrote:
說了實話打了某些人一巴掌,竟然惱羞成怒舉報我的文章
沒關係,我拿掉"政治與宗教性話題",就事論事重PO一次。...(恕刪)


我覺得 把BRT或MRT 弄成政治議題 並不聰明
畢竟 MRT綠線 and 鐵路高架 都是在這三年內動工的...

mz3sp23 wrote:
現在只負債五六百億,說要直接蓋MRT才好的某市議員都在罵負債累累了(口是心非?)
就算蓋地下化MRT建設經費中央全出,每個月像高雄兩億兩億的虧,台中市政府能虧多久不會倒?...(恕刪)


"錢" 是老問題~~
就政府的帳本來說 不論何時蓋MRT藍線 1200~1500億 是跑不掉的
大家擔心的 會是每個月兩億的這部份
事實上 台中港路沿線的地價稅 會因藍線蓋好而調漲
還有沿線商業活動的增加 每個月兩億的虧損 是能負擔的

mz3sp23 wrote:
說是該花在大眾運輸,難道造橋防洪的錢就不該花?
大台中的河川整治經費一年也花了幾十億,有人知道嗎?
蓋台灣塔.....
一家子手上有一百塊,...(恕刪)


這個問題永遠都會有 預算排擠是必然的
除非中港路MRT永遠不蓋 不然這個問題無解...
只是台中市道路交通的外部成本 也會被永遠忽略

mz3sp23 wrote:
但要搭的人並沒有多到像台北一樣,舉例前幾天剛通車的新莊線MRT,其上方的公車專用道,
有網友分享了空拍圖,那一刻,一張照片裡約略一公里長度,多達20幾台公車魚貫前進上下客!
臺中港路的公車載客需求量有這麼多嗎?並沒有...(恕刪)


大大一定沒搭過299~~哈哈~~
這種情況在台北算正常 人實在是太多了
新莊大約有十年左右的交通黑暗期
兩條幹道都在挖捷運(新莊線/機場線) 蓋高架橋/快速道路

至於台中港路的運量 這點不用擔心
按照目前台中市交通局的數字 中港路的運量 約在10萬/日
如果有幸 藍線MRT可以連接 山海線鐵路/綠線MRT 運量可以期待

台北的交通黑暗期 我想大家都見識過
在情況允許下 減少交通黑暗期帶來的痛苦 應該會比一個月一億兩億 來的重要

mz3sp23 wrote:
BRT公車捷運、LRT輕軌捷運,都是興建時期短,經費較少的替代選擇。
但是這兩種都是要佔掉路面的,輕軌較貴,也不會飛上天、遁入地,
如果要花大成本上天(高架)下地(地下化),系統何必選輕軌?
何況輕軌上方還要架電力線,請問各位喜歡看到中港路上方架電線嗎?...(恕刪)


如果說 考量配合綠線的通車時間
不如刪除 路邊停車格 增設公車專用道作為短期手段
一,增加私家車的使用難度
二,提高公車的優先路權
三,減少公車/機車爭道的情況 對機車族比較安全
四,所有公車都可以使用公車專用道 對於國道客運-台中火車站這一段路的助益比較大
五,BRT的車 誰會修阿?? 技轉?? 專利?? 綁約?? 還是公車比較實在

mz3sp23 wrote:
到現在有任何人開支票說"讓台中市蓋中港路藍線地下化MRT"嗎?沒有
反對"藍線先蓋BRT,再進階為MRT",認為"台中藍線應該MRT一次到位"的各位,你們還有誰可以期待?...(恕刪)


我覺得BRT 是用來塞嘴巴的~~
公車專用道 會得罪一票用路人 不敢玩~~
給台中市高運量MRT 新竹/桃園/台南/高雄...保證靠腰
但是 藍/綠 有選舉壓力 有建設壓力 先塞一個給你再說 反正才幾十億

老胡壓力更大 上次險勝 萬一下次又被推出來 沒有一點建設成績單 不好過
只是 BRT的運量要兩萬/hr 超級不合理 文湖線都到不了
交通部/交通局覺得多少運量才夠格玩MRT??
既然大家都覺得運量是重點
就請交通部/交通局給個合理的數字
台中市就當作考試 沒考過 認了...考過 就麻煩快點動工....

事實上各位都誤會老胡了 他精明的狠 老謀深算 不 應該說精明能幹 現代諸葛 因為他早知道中港BRT會失敗 就是要讓它失敗 中港亂成一團 然後就更有本錢根中央要MRT 你看不給MRT的下場就是這樣
對阿

老胡 都說那麼白了

台灣塔 是來賺錢用的

不但炒 水南的地 賺它600億以上

還有 台灣其他的人民 加 以下是重點(給我畫紅線)

為何要取名為台灣塔 不叫台中塔

因為 這是要代表台灣 出去吸引遊客來台中的塔
(因為台灣目前沒有塔,希望我們成為台灣的唯一燈塔
就像台北101一樣 有獨特性 唯一性)

每年有幾百萬國外旅客 只要有20%人順便來台中看或留在台中住

那服務業就有 需求了..........






分析的非常好

今天的大台中不把MRT一次做到位,幾年後一定會後悔!

特別是主要道路像是中港路,連接了中心跟海缐區域,是大台中的命脈,真的不懂爲何現在的政府做事爲何眼光如此短淺。

我從小生活在台中,我很愛台中,不希望台中以後又要為了捷運沒在這時做好,以後來後悔!
What a "Chk- Chk- Boom!" ^_^
BRT案既然草草決定了
就讓台中再墮落個幾十年吧!
有人知道文心路上~斷斷續續路段.到底是在做什麼工程?

本還以為是大眾捷運系統~遷移管線之類工程

每天經過好幾次~都沒看到什麼施工動靜

今天看到圍起來的施工路段~又重新用柏油鋪好

那是分段進行預備工程,要做到大坑去

主體工程的黑暗期...還沒開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