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照片告訴你,台灣大道塞車不是BRT造成的

沒想到真的有台灣大盜
台北有市民大盜
新北有新北大盜
原來台灣大盜在台中
我不住台中所以還好
新莊好像最近會出現某大盜

jimmy622 wrote:
站體應該放中間,站體建置費用又可減少一些,


簡單來說,目前法律不准許車門對開

況且分隔島徵收費高達300億是一個燙手山芋。

建在兩邊待中央進行MRT施工時也可進行旅客輸運(有朝一日啦,目前看來興建機率低過零就是)

BRT也好,優化公車也好,是在免費什麼?走了一個八公里,來了一個十公里,想鼓勵,算便宜就可以,收個五元十元的,先過濾掉一些想爽爽搭免費的,使用者付費!

getz9825 wrote:
第一張圖是2008...(恕刪)


BRT幹嘛, 中港路應該全部高架化, 上層進入市區, 下層出市區, 進出都六線道包準不塞車.
百年榕樹, 千年九芎, 萬年七里香.
懷念以前的中港路,
現在轉進轉出+快車道慢車道切換要閃那個公車專用道,難開死了,
當初設計BRT要嘛就學廈門做高架橋BRT,沒紅綠燈
要嘛退而求其次做路中間
哪個87分的規劃的公車專用道做在兩邊,

阿龍說他的新政績是把綠線捷運大慶站跟紅線大慶火車站之間做了連結
讓市民將來換線不用出站再入站
聽了又吐一次血
原來老胡的紅線綠線雙捷運站竟然是分開的兩個站
這不是87分是啥?

我不是台中人 但我沒研究台灣的BRT系統,但在日本那邊也有BRT系統 跟台灣不同之處是日本走得是高架化

台灣BRT系統就跟汽機車一樣走平面道路,有無改善交通路過每個人說法不依

但我是覺得高架化因該會更有效率

全台,不管哪個縣市,塞車的主因佔比最大的

是政府,大官,不敢講的

一講會牽連到權勢者的

"一人汽車,一人休旅車"
大家別吵了,嘴砲最快,很多公共建設根本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好,例如雪隧也是花多久的時間政府長時間默默在做,才造就現在的便利。
台灣也不是共產國家喊徵收就可以很順利都徵收。大家都是很難搞的,政府要收我的地,好啊~就漫天喊價。

所以這種沒什麼好討論的,台灣就繼續這樣子 爛下去~ 反正會做事的就用口水吐到他死,不會做事的上來就甩賴到撈飽飽。

台灣阿 無解。

坂井悠二 wrote:
我不是台中人 但我沒...(恕刪)


錢的問題,土建搞下去的金額不如直接建軌道了

問題就是沒錢,中央不給建、地方付不起徵收費。

BRT的特點之一就是便宜,加上速度快、彈性大。

名古屋BRT除了是實驗性質之外,也只有部分路段高架,下了高架甚至還有C型路權的部分。真的不太能拿來給台中參考。況且為了避開中央徵收費的問題,當年連蓋兩邊的雙高架可行性都評估過,規劃單位並不是沒有想過高架化,只不過事情沒外人想得那麼簡單。
車多就是擁擠,任何的措施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你能禁止人向台灣大道靠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