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快捷巴士BRT藍線]由西向東走一趟

安全島的土地是私人的,分隔島的土地是私人的,連道路兩旁的地都是私人的。
現在文心捷運綠線煩惱的是有的站空有站體,沒有連通地面的建築,就是找不到地主同意讓空中橋梁繞過並建設地面出入口。
市價徵收看來是最快的方式,但是市府似乎另有打算。
lhming99 wrote:
小弟在運輸業待過幾年...(恕刪)

這篇文章真的分析的很仔細,我住北屯,沒搭過BRT,但是交通建設的確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我也提過捷運的問題,雖然Su大哥一直強調我懶惰不肯走路,但比起軌道建設我還是比較推這一類,畢竟較彈性,費用也較少;沒錯,捷運有科技感,但是;臺中市如果不蓋藍線(其實蓋藍線不蓋綠線應該比較好),省下的錢發展BRt應該可以很完善⋯⋯當年林市長在Brt大罵這是騙局我聽了只感嘆這樣也能當市長,臺中市民好福氣啊⋯⋯很多藍綠支持者壁壘分明,支持藍的支持BRT,支持綠的反對,但BRT 就算是胡市長急就章,林市長應該改善啊!
cartoon.tw wrote:
Google「BRT」可以搜尋到很多國外的站體圖,我看到的全部是專用道在馬路中央,共用站體,請閣下能提供與台中市一樣道路兩側專用道設計的「BRT」的網址


杭州


New York



New York

公車捷運化設計手冊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委託研究計畫出版品
摘要:
台北市捷運系統之陸續通車,使得台北市捷運建設蔚為各縣市所嚮往,然基於經費之考量,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 BRT)應為城市交通改善的另一重要方式。
BRT乃欲擷取公車與捷運之優點,即具備公車系統建設經費少、施工期程短,又能具有捷運系統運輸能量大之優點,因此BRT除具財務可行性,尚可加速改善都市交通問題。
本研究旨在草擬一套BRT設計準則,提供各地方政府推動BRT之參據。研究主軸能掌握國外BRT之發展與示範經驗,並考量國內各城市之道路特性、土地使用、民眾需求與智慧型運輸系統技術發展狀況等,務實地研擬一套設計準則,供各地方政府參考,以節省各縣市各自摸索成本,減少推動公車捷運化之經濟成本與施政時程。

看一下P.3-20
5.斷面設計範例-基本橫斷面佈設圖分側式站台與島式站台設計,說明如下。


無論是國外案例,或是國內的官方範例都給了
台中這樣的設計,世界上來說的確是少數,但不是唯一
到底林佳龍和王義川說的對不對,您自己判斷

再重申一次,台中BRT需要改進讓他更完善,擔負起MRT完工前的疏運責任,
而不是降格成公車專用道,現在的做法,是政治化操弄,不負責任的!
中央真的有心要給台中建設MRT藍線,
不會跟前朝一樣以台中已有BRT為藉口不給。

另外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像我們這邊,道路上機車占比那麼多,
完全沒有,或是很少有機車在主要道路上跑。

多數國家的都市主要道路上只有大型巴士、公車和汽車,沒有機車。
這點,恐怕才是台中BRT在網路上被大力反對的主因,
或許這點是選票考量不敢碰觸的吧...

menglingli wrote:
你用brt NYC來找就看的到了
蓋在中間有中間的缺點
無天橋,過馬路的行人時間你沒辦法控制
左轉的待轉區要取消
以台灣大道的左轉緩衝區,一定是直接回堵到中間車道
你們都說慢車道切換很危險
為何都沒人說74下來,交流道跟外側道同時綠燈,那種交叉切換更危險?
例如廣福交流道...(恕刪)

雖然有專用道在道路兩側 => 但沒有台中市這樣快、慢車道交會的設計?!
另台灣交流道的設計,爛的不勝枚舉(國三與中投、國一與中彰(大雅(已經規劃要建置立體交流道)、中港、南屯)),但現在是在說「BRT」,扯到交流道去,幹嘛?!
其實台灣大道,本來就不適合設置左轉車道(車流量太大) => 台北市類似的道路,不是也設計禁止左轉?!

labbat wrote:
安全島的土地是私人的,分隔島的土地是私人的,連道路兩旁的地都是私人的。...(恕刪)

這倒是第一次聽到?!
請問有無這方面的專家釋疑,謝謝
如果上述說法成立,那所有權人在安全島種菜,豈不合法?!

cartoon.tw wrote:
雖然有專用道在道路兩...(恕刪)

口說的注重邏輯推理很好,能有具體分析更佳
例如下面這個影片的還堪用
結合實證分析和邏輯推理能讓說服力一級棒
不然為什麼囗囗的囗囗可以囗囗囗囗,台灣不行?這類型邏輯氾濫到太廉價了


點我到影片網頁
labbat wrote:
口說的注重邏輯推理很好,能有具體分析更佳
例如下面這個影片的還堪用
結合實證分析和邏輯推理能讓說服力一級棒


現任台中市長最讓我看不起的
就是拿一堆數據來說嘴
但是數據就只有自己有
不肯拿出數據來讓人檢驗

以這美美的動畫來說
就只是個動劃加上數字而已

應該有的"資料" 通通找不到
從搞倒台中快捷公司時
就看到這局長之無能了

2015/7憂化公車上路
2015/10月左右
台中快捷公車賺錢了
硬是要記上自己憂化公車的功勞
2015/7月後
台中快捷公車幾乎是無收入了
是誰的過一目可知
這時所有的公車資料都是公開的

2016/1吧近半年無收入
台中快捷公司賠錢了
又推給BRT的錯

所以現任台中交通局
對我來說根本就是騙子
根本不敢公佈明細數字讓人檢驗

只是公佈一堆我做得很好的數字
但是沒有內容
鬼才相信


以前的公車資訊都是公開的大家都可以查得到
曾經有人查到台中的公車肇事率
和以前比增加非常的多
後來就停止更新網站的資料了


但我記得之前有說有BRT 中央就不想撥錢蓋藍線捷運
不知道有沒有衝突

但其實BRT也只是一種提升平面公車效率的系統
可是如果要強化BRT的載客量 用行控中心控制中港路一路暢通
那是不是就是犧牲橫向車道的便捷性呢

感覺版上很多強者,問個問題XD
你說的對,也說的不對
台灣人濫情又理盲鮮少人提出具體佐證來分析
需要更多的數據
至於數字真偽,就需要依靠澄澈的眼睛和赤誠的熱心來檢驗

編:有的時候,還是得請樓上的作業能自己做一些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BRT擋人財路,能不被搞死嗎??

當初BRT的規劃是路權收回來市府營運,後來成公民共營

BRT如按當初規劃六線變成公民共營,民營業者的經濟命脈被斷能不跳腳嗎?

市府的雙節巴士退出中港路-->讓利給民營業者
收掉快巴公司-->正式斬斷BRT未來的可能性,民營業者獲勝
變更補助方式-->8公里變10公里補助能年省七億的笑話,誰又得利了?

為什麼新市府團隊請來的專家也建議保留原BRT,但BRT還是得死?

BRT錯就錯在斬斷業者金雞母,能不被搞死嗎?


你說的很好笑,如果客運業者真的無法接受的話,在BRT初期就會有抗議聲了
哪可能胡自強時代都合作的剛好,就在改朝換代時才忽然發現所謂的『經濟命脈被斷』?

真相是雙節巴士退出,其實只是因為『林佳龍就是要檢討整個BRT,所以在BRT廢掉之後,快捷巴士除非變更營業項目為公車業者,不然就無法再行駛,但問題卻是卡在一般市公車都要有車內刷卡的驗票機,而快捷巴士公司可沒這玩意,所以搞到一時間只能先退出,停止營運。而在退出營運的同時林佳龍為了補齊專用道中的運量,於是在專用道核準了一堆新路線,並要求客運業者塞了一堆低底盤公車,等到快捷巴士公司終於有驗票機時整個專用道已經沒他們介入的空間了(除非市府有臉皮可以一下子要求客運業者投放車輛,過沒多久又要求清掉…),只能改到梧棲去兜風,但雙節公車成本高,且梧棲實在沒什麼人搭乘,所以一段時間又收掉了,最後在議會壓力下租給客運業者』

避免你說這又圖利客運業者,先說一下,這些車優化公車時代找不到營運空間,那租給業者時?客運業者估計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被要求租下後跟市府交通局努力討些新路線出來看看至少不會浪費一堆租金…,這也是很傷神的,畢竟雙節巴士的租金可不會便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