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資金要進來投資,應會考量政治環境、法規、人力成本、市場規模、交通運輸、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台灣看跟誰比囉,算是有強有弱吧。台灣太過民主,民粹盛行,行政效率不彰,這是大問題。

接觸不少工物員,心態大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事只問是否"於法有據,若可以如宋所說,改為思考"於法有無不可",若無不可,則應盡力為之,如此應該會更有生產力吧。

西國無雙 wrote:

台灣的文官系統在威權時代其實出過很多人才
那時候因為大老闆一句話就可以破格拔擢一些真正好的人
某些有實績的人也可以藉大老闆的支持
放手去幹些大事 實事
薪資部分...說真的還是比不上私部門
更比不上外國
但至少做起來爽 所以要找人並不難
你等會兒總統上台之後就開始走調了
因為跟軍方的權鬥
開始得結黨自衛
於是官僚系統的養成有受到一些影響
但至少基本的骨幹都還在
之後...你知道的
輪替之後 大量的草莽人士一夕變成新貴
結黨營私之風更熾
個人覺得 貪污其實沒有很糟
但對整個文官養成制度的傷害很大
幾乎是致命打擊




基本上,我都同意西國大的看法
我倒不是說不要罵政府,也不是說政府很棒,而是對台灣來說,政府政策方向根本不重要

就算有錯誤政策,造成的傷害也是相對輕微
只是,你自己不要笨笨地完全去跟隨政府的政策與規劃
反而某種程度要相信民間財團的規劃

簡單講,台灣的競爭力在民間,而不是靠政府規劃,所以我們不用對政府期望太高

以台北市新興的內湖科學園區為例
當初根本不是中央政府或台北市政府政策引導下的產物

內科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最早的時候,遠雄在以往根本沒有廠辦或商辦需求的內湖
拼了老命在現在的內科猛蓋一堆廠辦,然後莫名奇妙引來電子公司來內湖蓋總部大樓的風潮
逐漸形成一個新興的廠辦聚落後,台北市政府才「賦予」內湖科學園區的名稱

可笑的是,政府規劃問題一大堆:

台北市政府順著氣勢將內科範圍擴大到內湖大潤發
大筆畫一畫,規劃出更多商辦、廠辦的區域,希望可以創造更大的產值

事實上內湖大潤發周邊的商辦、廠辦空置率極高
隨處可見整棟樓都空蕩蕩的、招租看板隨處可見

簡單講,台灣製造業早就沒什麼前途了,還規劃這麼多廠辦要給誰?
而且,政府只是大筆一畫說這裡是廠辦、商辦區,卻沒有提供整體規劃過的公共軟硬體服務
怎麼有辦法吸引廠商進駐?

相對地,在不遠的汐止科學園區,遠雄U-Town則規劃得相當完整
同時本身又具備招商能力,極有可能讓相關廠商大家有志一同地創造出小鎮形式的各種條件
憑空創造出一個廠辦生活圈,而價格卻比市政府所規劃的新興內科更低
周邊的商辦、廠辦空置率水準恐怕會持續下去

內湖五期住宅區也是越蓋越多嶄新大樓
但周邊生活機能仍幾乎是零,導致內湖五期入住率低,幾乎都是投資客買來等著賺價差

當然會有一些傻傻的自住客幻想著這裡可以成為第二個信義計畫區而搬入
只是等了幾年後,還是不見當初預期的生活機能形成,最終又紛紛搬走,導致入住率始終不高

更好笑的是,環境最差的部份(靠近環東大道)
反而是規劃成最需要寧靜的內湖五期住宅區,其他位置較佳的則規劃成工業區(廠辦區)

這樣,還有一堆人跑去投資,甚至買來自己住,也因為房市好,還算OK

老實說,仔細分析,會發現內湖五期不具有第二信義計畫區的條件

對建商來說,反正當初購入成本極低,當初這塊地其實是用來堆放廢棄土,哪裡值什麼錢?
推案沒有投資客想買,就留空地繼續等,誰管他這裡將來有沒有生活機能,有沒有辦法讓人在此居住生活?

看"隔壁"的基河國宅周邊就知道了

10多年過去,除了零星便利商店外,幾乎沒什麼食衣住行的生活機能
更不用說內湖五期將來會有什麼生活機能了

道理在於,內湖五期與碁河國宅周邊根本沒有本來就很熱鬧的舊市區
周邊本來就是小型廠辦的工業區

如果當初台北市政府不是將之規劃成大內科的一部份
而是將之整個都規劃成住宅區,就很有機會成為第二信義計畫區
因為就算週邊缺乏舊市區,人口密度夠高,還是有機會吸引廠商來開商店,提供生活機能
(如同三峽台北大學成、林口重劃區那樣)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大直美麗華周邊

當初不知道是哪個傻瓜
竟然想在大直創造出一大片商業娛樂區,大面積的土地被規劃成商業娛樂區
買下土地的建商也不笨,不是順著政府愚蠢的政策開發
而是投機取巧的開發成住宅大樓
入住率反而很高

道理在於,這區域週邊有本來就算熱鬧的舊市區
而且隨著內科越來越發達,空置率越來越低,而拉高住宅需求

從這點可看出,如果有財團透過立委施壓
要求政府將規劃方向對財團有利,其實我還比較樂觀其成!

財團影響政府規劃方向目的是為了能夠開發出有市場的住宅、廠辦、商辦,而不是單純炒地皮而已
因為炒地皮的利潤遠不如開發出有市場的住宅、廠辦、商辦
這就是為什麼手上握有地段絕佳的大面積土地,就算有人要出極高價買,財團往往都不賣
寧可繼續繳土地稅,默默地等待絕佳的開發時機

總比政府傻傻地亂規劃,浪費國有土地強上百倍

因此,最近吵得很厲害的開放拍賣五百坪以下國有地,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財團買去後,才知道如何好好運用這些國有地

相對地,許多外行軍師(學者專家)只會罵政府
國有地應該要回饋給社會大眾,應該要拿來蓋社會住宅

唉,真的如這些軍師建議蓋社會住宅,那才叫浪費國有土地資源!

這些軍師只會比較台灣與國外的社會住宅比例
然後推論說台灣社會住宅太少,所以應該要多蓋
然而,所謂社會住宅就是出租國宅,其目的是讓窮人能夠用相對低的租金在這個城市居住
但台北市的住宅問題不在租金太貴,相反地本來就十分低廉(租屋報酬率低到只有2%上下)
何必再蓋社會住宅呢?

窮人只是要租到能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好,新舊根本不是問題

相反地,嶄新的社會住宅租金會比周邊老公寓租金低?
最後還不是讓那些本來就想租貴的但其實並不窮的人佔了便宜

但,這些軍師卻只是單純依據台灣社會住宅比例過低,而認為應該要蓋社會住宅

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麼!

在台北市硬蓋更多出租國宅,只是讓原本就低的租金更低,讓租屋市場更供過於求罷了

偏偏社會大眾、媒體還蠻支持這些軍師,痛罵財團的建議
硬逼政府蓋社會住宅,首先政府根本很難籌出錢來興建
若用BOT蓋社會住宅,根本沒人會投標,因為要讓窮人租得起,租金水準壓得很低,根本無利可圖

結論就是,台灣有些專家學者都是徒有虛名而已,他們給的建議大有問題
他們只是痛恨財團獲利而已,但,若不是財團有利可圖,我們哪來更新更棒的住宅環境?

資本主義就是這樣,股利資本家追逐利潤,提供更好更符合需求的服務或產品

為什麼要去罵財團「勾結」民代,影響政府政策?

除非是讓政府支付了過高費用出去,讓財團賺到不合理的暴利(如民營電廠)!




22f wrote:
我倒不是說不要罵政府,也不是說政府很棒,而是對台灣來說,政府政策方向根本不重要
就算有錯誤政策,造成的傷害也是相對輕微
只是,你自己不要笨笨地完全去跟隨政府的政策與規劃
反而某種程度要相信民間財團的規劃


通篇讀完..
胃食道逆流..
吉胃福適錠..

弟弟失禮先..
罰我買美村點頭冰賠罪..

未來台灣..
手靠中國引擎拉..
腳賴民間財團抬..
政府弱視無差??

這"無用之用"論.."無能是能"說..
也適用綠色??
該鞭輕點或往死裡打..
親疏遠近..
賞罰不同??

當然..
不是個個財團都似"楊康"..
而且有為政府最好像"黃蓉"..
但把對政府冀望降至如此之低水位..

22f wrote:
為什麼要去罵財團「勾結」民代,影響政府政策?


財團民代的私利私欲有機會形成公利公益..
但有時..
私欲就僅止於私利而已..
22f wrote:
基本上,我都...(恕刪)


公務體系之大腦思考迴路
應該都沒法跟每天在商戰場上撕殺的民間業者比

那種刀口求生..死亡邊緣求生的體驗

公務員怎麼比阿

單就產業方向來說的話

政府還是提供協助就好

因為
真正知道要往哪裡去的...

是身經百戰..五官極限敏銳的業者

何以見得有資源大戰?水湳有開發計畫,烏日有聽到何種開發計畫嗎?很想知道說....

不過,龍寶倒是兩邊都有押注,晴臻邸在水湳計畫最底下的公園邊,

新的臻邸計畫聽說是在烏日的三榮路,

建商的眼界果真是跟我這種一介平民是不同的

TONY-17 wrote:
話說,烏日VS水湳
聽說呈現白熱化的資源大戰
很需要大大們開示一番
z1538awol wrote:
何以見得有資源大戰?...(恕刪)


TONY大講的烏日可能是之前的兩大計畫案
鎮南休閒專區跟水湳經貿園區之中的鎮南吧

鎮南臨烏日,那段本來是市府設計準備讓八大行業進駐的商業專區,
但計劃案到中央容積率硬是砍到剩100%,屬低密度中的低密度,讓很多投資客套牢
最近有啥變化就可能要請TONY大開示一下

就整個台中來說這10年最慘的土地投資標的物及建商套牢區烏日榜上有名
但也因如此上次公開標售時龍寶取得土地成本極低~~加上龍寶這塊老招牌,
風險還算低




黑喬老大 wrote: 目前投資土地成本大漲,大型銀行幾乎貸不出來...(恕刪)


所以土地的漲勢可望先歇息一番囉?

22f wrote: 簡單講,台灣的競爭力在民間,而不是靠政府規劃,所以我們不用對政府期望太高


其實業者要的, 從來就不是靠政府指點方向, 而是租稅優惠與貸款利率, 科專預算等名目的實質補貼. 另外在法規方面鬆綁, 別老是來亂.

22f wrote:
資本主義就是這樣,股利資本家追逐利潤,提供更好更符合需求的服務或產品


在實業界來說, 確實是這樣, 一切建立在自由競爭與供需法則上, 贏家主導遊戲規則, 毫無異義.

22f wrote:
為什麼要去罵財團「勾結」民代,影響政府政策?
除非是讓政府支付了過高費用出去,讓財團賺到不合理的暴利(如民營電廠)!


在土地開發方面, 以這種做法哪能不惹來圖利財團之譏呢? 若是國有地, 更被貼上賤賣國土等罪名, 主要就是人民認定這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 除非今天只是標售地上權, 且開發商願意多繳些稅, 否則對一般百姓而言, 這兩者同樣都是政商在桌下喬出的分贓案, 對他們有啥好處? 而民粹在今天儼然已凌駕在施政之上.

對商人來說, 能多蓋些房子建築物當然好, 政府在績效數字上能有個好成績, 也乾脆閉一隻眼, 默默配合. 但對學者或一般百姓而言, 這些面積若能成為公共空間, 豈不美哉?因此, 開發商是否願意“讓利“給周邊鄰居, 在開發比例上退一步, 或許可讓雜音小些.

Mr.Chennai wrote:
財團民代的私利私欲有機會形成公利公益..
但有時..
私欲就僅止於私利而已..


再怎麼立意/包裝良好的政策, 到了有心人手裡, 還是瞎掉了, 看看二次金改便知.

不可否認, 台灣目前的土地相關稅制, 是無法讓人民服氣的. 君不見連開工廠的都瞧不起養土地的, 覺得自己相對善盡社會責任. 而政客的職責, 就只是多拿些安家費孝敬媽媽或供媳婦穿著毛草上高級餐館吧!
TONY-17 wrote:
來個佛地魔品嘗妙麗而改邪歸正...


湯米兄~小弟比較期待妙麗品嘗佛地魔而亦正亦邪..
................................................................................


她也是沒有法子啊..
她既喜歡了楊叔叔..
楊叔叔便有千般不是..
她也要喜歡到底..

--語出"神鵰俠侶"郭襄聽聞~穆念慈與楊康牽扯后

人是這模樣沒錯..
情理法..
情..理..法..

我們沒當官的志氣志向..
講私情..
扮穆念慈..
頂多誤一己之身..

但公部門事涉民有民享..
是大差事..
全民(球團老闆)投票選出球團經理..
他(她)有責任篩選出好教練..培養或交易好球員..
打出好成績..

小弟比喻粗糙..
無法完整體現現實..

不過網路是百花深處..
除外瘋狗亂咬..
應該甚麼都能採踩..

希望22f大是穆念慈..
小弟這楊康再怎麼調戲她..
她也能生氣中帶享受..

如此一來..
不僅小弟釋懷..
小弟的小弟也開懷..



C大果然正黃旗出聲,開口一切黃得有理!

有色心無膽如樓主我只能嘆為觀止,甘拜下風

上來提醒各位大大,下午起CNN每小時都提出警告
目前地表上兩大颱風都瞄準台灣洶洶而來,前面的不小,後面那個更是超級大!

明天也許還好,後天可能不妙,下週則更難講

總之大家小心一點




黑喬老大 wrote:
鎮南臨烏日,那段本來是市府設計準備讓八大行業進駐的商業專區,
但計劃案到中央容積率硬是砍到剩100%,屬低密度中的低密度,讓很多投資客套牢
最近有啥變化就可能要請TONY大開示一下



黑喬大
如果您對這塊區域的慘狀有興趣
環中路和黎明路交岔口就有自救會的扛棒
去自救會找人聊聊天
相信您一定會滿載而歸---滿肚子都是套牢地主的苦水

重劃是真的已經開始了 計劃也公告了
容積率正如您所說...

所以我覺得 樓主當然是英明神武無庸致疑
但是當人民照政府的政策走 都還會害人傾家蕩產
搞得大家都把政府的話當屁的時候
我們這些市井小民的信心要從哪裡來?

財團?
商人?
到最後就是造就了一堆神棍集團...

烏日的悲慘故事值得大家深思
不才小弟剛好就住在這裡 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