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皮 wrote:我沒有激動啦, 如果...(恕刪) 高雄的缺點,就是在於高雄太好停車我騎車/開車那麼方便,何須搭捷運還要走路到定點台中其實也滿方便的,除了逢甲夜市台北的話是因為真的開車不好停,捷運有冷氣又直接連到不同的商場可以逛...根本是大熱天和下雨天逛街的好物........
piwu0531 wrote:其實說到增加大眾運輸...(恕刪) 說這個確時是真的 台中的公車使用率真的上升很多...連我妹妹常常帶著她二位小孩到處晃...只是BRT美意真的不錯...但是是否可以等都ok再上路..我想這樣就
kingkins wrote:沒錯~~好家在他目前幾乎都是直線~~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雙層車箱的@@車道作在正中間的,雙向同一個站台~..(恕刪) 昨天電視上看到 BRT BUS 路上來個大轉彎 90度或180度迴轉,我才覺的設計的很差要大家捧場 首先往,返 都要在同一個站體內搭乘(建設經費及佔地都省一半)車站內提供空調路線以直線及小角度轉彎為原則,此點同MRT(乘坐舒適度才能提高)車輛應該採用電動車(乘坐舒適度才能提高,避免空氣汙染),一般車道內以電車線為動力及電池充電,過十字路口以電池為動力初期路線就要規劃好,上班人潮最多的一起開通(十字路口換路線要以陸橋接通)這才能稱為 BRT 吧!
大阪、京都每年從日本國內或國外去這兩個地方旅遊的人次超過2000萬人,他們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捷運跟公車系統,沒在用什麼BRT這種東西。真有心要成為國際大城的話應該要一次就到位,而不是用一個未來一定會廢棄的過渡系統。大台北地區也沒有用這種過渡系統,也是捷運一次到位。擺明了就是要浪費公帑的交通系統。上一次古根漢被擋下來沒浪費到這筆錢,所以這次改用這種方式來浪費錢。
如果五六分鐘一班車,真的不必太擔心等待冷氣問題。也別擔心美眉,你以為台灣美眉都不出門?不會帶陽傘長袖?他們騎機車的時間比等BRT要長多了也沒問題。另外還有大宅門轉運站,國光號等等日後會離開中港路,所以別擔心,連舊火車站也開始動工。我覺得這些政策都很好,我唯一有疑慮的建設是台灣塔。其實很多人不清楚日後交通規劃就肆意批評,逞口舌其實無益建設,還不如多了解一些才能提出忠肯的建議。至於拿一些不成比例的大都會比較,完全無視當前政府財務結構要求做捷運,都是空談,一下罵高雄捷運虧錢,一下酸台中不做地鐵捷運,根本是為反對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