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chang33 wrote:
一直說BRT危險和趕...(恕刪)
這張BRT路網圖,可實現性有多高?
不談市郊的,光"橘線"一條,
大家還相信可行性?
捷運發展很重要,但是不能弄到只剩下人的運輸,那將會大家都輸。
lordkikuko wrote:
BRT就是公車捷運化...(恕刪)
萬隆是個好地方 wrote:
其實沒有你講的這麼誇張,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實施後,即使上下班,大部份的路段公車都跑的很順,
即使這個綠燈沒過,通常下一個就過了,會塞的通常還是上下橋,還有沒使用專用道的區域,
台北的公車在聯結路網上,還有捷運完成前,其實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只要公車班次密集點,然後有公車專用道,跟台中BRT有何不同?
公車發展好,然後把多的錢拿去拚MRT 還是LRT,這樣台中的交通未來不是更值得期待??
lulupopo3000200 wrote:
我有坐BRT,我也開車走過中港路,更騎過機車走過中港路,上述三種經驗,半年來不下數十次,也經歷過上下班與收放假的尖峰時間。
會坐BRT,原因不外乎免錢和抵達目的路線單純又剛好僅在站的周邊。
會開車原因,是因為要載親戚一同出遊或是載貨,亦或是抵達地點並不是在BRT鄰近周邊,又不想繞遠路。
騎機車原因更簡單,純粹不想塞在中港路上,而目的地又一定要過中港路。
以上,問題點直接冒出。
1.BRT並沒有解決中港大塞車的問題
2.除外地客開車湧入中港路外,其實本地的民眾,也不可能完全用BRT取代“行”的問題,車流量減少的問題,不太可能成為解決中港路塞車的最大關鍵(因為根本沒辦法控制啊)。
3.因此,有效率的動線規劃,才是解決之道。
為何沙鹿在地人會如這麼稱讚,公車站點班次少就算了,還瘋狂繞路,重點是中港塞車段,過朝馬後就逐漸緩解了,哪能了解每天出門就是要經歷文心至火車站段的塞爆痛苦。
還有駕駛素質良劣不一,雙節末班車暴衝在鄰近火車站之非專用線道上屢見(我人品比較差,就經歷過兩三次),速度之快,煞車逼近前方車輛,別跟我說車子性能很好很有把握,是否考慮車上還有零星乘客會不會害怕?
我看龍哥也不必花大錢去拆,整併公車說不定有機會賺到市政,順便打臉老胡,他就是站點路線簡單的公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