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nhuang wrote:我的感觸是高雄真的進步有限 ...(恕刪) 無意挑起戰火但是說這句話的你真在高雄待過多久呢???海軍一年十個月,該不會都待在船上吧???我是個老高雄人但是29歲後(五年前)就都在外地工作我怎麼覺得每次回高雄都感覺高雄進步很快呢???
亂入一下那...請問那些地方動工了啊!那幾條線動工了?前幾天又去了台北這次是第一次到北轉((忘了正確名稱!台中叫中轉麻... ))一下車,馬上感受到台中還是大大的落後台北!(雖然客運的廢氣OVER的臭...!)台北的捷運真的是有夠發達了! (別拿日本來打我!我沒去過!)實際在台北騎車才知道從車站到天母真的有點遠..而且還一大堆公車!這才知道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搭捷運,真的很方便!特別是我這種外地人!哈~~所以從國中等到現在十幾年了!終於動工了!對了!剛爬一下文!正巧高雄前不久也去晃過,雖然是開車去,不過到了六合夜市那邊!去見識了高捷~!雖然沒去搭,至少新美麗島站很漂亮!如果台中捷運建好了,這樣也多個上廁所,吹涼涼的地方哈台中加油吧!
st.小正 wrote:亂入一下那...請問...(恕刪) 綠線(文心線)跟紅線(台鐵捷運化)。動工的兩條路線都是高架化,規劃中的藍橘線則是採高架地下複合規劃。有關民間團體呼籲暫緩捷運興建,個人是覺得沒必要。因為台中捷運路網是採蜘蛛網狀規劃,後續路線只要再將這個蜘蛛網擴大就好了。至於改地下化的部分,個人覺得綠線採中運量系統而且地面空間充足,地下化有點殺雞用牛刀。地下路線比高架路線的維護成本高出許多,後續維護成本能不能跟收入達到收支平衡或減少初步虧損也是關鍵。而台鐵的部分採高架化對於未來擴建、改建較有利,不用面臨像台北地下段擴建困難的窘境。只要捷運後續的放射狀路線在市區路段採地下化設計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噪音問題就利用都市更新、用地分區變更,設置綠帶、商業區、機關、公共設施來緩衝。現在台灣最需要地下化的不是鐵路、捷運,而是快速道路,高架道路所佔的用地比高架鐵路大多了。真正阻擋行人動線的其實是車潮,鐵路只要高架化後就完全不會影響到平面動線。但快速道路就算是高架化也還是要顧及交流道的車流,無形中就阻擋了行人交通動線。國外也不是沒有高架鐵路,又不是只有概在地底下的。而且很多都做得不錯,多參考別人怎麼解決問題的嘛!!!連人口比台灣都市密集的日本都市都能解決,就算是抄回來也能作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