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ivan wrote:你住那嗎?我兒子因為...(恕刪) 原來是為了自私的原因啊!可惜這是大眾運輸系統,得有巨量的市民同情你才可能改變。Julius Caesar wrote:中港路那個交通量為什麼不蓋MRT...(恕刪) 因為沒錢。
simonivan wrote:你住那嗎?我兒子因為公車減班等更久再走更遠去轉乘BRT該開心嗎?...(恕刪) 可是有更多的機車騎士 ,有BRT後可以不必提心吊膽 在中港路慢車道與公車擠來擠去 ...他們也是人家的兒子呀 !! 能互相包容一下嗎 ??
lordkikuko wrote:何必理論,我三天兩頭...(恕刪) 我一天至少要開兩趟也會遇上下班時間,我絕對相信車流量少很多,因為看特三和西屯車流量變大就知道,因為大家改道了但你卻認為塞車狀況和一前一樣那代表確實BRT造成塞車(其實是更塞)特三現在車流量可能不輸中港路了。
公司在中港路旁邊的大樓,一年多前BRT站體開始蓋,每天看著公車站的進度,一開始搞不懂為何要用一大堆鋼管來當主結構,一層樓的建築用鋼筋就很強了,也搞不懂公車亭居家要價800萬,蓋個一般透天房都不用800萬,直到半年前,看到台中工業區在換地標,也是一大堆的鋼管,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市府真是吃相難看
中部地區大都習慣開車出門,因為路不平,騎機車久了會跟市長有同樣的症頭先前中港路淹水,雨水突然這麼多外圍沒法有效的導流主流再怎麼樣都還是會淹起來,換成哪個RT都是一樣會塞車!!先改變習慣比較重要不然就請老胡蓋個五層中港路吧!!!一樓行人區二樓機車區三樓汽車區四樓公車區五樓高官區總之哪裡塞車蓋哪邊!!!
a9114521 wrote:公司在中港路旁邊的大樓,一年多前BRT站體開始蓋,每天看著公車站的進度,一開始搞不懂為何要用一大堆鋼管來當主結構,一層樓的建築用鋼筋就很強了,也搞不懂公車亭居家要價800萬,蓋個一般透天房都不用800萬,直到半年前,看到台中工業區在換地標,也是一大堆的鋼管,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市府真是吃相難看 不知你的「蓋個一般透天房都不用800萬」是幾年前的價格? 我老婆的姑姑,最近才在自己的土地上蓋透天,花了1000多萬.....將近BRT站體兩倍的價格。因為造價超乎預期,她還拿舊的房子去抵押,才湊足蓋房子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