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好奇BRT會不會遇到救護車跟消防車?他們可不可以走BRT專用道路?
另外BRT可管治紅綠燈,為何我們現在的消防救護車不一併安裝這種系統?
看了那個影片真的覺淂除非是專用道,不然在平面道路混合使用,其實真的跟台北的公車專用道沒兩樣!
只是一個是民營,一個是國營!

再說這種車都不會拋錨嗎?如果拋錨,他們會轉到一般車道嗎?
如會轉到一般車到那就真的是公車啦!

還有個問題,那現在台中的公車可以走這裡嗎?還是這條路應該廢掉公車,
畢竟是重複的性的交通工具~
BRT不是台中特有的大眾運輸工具。
在國外行之有年且相當成熟成功。

參考一下泰國的BRT,馬路大小跟台灣大道差不多
不過專有道路是設在中央,這樣就比台中的減少路面占用
曼谷快捷公車BRT
說真的,台中的站體設計真的很鳥,為什麼台中沒辦法把站體設在中央分隔島上?令人無法理解!!

YAHOOKIMO wrote:
說真的,台中的站體設計真的很鳥,為什麼台中沒辦法把站體設在中央分隔島上?令人無法理解!!...(恕刪)


另一棟樓早就討論過這件事,
設在中央的話,
一來行人進出站要跨越快車道,再來中央區域腹地也不夠,
而且尖峰時候,要預留人潮進出站的空間。
設在路邊,不管查看車輛資訊、臨時起意要搭乘等等,都不必刻意過馬路,也不用怕人多進不了站。

再來就是效率問題,
設在路旁的站體是東西向分離,而且都在紅綠燈前,
所以可以趁上下客的時候,啟動BRT紅燈,讓南北向通行。
設在某一側的中間的話,
只有東向或西向的BRT可以有上下客的紅燈設計,
另一向的BRT就只能在對面空等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YAHOOKIMO wrote:
台中的站體設計真的很鳥,為什麼台中沒辦法把站體設在中央分隔島上?令人無法理解!!...(恕刪)


我也覺得很鳥,但是不是全無好處。

■設在中央分隔島上,我看國外一般都會架天橋。不管紅燈綠燈,你都要花幾分鐘爬上天橋,下到車站。
設在現在的位置,如果是綠燈你到車站只要五秒鐘;如果是紅燈,也不會比爬天橋費時費力。
(不過天橋也能當作人潮的緩衝區,如果有人潮的話)

■架天橋要花錢又破壞景觀。

■等到民國一百五十年或更久以後,假使台中要在中港路中間挖MRT的時候,BRT還可以繼續發揮功能。



缺點現在就看得到。像是兩邊都要設站,站體顯得小,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有些東西難免也要重覆建設多花錢。

優點比較起缺點來,因為每個人的加權不同,其實哪個好是見仁見智。隨著BRT搭乘人口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當初沒想到的問題浮現。現在我個人只能想到這些。
一奇一 wrote:
我只是好奇BRT會不會遇到救護車跟消防車?他們可不可以走BRT專用道路?
另外BRT可管治紅綠燈,為何我們現在的消防救護車不一併安裝這種系統?
看了那個影片真的覺淂除非是專用道,不然在平面道路混合使用,其實真的跟台北的公車專用道沒兩樣!
只是一個是民營,一個是國營!

再說這種車都不會拋錨嗎?如果拋錨,他們會轉到一般車道嗎?
如會轉到一般車到那就真的是公車啦!

還有個問題,那現在台中的公車可以走這裡嗎?還是這條路應該廢掉公車,
畢竟是重複的性的交通工具~(恕刪)


救護車和消防車執勤時可以行駛專用道路。

消防車和救護車執勤時不用理會紅綠燈,為何要裝置這種系統?通常他們會遇到的問題是車太多,而不是紅綠燈。

台中BRT在市區路段多數具有專用道,但因為中正路路幅過窄,加上當地民眾不甚贊同設置專用道和進出走不同路線等措施未設專用道。可以預期初期營運會在火車站附近會遭遇很大困難。最壞的情況是影響全線服務品質。

BRT和公車專用道的不同,請自己研究。

BRT拋錨就繞過去再開回專用道啊。這什麼天才問題?MRT也會拋錨。然後呢?你猜猜看?

中港路公車本來就會整併掉。很難想像嗎?

ddcatt wrote:
另一棟樓早就討論過這...(恕刪)


其實設在中央分隔島只需要一個站體,左右邊來車共用
另外台灣大道的中央分隔島並不小
最麻煩的應該是天橋的問題與無障礙設施問題
但是台灣大道原有的天橋其實就可以銜接
而無障礙設施我想應該是比較無解的
YAHOOKIMO wrote:
其實設在中央分隔島只需要一個站體,左右邊來車共用
另外台灣大道的中央分隔島並不小...(恕刪)


一個共用站體表面上是省了錢,
但會讓紅綠燈最佳化後的效率降低。
想像今天西向有BRT正在上下客,所以開啟紅燈讓南北向車流通行。
此時如果東向也來一台BRT,也需要上下客,
它會被迫先等一次紅燈,等西向的車子上下客完畢,
然後過十字路口到共用的站體,再停下來一次。

然後有天橋就要配電梯,不然老人、殘障人士、甚至拖著大小包行李的人都不好進出站,
只有天橋,行人懶得爬,就降低輸運效率。
中港路中央分隔島大歸大,其它路段像中正路就沒那麼寬了吧,
而且好不容易分隔島有綠樹很漂亮,
砍掉改車站也沒什麼意思。

再說候車亭擺在路邊都不見得有人要搭了,
如果車站擺在路中間,一般人連走進去看一下都懶,要如何改變用路習慣?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james0407 wrote:
台中的民意代表幫忙一下,算算BRT的

投資效益!...(恕刪)



台中BRT花了20億

高雄捷運花了一千八百多億 ~ 經過多年掙扎 , 現在日運量15萬 ....


不要到時BRT統計數字出來 , 花的錢只有人家百分之一 , 載客量卻輕鬆達五分之一 ...

這樣這幾天在那邊狂罵的媒體豈不糗大了 ~~

一奇一 wrote:
我只是好奇BRT會不...(恕刪)


我昨天走中棲路(現也叫台灣大道), 還看到兩節公車在加油站加油, 那個路段就是大斜坡中間,

只是不知道它怎麼轉出去加油的??

ddcatt wrote:
一個共用站體表面上是省了錢,
但會讓紅綠燈最佳化後的效率降低。
想像今天西向有BRT正在上下客,所以開啟紅燈讓南北向車流通行。
此時如果東向也來一台BRT,也需要上下客,
它會被迫先等一次紅燈,等西向的車子上下客完畢,
然後過十字路口到共用的站體,再停下來一次。
然後有天橋就要配電梯,不然老人、殘障人士、甚至拖著大小包行李的人都不好進出站,
只有天橋,行人懶得爬,就降低輸運效率。
中港路中央分隔島大歸大,其它路段像中正路就沒那麼寬了吧,
而且好不容易分隔島有綠樹很漂亮,
砍掉改車站也沒什麼意思。
再說候車亭擺在路邊都不見得有人要搭了,
如果車站擺在路中間,一般人連走進去看一下都懶,要如何改變用路習慣?


共用站體並不會有需要哪一邊的來車要先等紅燈?
反倒是雙向會是同時進站,讓雙邊同時紅燈同時出站
所謂的共用站體,但是雙邊上車,畢竟專用車道是雙向並不衝突

因為天橋造成乘車不方便這點倒是同意
電梯的建造與乘客的搭乘習慣也會是BRT能否成功的很重要因素
總之
大家對於BRT相當捧場
爭先恐後要搭乘,討論區的大量討論
再在都說明這個大眾運輸工具有獲得多數人的注意

再者,臺中公車乘客大幅成長確實要給市府單位一個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