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onhsu wrote:
首先我們來看下面這張圖,2014-07-26林前局長指出,行控中心的模擬測試均已完成,將會在7月28日同步啟用,掌控行車狀況。...(恕刪)





還想教別人邏輯喔





別那麼逗好嗎
好吧,你現在要改說 模擬測試完成 .... 那就問邏輯很好的你啦
這個測試完成,市政府是要付給廠商多少錢?
測試完成,難道是代表 BRT 全線工程完成了嗎?
當然不是啊
該不會你就認為這個 行控中心行車狀況模擬測試 完成
市政府就要付 20億 還是 40億給廠商喔?

你說行控中心的模擬測試
好啊,這個項目是佔工程的多少錢?
一開始的爭議是
BRT 現在由火車站到靜宜大學段 工程款有多少錢
議會核准的預算 2012年編列20億
2013年13億則是用於 靜宜大學至梧棲 段
...
然後報導寫 BRT 目前花了 40億
結果一方說,錢目前是花了 20億 (火車站至靜宜)
當然你認為 半成品或進場材料就可以辦理估驗
(再次強調這個是錯的)
所以目前是被請款 40億.....
更何況
難道表示這個測試沒完成,BRT就不能搭乘了嗎?
也不是啊
做過公家工程,甚至一般民間工程的都知道
裝好之後,業主都會以測試的名義,就開始使用了
用了幾個月後再驗收,也不是啥新鮮事
舉個例子,台中市捷運綠線,最一開始的合約中,
正式合約通車日為 民國107年,但民國106年初就要開始通車試營運...
還沒驗收,就要先交付使用了....這段期間叫做"試營運"
廠商依然還是要到民國107年,才算是能夠竣工,才能請到這個部分的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