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分享。從你的分享數據來看,發現優化公車啟用後總發車班次很奇怪地減少、(車x公里)不變,換算之後 車行距離 增加。另外,今年三月開始公車的行駛距離增加。有點神奇,要好好研究研究!發現這樣的數據下,看到"「台中市民營公車業者」把「可用的公車」盡量往中港路塞"的可能性滿高!需要拿到完整原始數據後,以及還少了台中市的優化公車,總行車距離、發車次數、車齡、燃料類別、排放CC數。然後分析「優化公車的政策,有無空污排放總量控制」 。請問,來源網址可以給我一下嗎?另外一提, 市政府提的優化公車可以減少排碳。我算了一下,他是基於固定車輛行駛數目、減少車行時間8min,兩者得到的數據。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現實:發車輛加倍、上車待速時間增加車行時間(行駛+待速),就不是這樣。排碳量應該是多了100噸以上,甚至有可能會到達200噸以上。所以麻煩幫我找一下數據。推算結果得到可能:優化公車效率不是市政府公告的減少排碳減碳50噸/年是增加1693.4175噸/年。與看到的優化公車減碳50噸,相差很多很多。
貼出底下這些數據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崩潰不是今年紫爆特別多 是去年紫爆你已經忘了 你已經忘了 你已經忘了2014 vs. 2015 PM2.5 月平均分析比較資料來源: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2015年11月份資料統計至2014/11/28)請相信數據!今年空氣品質 實際觀測數據其實跟去年半斤八兩2015 總平均 甚至比 2014 好一點點前11個月平均值忠明站 27.6(2014) 25.3(2015)西屯站 26.1(2014) 25.3(2015)大里站 29.2(2014) 27.8(2015)
2015年改變了2014年的部分交通策略,貢獻空污的部分有多少?目前概估,台中市的交通工具總排碳量約略2000噸/天,占了PM2.5的排放量約25%。而工業排放PM2.5與交通工具排放量相同的量級,要求工業污染降低,為何不也重視自己的交通局策略產生的環保問題? 同樣地,台中市的營建相關PM2.5污染,市政府也應該努力要求建設局、都發局與工務重視環保減碳,包含空地污染,畢竟公共工程還是多數。不要喊BOT就叫別人負責到底,不去監督。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Urban污染,必須重視市政。用手指著別人,不要忘記自己也在指著自己。1.公車政策的改變使用公里數計算:火車站到靜宜大學: 18.5KM,來回37KM,單向行駛時間40分鐘。待速:乘客來回車次上下車時間 (排碳量為行駛的1/2量)優化公車:855車次,普通大客車,排碳量25.7(kg/100km)一天行駛31635KM,8.13噸/天,2967.52噸/年待速:7.5分鐘/單向(一個車次,雙向總待速15分鐘)增加9.375%排碳量待速排碳量:0.762噸/天,278.13噸/年總共排碳(含待速):8.892噸/天,3245.58噸/年BRT公車:426車次,雙節普通大客車(排氣不詳),排碳量25.7(kg/100km)一天行駛15762KM,4.05噸/天,1478.55噸/年待速:4分鐘/單向(一個車次,雙向總待速8分鐘)增加5%排碳量待速排碳量:0.2025噸/天,73.9125噸/年總共排碳(含待速):4.2525噸/天,1552.1625噸/年(排氣不詳):依照首都客運雙節公車資料來看,BRT可能引擎CC數較高(多31%),實際上我沒查到。大CC數可能修正:總共排碳(含待速):5.57噸/天,2033.33噸/年推算結果得到:優化公車效率不是市政府公告的減少排碳。實際上可能,中港路的公車策略改變增加了排碳量4.6395噸/天,1693.4175噸/年或者增加了排碳量3.322噸/天,1212.53噸/年我的計算中,這優化公車策略是增加排碳策略,沒有減少排碳。比較計算市府與我的方式,差距滿大的。市政府計算部分依據不詳,不知道為何可以用「路口紅綠燈時間」標示,但我算不出他的答案。市政府有無使用「車輛總量、實際使用狀況與乘客刷卡待速的搭乘效率」來看?而我的計算是概估實際使用狀況,誰的對? 我錯在哪?使用油量計算:台中市公車總排放量:單位總油耗:85000公升/天平均油耗:9.2KM/L總行駛距離:782000KM/天總排碳量:200.974噸/天,73355.51噸/年中港路的公車策略改變增加了排碳量4.6395噸/天,1693.4175噸/年增加了排碳量3.322噸/天,1212.53噸/年重點來了!!!空污的PM2.5,與排碳量一樣,排碳量增加,相對PM2.5會增加。因此,PM2.5物質也會一直增加,不減少。不嚴重嗎?彰基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王秉彥說,空氣中PM2.5每提高十微克,就會提高百分之八的肺癌死亡率,減少排放污染源、降低細懸浮微粒排放才是最好預防之道。一個優化公車替代BRT政策,就使用狀況下:增加1693.4175噸/年 or 1212.53噸/年。不看公共政策,單看使用量:台中市整體公車貢獻2015年73355.51噸/年,也比2014年年多10%, 約略多了7335.551噸/年。不多不少,能少一個算一個。如果我計算錯誤,我再更正! 晚安!* CO2 -> PM10轉換有錯,所以拿掉這部分計算。Ref:http://mobile.epa.gov.tw/GTIP/02_04_Conveyance.aspxhttp://www.hej.kk.usm.my/pdf/HEJVol.5No.3/Article07.pdf2.上車刷卡而讓公車待速,會環保嗎?針對2012的研究,為了讓公共運輸能更環保節能,交通部運輸研究今(8)日公布該單位進行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市區公車在越低速的情況下反而越耗油,排碳量也更高。若時速由每小時45公里下降至10公里,耗油率與二氧化碳排放率會同時增加高達7.5倍。研究結果發現,市區公車以時速每小時45公里行駛時,耗油率約為每公里0.1公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則為每公里269克;當時速下降至每小時25公里時,耗油率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則上升了2.5倍,若再降至每小時10公里,兩個數據都會上升約7.5倍,顯示越低速的情況下,車輛越耗油,也越不環保。3.調整號誌行車阻塞就民間其他等等的車輛,假設公車占了10%的排放量,90%是其他車輛。塞車,會影響多少?(個人評估,為了等紅綠燈多10%的行車時間,多5%的排廢量。)其他車種:1808.766噸/天,660199.59噸/年。因為號誌而塞車,多了10%的交通往返時間。增加了90.4383噸/天,一年增加了33009.9795噸/年。因此,塞車與優化公車的實際可能下:(地形損耗70%,30%盆地累積)一個禮拜,增添了198.66噸/週,在地面或天空中。之前兩個月沒下雨,那麼整個台中盆地約略1589.28噸的物質落在台中盆地各地。(這數據未包含其他污染物質,僅計算單一排碳量)難怪,季節性氣候變化都會紫爆!因為交通政策並無減碳,徒增問題。交通局管交通,環保局管環保,交通局造成環保問題,誰管?(目前都是以排碳量計算,不能當作PM10/PM2.5的數據)排碳量轉換成PM2.5的方式,尚未清楚,所以PM2.5貢獻多少不詳。一定要做好交通政策。列入市政府的必要作為考量,主要還是需要降低PM2.5台中紫爆各種污染源。環保署調查,車輛是污染源之一。車輛污染源,對人體影響。(紅色是依照主要排放物,提示影響)紫爆很嚴重,市政府不能忘卻自身的交通政策,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柴油污染在各項污染物質產生比汽車嚴重6倍!要減少才對~說減少排碳,事實卻..4.增加柴油公車行駛距離2015的公車行駛距離比2014的距離增加,排放的CO2/PM2.5物質會一樣多?2015的柴油公車比2014使用柴油量增加,排放的CO2/PM2.5物質會一樣多?我需要一個乾淨的台中盆地....
Selma wrote:中港路的公車策略改變增加了排碳量519.5噸/天,189617.5噸/年增加PM10量51.95噸/天,18961.75噸/年增加PM2.5量31.17噸/天,11377.05噸/年 台中市全部公車每天耗油 85,000 公升一年 85,000*365 = 31,025,000 公升柴油每公升碳排2.7公斤換算全台中市公車全年總碳排放 = 83,768 噸全部台中市公車一年碳排8萬噸你中港路優化公車調整每年增加18萬噸是在算什麼東西?總用油量不變 總行駛里程也不變 碳排也不會變這個看圖表一秒鐘就可以解讀出來你根本不必浪費時間算出那些錯誤數字!!!
比照市政府的圖,還是你覺得市政府的省碳宣言就算了。看到2015年相對性增加了PM2.5排放量,也不算什麼?我只是HIGHLIGHT,一個公共交通建設增加空污,一個禮拜,地形條件因素下,天空增加PM2.5PM2.5物質一直增加,不減少。不嚴重嗎?交通阻塞、公車多排廢氣、然後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台中盆地很大。你的想法好像:因為大水溝很大,小工廠多排一點廢水,其實也沒差。要是幾個人人這樣想,喜歡當無所謂的人而縱容不管,難怪PM2.5紫爆~那也不算什麼~紫爆、環評,都不需要再算什麼啦~那就不要再抱怨紫爆了。被寵壞的嗎?市政府要自己監督自己的交通局,我們要乾淨的天空。平均值? 你用的方式是作弊。因為4~10月(6個月)是低點,1~3+11(4個月)是高峰期。2014的平均值多一個月的環境PM高峰期,你少算一個高點(今天你有算進來嗎)。平均?!!那我們好像不曾看過有紫爆~國中生應該都知道「平均是消去高低兩個極端。」按照平均法來看,歷史上的今天的外面有紫爆嗎?全班考試平均60分的班級,有人0分也是不可能的。dj720c wrote:全部台中市公車一年碳排8萬噸你中港路優化公車調整每年增加18萬噸是在算什麼東西?
Selma wrote:一個公共交通建設增加空污,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一個禮拜,地形條件因素下,天空增加了86.2947噸的PM2.5, 增加PM10量143.8245噸 你根本亂算什麼叫算得出來?Selma wrote:平均值? 你用的方式是作弊。因為4~10月(6個月)是低點,1~3+11(4個月)是高峰期。2014的平均值多一個月的環境PM高峰期,你少算一個高點(今天你有算進來嗎)。 「前11個月平均值」這句話的意思你看不懂嗎?我取的是2014前11個月 vs. 2015前11個月這樣不公平?而且我的數字28日是算進去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