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PA wrote:這些人高明 (用難聽...(恕刪) 不是針對H大大只是覺得 大大說的話似乎站在別人的位置上 替別人發言好像在告訴我們 他們就是這麼想的...........但是 他們真的是這麼想的嗎?
K1Pan wrote:不是針對H大大只是覺...(恕刪) 交通部就已經說了。先用低成本的BRT來試水溫。先培養大眾運輸人口,運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批准軌道捷運動工。台中BRT小弟的學校也有參與研究討論,在聽過相關會議後。台中市政府以及參與研究的學者、廠商,也不是不想把這條BRT做好。反而是想要一次到位,一次就做到如巴西庫里奇巴的BRT一般便利且先進。而且也針對嘉義BRT的缺失做過檢討,包括BRT在台灣推行會遭遇的問題等等...來聽聽台中市政府怎麼講來聽聽交通部怎麼說民眾的願景以及該面臨的實際面台中市政府也知道,要是光有綠線,沒有其他大眾運輸路網配合,軌道捷運是很難達到運量的。在無法同時興建藍綠兩線的狀況下,能夠快速建構起低成本的BRT路網是一個折衷的辦法。務實一點的作法,就是有多少錢能做多少事就先做多少事,而不是討不到糖吃就一直出來鬧,這樣永遠跨不出第一步。台中的捷運若不先由BRT做起,就一步登天的做軌道捷運,在有限的經費下只會淪落到跟高雄捷運一樣的問題,因為再怎麼評估都比不上實際數據來的可靠。
CCJ1128 wrote:那~~中正路那一段 有辦法弄BRT嗎?? ...(恕刪) BRT路線還不清楚,但是藍線預定路線並不經過中正路,而是在經由民權路到建國路,感覺不是很順但是中正路實在太窄,連BRT都有困難,
mondraker6030 wrote:BRT路線還不清楚,...(恕刪) 了解~~這樣規劃比較合理一點不然光是中正路那一段 不論是要BRT 還是藍線封個兩個車道 我想白布條就出來了吧最近感覺 住高速公路以西的人變多了之前下班 在環中路 要左轉福科路 都沒這麼塞現在是塞到爆
台中捷運還是快點蓋吧!!畢業離開台中到現在都快十年了前兩天去台中玩開著車在台中繞繞回憶一下台中變了很多,有點不太認識了唯一不變的是中港路、文心路、中清路還有很多地方還是一樣的塞爆啊!!捷運該蓋就趕快蓋一蓋吧每次都在賺錢賠錢的話題上無窮迴圈全世界到底有哪些地方的大眾運輸系統是賺錢的?更何況大眾運輸系統本來就不是拿來賺錢的!快蓋吧!!為什麼要弄得好像全台灣只有台北需要建設一樣
malloc wrote:台中捷運還是快點蓋吧...(恕刪) 小弟的通勤路徑剛好就是捷運規劃的路線(文心路+國光路)。每天上下班的車潮多到上路一刻都不能分心,也常常看到車禍發生,非常危險。若非必要直接穿過台中市區,否則多數台中人更喜歡沿著台中市的環狀道路系統"順時針"來走。這是台中道路系統規劃跟台北、高雄不一樣的地方。捷運通車之後,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人改搭捷運,讓私人運具密度降低,文心路的車道就不用再開這麼寬,開車族以及機車族也會更安全。同理也可以套用至中港路上,BRT通車後只要能夠吸引平常使用中港路通勤人次的三分之一,就能大幅降低中港路的壅塞情形。而生活圈四號線完工後,也能吸引部分車潮改走中彰快速道路與四號線快速道路構成的環狀線,能夠再舒緩目前中港路的壅塞情形。
提供一個想法,或許可以增加一點捷運效益..我的交通工具只有2種,1:汽車2:單車...我的機車被偷了快10年,就沒有再騎過機車,也不打算買機車平常距離不遠都是靠單車做交通工具,下雨天或距離太遠才會開車,所以車子曾經放了1-2星期竟然發不動心願是有一天可以帶著單車上捷運,騎單車到附近捷運站,下捷運車站再直接騎到目的地,當然不是尖峰時間平常騎單車出門辦事的距離5-15Km沒問題,所以公車不是我的首要選擇,但捷運如果可能上單車就太完美了
mondraker6030 wrote:提供一個想法,或許可...(恕刪) 單車上捷運,在BRT、輕軌電車以及通勤電車上都可以做到。只是願不願意做以及作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而已。除了電車車門與月台間要無縫隙及落差,BRT的月台語車門間要有渡板之外。車廂內的座椅可以仿效德國柏林部份地鐵路線的通勤電車,像演講廳或電影院內的座椅一樣,沒有人坐時座椅會自動折疊收起來,有人要坐的時候再去把座椅打開,這樣平常人少的時候車廂內的站立空間也會變大,就可以拿來放腳踏車。
我覺得單車很難成為台灣的主要交通工具原因倒還不是 政府重不重視 車道 這類的問題主要是天氣 太濕太熱了冬天也許還好 夏天會出人命再來是地形 市中心短距離 OK假如住在市區 工作地點在 中科 工業區 ...爬完好漢坡 就差不多 想下班了 哈哈~~單車想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真的不容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