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線複審中央已正式核定了,你們會想買沿線嗎?

王局長的意思是你只要看工程經費就好,中央付的比較多啦,那之後山手線怎麼辦?橘線怎麼辦?那些經費怎麼來?
阿信師 wrote:
,在工程經費方面,...(恕刪)
傷眼睛注意。深夜搭客運從新竹到台中還遇到車禍事故,真是。

雖然存疑是公民美德,推理並且交叉求證更佳。新聞稿的算法沒有大問題。以1124.41億元總支出來講,其中320.24億是徵地費用原則上是地方支出,再來是工程費用是中央與地方分攤支出。工程費用當中地方負擔152.91億,中央負擔290.43億,其餘自償性經費360.83億。先不談自償性經費是什麼,來談中央補助的依據也就是自償率。自償率的定義是現金淨流對投資成本的百分比,自償率愈高非自償部分中央補助就愈高。所以非自償的工程費用合計443.34億在自償率30.54%的設定下可以補助443.34億的65.51%也就是290.43億。提高自償率的做法就是開源節流。節流就是降低投資成本,開源增加現金淨流就是增加不動產開發預期帶來的收益以及人頭票價的所得。自償性經費大體上反映開發土地預期帶來的收益,所以既不屬於地方也不屬於中央支出。

前朝的捷運藍線完整報告我找不到,只曉得總支出1069.60億,徵地費用不知道,工程費用不知道。其中中央負擔520.28億支出,地方負擔不知道多少支出。先說結論,在最少假設之下可以有兩種衝突的假定,一是徵收費用增加了,二是非自償部分中央補助比例下降了。原本的徵地費用為320.24-A億,工程費用為749.36+A億,地方負擔要273.92億起跳,這時候自償性經費不可能為負的。徵地費用愈低,自償性經費、地方負擔愈高。原本的非自償部分中央補助比例為65.51%+X,地方負擔最多273.92億,徵地費用加自償性經費275.4億起跳。非自償部分中央補助比例愈高,地方負擔愈低徵地費用、自償性經費愈高。

比較:原本中央負擔520.28億支出,降低為290.43億。原本自償性經費預期B億,增加為360.83億。原本的自償率30.54%+Y,降低為30.54%。
再根據推理要嘛徵收費用增加,或者非自償部分中央補助比例下降,也或者是兩者的混合。
林佳龍昨日在市政會議中說,交通投資應從社會總體效益分析,非僅從財政角度來看,台中市軌道運輸計畫,包括財務規畫等內容均符合中央規定;或許有部分專家受到學術制約,難以接受新事物無法與時俱進,但台灣已進入開放政府時代,人民聲音應納入交通規畫中。 針對交通部檢視各項交通建設!林佳龍指出,山手線對都市縫合有重大助益,同樣都是台中市偏遠地區不應成為二等公民;軌道運輸並非全部新建,山手線就是將山線、海線,彼此串聯,市府可協助台鐵發展短程運輸,扭轉劣勢轉型為區域運輸系統。 交通局長王義川質疑,為何高鐵延伸到台北南港是「省」9分鐘,但延伸到屏東就變成「只省」9分鐘?他能體諒審查委員沒住在台中,但也請大家「不要用台北看天下」;該局將與交通部審查委員持續溝通,盼他們能到台中市住幾天,將帶他們深入瞭解。 王義川強調,整體軌道路網才是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山手線計畫在自償率上不僅已通過行政院核定標準,投資900多億,將可創造1600多億元效益,並帶動台中山海線、南苗栗、北台中的彼此串聯,對都市發展的效益非常大。

------------------

看來針對經費維護的問題~ 林佳龍~不是沒有想過..
sunnight123 wrote:
看來針對經費維護的問題~ 林佳龍~不是沒有想過...(恕刪)


不好意思,恕在下駑鈍,看完你引述的整篇文章後
通篇有哪裡提到"經費維護"的部分嗎?


另外,離題討論一下文中高鐵南延屏東的議題
還虧他是六都交通局長之一
卻想用民粹淹沒學者專家示警的聲音

不要說學者專家,連一般民眾都覺得不妥,並且"可以提出更好的辦法"
有居住在屏東市20多年的網友提出建議,網友Wei Wei表示,目前最急迫的是時間問題,台鐵屏東段已經高架化,可以利用台鐵接駁,把台鐵變「高鐵化」,高鐵到新左營站,可以轉搭台鐵,由台鐵每10~15分鐘開一班直達屏東的區間快車,中間只要停屏東和潮州兩站,這是台鐵班表可以立即修改。

相較於花費數年和900億蓋高鐵以及恐要千元以上的票價,此建議一出,立刻吸引大批網友支持,被大讚「適合當交通部長」。不少同樣住在屏東的網友都大推方法超實際,「不然每次在高鐵站等火車,都等到天荒地老」,而且是短期就能實施的方式

---明明班表可以先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去討論到花幾百億的錢的事情呢?(歪頭
sunnight123 wrote:
交通局長王義川質疑,為何高鐵延伸到台北南港是「省」9分鐘,但延伸到屏東就變成「只省」9分鐘?





人口 產業 經濟效益 回收年限 ...

難怪現在沒人要念博士班





為什麼聯聚不到和平蓋大樓豪宅呢???

難怪我連報名博士班的資格都沒有
有人說現在的捷運藍線起碼通過交通部這一關,總比永遠過不了的前朝好。又有人提到蓋藍線不是不好,有錢的話,紅橙黃綠藍靛紫線,你想蓋幾條都沒意見。那麼之前的為什麼沒有通過,問題出在哪裡?

交通部是中央機關,把關著地方建設。台中捷運藍線是評估不佳的建設。地方預期藍線的自償率是35%+Z,按照規定申請最高的78.00%的中央補助,也就是520.28億。地方負擔146.75億,自償性經費和土地徵收合計402.03億。中央一看520.28億嚇一跳,一旦民眾搭了捷運沒有公車接駁導致捷運搭乘人數不如預期,景氣循環不動產看空百業蕭條導致土地開發不如預期,居民抗爭工程延宕遲遲不通車支出增加導致建設成本增加,冷氣暖氣電風扇電梯人事費用精算太差導致經常性支出被低估,上不能增加現金淨流下不能減少投資成本。這種血淋淋的自償率對中央而言CP值太低,超出預算而否決。

現在新變更的捷運藍線重新下調自償率,中央只要補助290.43億即可。一粒一休?物價上漲?或許浮動吧。而自償性經費從B億往上增加,出槌也是地方負擔這筆差額支出干中央的毛。土地徵收同理,從402.03-B億大幅上調原則上也是地方負擔的支出。即便自償率壓低,中央通過,後面還有好幾關要闖闖看。這一兩天公車班次大幅增加要留意事故危險,就如同自償率大幅下調要當心虧損風險。

桃園鐵路地下化也准了,

中央地方一家親,全面執政,全都有份,花錢不手軟。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labbat wrote:
有人說現在的捷運藍...(恕刪)

所以前任市府才要用各種方法提升公車運量,現任市府因為因為台灣大道一條BRT的失誤就把後面所有路網計畫停掉這也是對台中大眾運輸發展的嚴重衝擊,加上八公里延長十公里免費政策讓台中各公車路線不斷減班,這些都只是放任藍綠兩線通車後的嚴重虧損成真而已。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沒有想要買的動力
藍線沿台灣大道
東海以前已經高了
東海之後主打就是沙鹿吧
但沙鹿................
感覺跟台北捷運延伸到北投淡水的感覺差很多
沒有郊區的感覺
只有市場的感覺
像捷運綠線如果有延伸到大坑部子那邊
又如果像紅線真能如天花亂墜般地到中興新村
就會有購買慾望

winner_feng wrote:
大家會想買藍線沿線...(恕刪)


中港路本來就該蓋捷運了搞什麼BRT都是多花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