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hsunnel wrote:核四在輸電過程損耗...(恕刪) 核能發電是完美的基載電力,因為供電相對穩定。但是用電在一天當中則會有很大的起伏,比如夜間用電就會巨降。電動車的發展,則是可以緩和這樣的起伏,在夜間充電。這種特性其實和核能發電的特性相配合。所以實在不是很懂官員一邊說要廢核,一邊又要發展電動車的邏輯在哪?常常許多政策都是互相矛盾。
臺中火力發電廠從20幾年前開始發電,到十幾年前燒滿發滿,那時候為什麼空氣沒這麼糟?20幾年、十幾年來,中部地區工廠增加多少?燒煤、燒石油焦的工廠有多少?20幾年、十幾年來,中部地區汽機車增加多少?這些應該都查的到?以前燒哪種煤,現在燒哪種煤,進口不是都有資料可查?美國洛杉磯地區空氣曾經很糟,數量龐大的汽車是元兇。靠法規加嚴並貫徹後改善。單一怪罪火力發電廠是比較廉價的錯誤方向。
peter4035 wrote:為什麼火力發電廠要和核能電廠沾上邊?這個標題下的很怪,核電廠重不重啟跟火力發電是兩碼子的事,老百姓只要求政府要負責讓人民有呼吸權,免於浸潤在毒空氣中,既然執政就應該承擔及解決,否則選你幹嘛,不要蓄意製造反核與反火的分裂。 因為沒其他招了當現有核機組(核一,二,三)歲修後被停用不併聯發電(尚未除役),不足的電力缺口怎辦?只能讓火力發電機組滿載發電才有辦法.因為現有綠能根本沒法補足缺口.請注意這只是在核一,二,三 部分機組歲修後被技術性的停用後的電力缺口,就已讓火力電廠滿載發電核四的發電量根本還沒計算在內.未來幾年,當核機組(核一,二,三)全退役時,空汙情況只會更糟.
台中在102年的PM2.5數據由高到低排是陸上運輸業18.86%(1602公噸/年)家庭18.01%(1531公噸/年)、製造業16.30%、電業14.64%(1244公噸/年)、營造業9%當然火力發電廠是最大單一污染源沒錯,而且目標大就好打但別忽略了其他的污染台北市以服務業為主,少了工廠的污染,沒有發電廠的污染PM2.5主要來源就是家庭35.71%(596公噸/年)、住宿與餐飲26.5%(442公噸/年)、陸上運輸22.03%(368公噸/年)和營造
lordkon wrote:怎麼會是廢文台中火...(恕刪) 光是看樓主講說" 看看今天的中國空污,明天就會飄到台灣了" 恐怕有誘導之嫌!!這次來的根據新聞內容的說法其實是沙塵暴.....台灣的空汙,其實都沒有來自大陸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