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量資金不增 高捷難撐過5年

更新日期:2011/04/28 17:28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28日電)高雄捷運日均運量約13萬6000人次,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林國正今天批評市府及高捷公司不用心,恐加速高捷財務惡化。捷運局官員坦言,如果運量及資金不增,恐3至5年內破產。


  高雄捷運公司公共事務處長張修齊受訪回應,盼市府協助高捷向銀行申請債務重整,高捷會努力尋求股東增資。


  林國正於市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捷運營運現況,憂心高捷財務惡化、虧損累累,瀕臨破產。


市府捷運局長陳存永說,依據高捷興建投資計畫書的預估,高捷日運量目前應有48萬1000人次,但與實際運量有數倍之差,高捷累積虧損已約新台幣66億元。


林國正指出,高捷100億資本額,已虧損逾66億元,以目前的條件,只能再營運2至3年。


========================================================

有夠慘的啦,大台中建捷運,不想著人數如何拉高,死的結果會一模一樣。
Godsraven wrote:
運量資金不增 高捷難...(恕刪)

這類的廢話,台中市政府不會不知道,所以才會修改這麼多策略。
像是以低成本的BRT起步,衝高初期路網,軌道捷運採用低成本的MCS。
問題就是現在台中市政府必須屈服於部分議員、民代的無禮要求,而走前人失敗的路。
像是台中要MRT不要BRT之類的,這些議員、民代連什麼是MRT什麼是BRT都搞不清楚。
然而這些人有是人民選出來的,所以能說什麼呢?
很多民眾自己都不做功課才會盲目支持軌道捷運。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藍線與橘線做公車捷運系統,必須占用原來的車道,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塞車

先用公車捷運系統培養運量,等達到運量才準興建MCS或MRT
不知道是不是錢太多?

經費不足或怕運量不足那就先不要蓋


lightlife wrote:
藍線與橘線做公車捷運...(恕刪)

反正不蓋也是塞蓋也是塞,那不如就蓋下去吧!
使用大眾運輸系統是一種習慣,習慣比採用何種系統更重要。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很好玩嗎? wrote:
反正不蓋也是塞蓋也是...(恕刪)

發展大眾運輸是正確方向...但現在的做法好像把統計數字當成"施政"成績單

例如...每年搭車人數成長XX%...或總搭車人數XXX萬...等

但台中市還有很大範圍地區必須靠機車或自用車...因為公車班次和路線少的可憐

例如我住市區三民路靠近南屯路...每天只有幾班車經過...路線也是象徵大於實質

即使三民路這麼重要幹線...過了民權路往南就沒有車可搭...因為公車都往火車站集中

對公車不方便地區人而言...如果道路又被縮減而塞車...等於是受到雙重懲罰

可能有人會說...為什麼不搬到公車方便地方...可是以前三民路公車很方便...慢慢被遺忘

我們附近公家宿舍被收回...人口被迫搬離...人口變少了...這是政府政策問題

倒楣卻是我們的公共運輸慢慢被邊緣化...成了低度公共建設成長地區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發展大眾運輸是正確的...(恕刪)

三民路靠近南屯路...那邊以後不是有個捷運紅線五權站?
放心吧,只要人回來,公車就會回來了

施政不看統計數字,就像開車不看路標一樣,遲早會撞車出事的
成績不看數字,難道要憑"感覺"?

老實說台中市公共運輸條件比你住的區域還差的,多的是。
要是大家都在喊"我要路線"、"我要增班",
可是實際上卻讓業者和政府等到的是空車、低搭乘率,
如果你是決策者,你不會把資源挪到客源多、有需求的地方去嗎?
雖然沒辦法讓每個人都滿意,但至少要讓大多數人滿意...這是現實

很好玩嗎? wrote:
反正不蓋也是塞蓋也是...(恕刪)


蓋下去?何解?
真是奇怪也哉!!!要省錢,不就是不花錢最省????

開口閉口獲利 , 不獲利 , 乾脆不蓋 , 他又不要了 ? 怎麼 ? 包商派來的 ?

開口閉口搭乘數 , 賺錢賠錢的
賠了多少錢 ? 賺了多少錢 ?
那請問 ! 一條命要算多少錢 ?
一個平面上放兩種以上通行權 , 台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了!!
不論是自己內部的列車調度,根本沒辦法將列車資源做最佳化運用 , 還是列車在平交道上和其他列車的事故
一列幾百噸的列車撞上十噸的卡車 , 代表的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只要一次 !! 一列幾十噸的聯結車 , 撞上站滿乘客的公車 ,台中馬上可以打破所有交通事故最大紀錄!!

與其來撞一次 , 然後再恢復向公車一樣停紅燈 , 那就不必!!!
捷運不蓋,沒啥了不起!!
坐公車慢慢盧 , 也順順爽爽的 ! 只是可憐的學生 , 一站就得四五十分鐘甚至1小時


開口閉口沒錢沒錢,天龍國一堆更偏僻 , 比台中捷運賠錢數倍 , 造價數倍高的路線
也已經開始蓋了 , 這是和解 ???????????


















都會區蓋捷運是為了解決交通的問題,選擇公車捷運系統必須占用原來的車道,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交通問題

真不知道政府主事者的腦袋裡面是裝什麼東西?

lightlife wrote:
都會區蓋捷運是為了解...(恕刪)

不是可能,是必定會遭成更嚴重的塞車。但是不這麼做,市民不會改用大眾運輸系統,人都是犯賤的。而且就算現在不蓋,未來中港路、中清路上還是照塞,而且沒有捷運。台北雖然有大眾運輸網,但是沒有因此讓道路上的交通獲得紓緩,這就是沒有發揮大眾運輸的最大效率。

台中市政府:
希望不計成本初期規劃的紅藍綠橘四線都能同時動工,並採用當初設定的中運量鋼軌系統,市區地下郊區高架的興建模式。

中央政府:
被高雄捷運嚇到,中央政府沒多餘的預算給你們燒,先用低成本BRT培養運量,地方捷運越快能夠自給自足越好。

其實用BRT也不是不好,台灣已經有將近40年的時間完全依賴並放任私人交通工具成長,未來設置任何大眾運輸系統都一定會有一段陣痛期,而且這個陣痛期是拖越久痛越久,設置BRT或平面LRT下去都會塞沒錯,但是這個塞是一時的,塞車會隨著大眾運輸往漸趨完善而漸漸減輕,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通勤族改搭大眾運輸系統。

在初期使用BRT能夠讓台中捷運比其他縣市捷運更早脫離燒錢的階段,對長期擴展捷運路網較有利。台灣早就過了發展大眾運輸的最佳時機,而且過去不只無視,甚至還拆除廢棄原有大大眾運輸系統。現在發展其實已經太晚,只能算是亡羊補牢,台灣各縣市的大眾運輸早在時大建設、經濟成長顛峰時期就該做了。但是當時不僅沒做,還把錢全部頭路公路建設,導致現在台灣有許多看不見的交通預算正在被龐大沉重的公路網燃燒中。看看現在大眾運輸發達的國家像是德國、日本、英國等...,都是在二戰結束的戰後重建時期就開始做了。

現在執意興建軌道捷運系統,不僅吵了還要不到糖吃,還會落得無限虧損的輪迴中。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更嚴重的塞車要塞幾年才會有一個漸趨完善的大眾運輸
5年?
10年?
20年?
30年?

一廂情願的以為只要造成更嚴重的塞車,人們就會去搭乘捷運,到底會有多少人改搭捷運?

公共建設怎麼會用造成更嚴重塞車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怕運量不足或評估的運量不足就不要蓋捷運

執意要蓋公車捷運系統的人恐怕是另有考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