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 BRT 真舒適,平穩的不像公車

u82232016 wrote:






潛盾機是因為挖鬆軟地質,需要"盾"來防止機器和施工人員被活埋
台中礫岩,用的是更快更省錢的推進工法
因為不用作隔水層,也不需像台北一樣需要花費大量心力鞏固結構
台中才是最適合作地下通道的地質!

業界的人
看來常識比我這種外行人更低落


...(恕刪)

不好意思喔,是別的部門賣的,是用油壓將預鑄水泥管推擠前面的鑽頭,由發起井往目標井推進並完成管路,破碎的土石用水管路帶到外面的沈澱箱,推進的速度跟地質關係大,台中礫石比率太高,所以不是不能做,時間跟金錢花費問題,(適合)這詞是要考慮很多面向的
qaz60507 wrote:




先去查中華民國的潛盾工法吧

挖地下化最少寬度在25公尺 甚至可以多在大

所以政府最多就是慢車道送你而已 中正路還要說嗎? 直接封路

再來臺中在難挖 有比淡水河難挖?? 桃機捷運都貫穿了

中央要給挖 自然有辦法 不用把台中地質想的多難挖

雪山隧道都比台中難挖 還不是通了 有心要挖 這根本不是問題...(恕刪)

要考慮時間跟費用,有心乾脆全線做電動手扶走道,跟機場一樣
我真的覺得這樓很好笑

明挖或是甚麼鬼都來了...haha

抱怨的只有一個重點

"你讓我現在不方便"

你們知道台北市為了蓋捷運交通黑暗了多久嗎

到現在南京東路還在挖!!(南京東路多大條,上google查)

你們覺得台北線路多完美

我下班走舊宗路..30秒可騎完的車程可以塞30分鐘你們知道嗎?!(而且前方無事故)



成天說自己住的縣市沒建設

開始建設時就大罵影響交通

那真的不要蓋,收一收,那些中央補助的金費都回歸給想要的縣市去做

這樣比較滿意?眼光都不放遠
說真的~不管明挖還是潛盾工法~中港路各大路口揭佈滿民生管線~
電力.電信.瓦斯.自來水.汙水管線~難道不用先辦理管線遷移~
直接斷水斷電電網路斷瓦斯~讓台灣大道沿線成為鬼城嗎?
那麼多國營事業那麼多單位~光是集合起來開會~
只能說曠日費時~用嘴巴蓋MRT最快啦~又不是世紀帝國~還建築工雷~
就算用TBM工法~沿線要設幾個推進井到達井~還不是形同封路~
臺灣大道到時不塞暴才怪!

alou9999 wrote:
說真的~不管明挖還是...(恕刪)

一但有人發出有深度的文章時,
一堆酸民馬上躲起來...
光封一線道就幹翻了,
中港路封掉四線道不就圍城了
被愛是一種幸福

delsoul6104 wrote:
一但有人發出有深度的文章時,
一堆酸民馬上躲起來...
光封一線道就幹翻了,
中港路封掉四線道不就圍城了


一堆你口中所謂的酸民應該是覺得你的言論很不理性,所以懶得再來這裡發言吧?
我的感覺跟3樓一樣⋯
如果我閉上眼睛,就是坐公車感覺
我個人是認為顛、晃
去、回程搭了兩台,都一樣感受
看那麼多篇BRT的討論了
為什麼台中市不把公車的路線搞好呢
如果公車便捷就不會弄什麼BRT了
為何不像台北一樣有個像公館一樣的轉運站
記得小學的時候就能跟同學從木柵搭車到公館
然後直接再坐一班公車就直接殺去圓山兒童樂園了
台中公車我看那路線就頭大
繞來繞去,從這個學校開到另一個學校
根本就是學生路線
為何不直接多開兩條公車路線走原本BRT的線路呢?
BRT 大家都不熟的玩意兒,為何搞的像倉促上路般。難道不覺得給人的第一印象好很重要嗎?

tintinii wrote:
BRT 大家都不熟的玩意兒,為何搞的像倉促上路般。難道不覺得給人的第一印象好很重要嗎?....(恕刪)


比較好奇BRT的車如果不小心出了交通事故,責任算誰的。 還沒完工也還沒驗收的東西..應該會開始上演責任皮球大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