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曾去參觀鄉林皇居,因盛名之累,之前這個建案在朋友口中並不受好評。但參觀完後,說句公道話,在公設、石材的規劃與多樣化,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因為當時皆是毛胚屋, 硬擠出錢只買得起最小的75坪,還得再擠出全屋配備的錢實在很辛苦,因預算有限只好作罷。平心而論,那裡的公設,很像渡假飯店。氣派、舒適。每層樓的公設只專屬於那層樓的用戶不能共用,是比較令人可惜的;像頂樓游泳池就專屬於買得起最大戶的所有。忘記在那一層了,有一架大鋼琴、健身器材和漂亮的吧台;惟幕玻璃下的街景尤其美麗。還有一個好長的散步道,我和家人實際去走了一趟;設在二樓。管理費一坪要100元,以目前受薪階級的我應該負擔不起,所以還是回歸現實面,謝謝當初接待我們的黃小姐,啊!其實好想有生之年住一下那樣的度假屋。有一天,也能在一樓的涼亭寫寫稿。大廳有圓山飯店的ful,它的大理石材很吸引我;後來有蓋幾間全配屋,不好意思再去參觀了,說真的,如果皇居有規劃60坪的房子,我會買。但,那就不叫皇居了。去年八月朋友的親戚參觀後也很讚賞,他們是設計師;只是納悶為什麼它不受台中人青睞?
aarashi wrote:去年八月朋友的親戚參觀後也很讚賞,他們是設計師;只是納悶為什麼它不受台中人青睞?...(恕刪) 因為台中有 聯聚/龍寶/寶輝/由鉅.....而鄉林有 嗯嗯嗯......有...賴董...
哈哈!網友真幽默!其實我還有一點疑慮:鄉林將六棟樓各取名為太和樓、乾清樓、雍和樓、貞觀樓、開元天寶樓,天寶前三棟和明清皇帝登基或真有其殿名有關;後三棟是唐太宗與唐玄宗的年號,尤其是末兩棟有點敏感,一個是太平盛世,一個引來安史之亂……。文化融入產品中,一定要有其創意,這個創意的點在那裡?不知鄉林的文宣所要表達的是?
aarashi wrote:鄉林將六棟樓各取名為太和樓、乾清樓、雍和樓、貞觀樓、開元天寶樓,天寶前三棟和明清皇帝登基或真有其殿名有關;後三棟是唐太宗與唐玄宗的年號,尤其是末兩棟有點敏感,一個是太平盛世,一個引來安史之亂…… 前些時參觀時就發現這有趣現象, 當時跟家人說要買的話須避開"天寶",以免家運由盛而衰!
台中市房子最好賣的是500到 800萬的產品往上遞減皇居若是五六十坪2000萬以下的產品 以那個地段來講 恐早就被搶光同時蓋六棟四百戶兩三千萬以上的豪宅 當然要時間消化何況右邊DEF 三棟幾乎售罄惠宇在十二期 先蓋的 6.7 十坪產品沒賣完後蓋的5.6十產品先賣完 就是這道理不滿賴正鎰 可以理解皇居裝潢中的不算 入住的已有兩百餘戶請有修養者 尊重!!
歷史尚實,唐玄宗開元初,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時則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后宮的賞賜錢不計其數。這是一般文化人都知道的事,賣的房子是產品,但融入的文化知識要貼切有意義,對產品才有加分的效果.希望樓主正視這個問題,和尊不尊重無關,倒是取錯名字反而適得其反,讓產品得到反效果,鄉林文宣應注意.就事論事像台鐵最近以節日為主推出一系列情人節禮物將舊鋼軌包裝成情人信物的文鎮販售,定名為鐵不出軌非常貼切,涵意也很好,如果定名為鐵定搞軌,我看就沒人青睞!在文化地區賣文化產品給文化人,產品如果本身沒問題,定名意涵與考據就很重要,長安城也有很多知名的景點和樓名可以選擇,以皇帝年號取樓還是要篩選一下,不要因網友的幽默就發脾氣,唐太宗有魏徵以人為鏡明得失才能創造貞觀之治,鄉林皇居的樓定名問題站在歷史的考據來說是有點疑慮.更何況不會有人住進去就真的變皇帝,只是過過皇帝的癮啦,但命名還是很重要的
Timing Feng wrote:台中市房子最好賣的是...(恕刪) 我的公司就在皇居旁-亞太總部大樓,每天對著皇居向東的這一面,我看大慨有2戶入住,向西的那一面,我就不知道了,會有二百多戶入住? 我是高度存疑,如真是這樣,為何還需要一直在電視上打廣告?雖然如此,皇居還是必須要尊重的,
wenlong wrote:為何還需要一直在電視上打廣告?雖然如此,皇居還是必須要尊重的,恕刪) 通常建案多半剩二十戶以下才願轉給代銷公司潛銷皇居入住者 近四成是北部客及台商 平日養屋 假日才偶爾轉來渡假與伊班住戶層略不同謝謝你懂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