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小 wrote:這是台灣的特色耶! 如果那一年公帑有餘/選舉前後,路就會好一點,好看一點,坑坑洞洞也少一點。(就像前陣子潭子中山路那邊大興土木,現在路多麼的平呀!)但如果經費不夠,就... 車子的避震要裝好一點的!
dent0913 wrote:已經投書到市長信箱了...(恕刪) 投書市長信箱「非常有用」!!!且相關承辦人員會很快的與你聯絡(看留手機或者email)!且也會很快告知你處理方式及時間以上看似非常好的處理~~~但...我也曾投書市長信箱說明,市府是否已放棄中區,中正路道路不平已久未見修繕處理......隔一、二天(真的很快回信)並說明將於幾年幾月幾日前完成市民反應之事項...結果(好棒真的有去做a)只重舖了50m的道路交差了事就再也沒有後續進度了...後記:(雖知道超過十萬要公開招標..等等相關採購事宜)...但已等了一、二年了,還是沒做。其它好好的道路重刨再重舖都二次了,未見中正路重新施作
哈你說的是向上路跟英才路口那個.我也有遇到.汽車剛好卡在那個坑洞上..說真的自從縣市合併後.很多市政缺失都跑出來.公共建設也很少看見公務人員出來監督跟巡視.尤其現在夏天到了.關在冷氣房用電話遙控的更多.只有上下班跟上廁所才會離開..大家說這種辦公方式.市政會好嗎??公共建設品質會好嗎?假設原本柏油路面要重鋪設10公分.但是公務人員沒有去監督管理抽查.任由包商鋪設拍照交差.那就變成5公分.到最後只變成3公分薄薄一片.使用不到半年.就又變的破破爛爛一塊了..我們的大家長胡先生真的要加加油了..上上發條..管管一下下面的人..
老蘇一小粒 wrote:我搞不懂為什麼台灣的政府官員永遠不想把道路用的漂漂亮亮的難道背後的利益衝突真的那麼大嗎??讓他們都不敢要求廠商把品質做好 各縣市的道路,是該縣市政府管的,不是中央政府管的...該縣市政府的里長、議員、市長、鎮長、鄉長...是該縣市政府的選民自己投票出來的!選總統/縣市長時,大多還知道要選有能力有操守,政策OK的,但選里長、議員、鎮長、鄉長...時,則選自己認識,或跟自己關係較好的,因選民是選對自己有好處的人,只要可以嘴大吃四方,能力/操守/政策不太重要!也就是現在台灣民眾的民主素養,還沒進步到不管種族/血源/私人利害關係,而讓有能力的人被選出來。還需要時間演化....高速公路是中央管的,就還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