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平均嗎如果是七期肯定沒那麼低晚上你站在綠園道,數一數就知道了一層不管幾戶,只要有亮燈就當那層都住滿入住率不到兩成信義之星地標聽說很多老闆住上面,也沒看過開燈只能說大老闆晚回家應酬多,回家直接都關燈睡了或者說七期都住大老闆,所以關燈得多大家娛樂娛樂
買賣過股票吧有些人買股票是要等他生股子(自住)有些人是想賺價差(投資客)那 30% 的投資客轉來轉去,讓市場流動,哪一天,自助的要買賣,比較容易所以說 30% 還好啦,投資客買賣,都是短線的,既然是短線的連租人也不用了所以不要看空屋率還有一個,一定要知道,就是周轉率
空屋率高,也許不代表房價會下來,空屋率高,投資客多,房價會下來的機率就會大些.怎麼下來而已,緩降或像西班牙一樣墜機.但無論如何,空屋率高,租房子的選擇就會多,(豪宅例外,看七期的點燈率,一般人想租七期豪宅,應該也租不起)建商不只在精華區蓋房子,若空屋率一直上升,早晚會回歸合理房價,與區域所得掛勾才是.若房子一直供過於求,買氣越來越低,時機也許就到了,(即便有錢人,應該也不會錢多到把錢都送給建商才是哈.)反之,只要需求一直不降,價格是不大會下來的,像是台北市的工作機會多,不得不有住的需求.但台北市沒地了,新北週邊總還有很多地,總會一區一區的炒,像現在價格居高不下,買房就變3-40年房奴,新一代成長的年輕的是不會買帳的.卡債風暴,影響的是全體台灣人,同理房子也是,國家和銀行也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15年前剛退伍的時候二房只要200-250萬左右就很高檔,那時剛當完兵沒錢買房子,八字不好父母也沒能力幫忙,這幾年省吃檢用拼命存,好不容易存到錢了,現在卻也漲到450-650,手邊的錢也只能附頭款還短差些,若想買房頭款仍得加上信貸唉...(我阿背著重重的殼阿,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以前沒人想過信用卡會造成台彎的金融風爆,信用卡事情好處理,但房價若泡沬化,不僅僅是銀行,甚至會動遙國本,因為建築業是工業火車頭牽涉的範圍相當廣,無論日本,中國,美國現在若不下手買,房價若又漲,又被打回15年原形一樣買不起...房價若泡沫化....那這些年的心血~!@#$$%^&&*....小弟不敢想了
有錢,任何人都該買好幾間房子。借貸?最好別•••兩相其害取其輕,還是不知所謂去買了借貸屋,那就只好竭盡所能進行後續處理。要嘛還清,不然總得思考轉手獲利是剩下多少空間。誰說不會更貴或跌價,肯定就是個自己對未來的猜想。買賣貨物前如果抱持不當幻想或以為自住沒差,開始償債時就知道路上一堆商店或生活機能與窮人真的沒太多的關係•••捷運都幫不了什麼的,那票價最後都被嫌不如騎車算了!不然機車能這麼多?
如果政策要打房,即便空屋率1%,房價照跌,如果政策要炒房,即使空屋率50%,房價照漲.台灣房市(包含台中),早已脫離需求與供給的基本面,變成全民瘋狂的投機遊戲.在台灣,左右房價漲跌與趨勢的是行政院(政策補助)與央行(雙率).不過未來的變因有兩個,這些大家應該都很清楚:1.2016年大選,如果是朱立倫出線,則執政的國民黨,有機會續炒到至少2020年.2.央行總裁彭淮南的任期,到2018年,央行繼續維持高匯率,負利率的通膨環境,則台灣的房價,未來這幾年還能跟過去十年一樣,一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