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ikuko wrote:截至目前為止號誌優先...(恕刪) 說到其他的,尤其中正路往逢甲方向,某一小段機車道路突如起來的縮小,尖峰時段,又會有多少騎士撞上那在車陣中低而小,不容易住意到的分隔島..
芳賀 wrote:說到其他的,尤其中正...(恕刪) 所以我論BRT引發的車道縮減等民怨根本就是把車流往其他東西向道路趕的暗黑兵法。不想遲到、不想麻煩的都避走中港路了,再加上市公車的減班。道路狀況大幅改善是可以預見的。...有點卑鄙就是,的確有其必要、不過還是很卑鄙
mx3000 wrote:我只想知道,外縣市民眾由中港交流道進出市區,會不會很容易就誤入歧途,被台中市政府宰殺? 外縣市進市區下交流道只能走慢車道,過了朝馬路有秋紅谷站可以停車換乘BRT,所以應該不會對市政府的財源有所挹注!請您放心!
mx3000 wrote:我只想知道,外縣市民...(恕刪) 如果外縣市下中港系統往市區方向那可以放心,因為白癡分流法你絕對上不了光明陸橋(BRT專用道經過橋上)只能在下面一起塞自從分流實施之後我從沒在中港系統下交流道過
一個車站花 800多萬元,屋頂是透明玻璃,陽光直射,連台冷氣都沒有。民眾熱到受不了,撐陽傘在等車。這真的是21世紀的車站嗎?官員在新市政府大樓吹空調,吹到腦子都壞了,不知民間疾苦。連他們住在哪裡都忘了。台中夏季室外溫度,高達 40度左右。讓那些官員在大太陽底下,站著曬6~10分鐘,看他們受不受得了。搭個車還要受苦,花錢受罪,有沒有搞錯啊。這種曬法,肯定每個上車的都是汗流浹背+汗臭味很重。就只會亂花錢,做些無意義、不實用、折磨人的設施。
caoq wrote:如果外縣市下中港系統...(恕刪) 其實也沒多塞,我下午四五點多半都要從外地回台中,朝馬路那個紅綠燈最多停到第二次,接著光明陸橋下那個也許再停一次,就這樣一路往忠明路前進的路上,除了被號誌問題擋下、跟前些陣子專用道尚未畫設所導致的車道縮減時會回堵以外,都不覺得特別會塞-就跟以前沒有BRT的時代差不多而已。 何況同交流道下往市政路跑掉就好了,那麼大條的路同時匯集國道1跟74號市政匝道的車流都很少會堵車的市政路。不少人都一直強調蓋了BRT以後有多塞有多塞,卻刻意不談沒有BRT之前下班時間的中港路本來就沒通暢到哪裡去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