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真的很喜歡批評


布雷爾 wrote:
你要不要查清楚這條捷運線之前發生過甚麼事? 挖鼻孔

花了多少錢去蓋成這樣然後又花多少錢補救?


我說了
沒有任何事情是十全十美,也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
文湖線(不是木柵線...你似乎誤會我的意思了)上線初期的系統不穩,這是事實
那時被罵的多慘呀...多數是不理性的謾罵


這依然改變不了文湖線目前穩定營運的事實

兩相對比,不覺得當初的批評少了份包容嗎?
你可以說難道不能完全測試完畢再上路嗎?
但問題就是不可能是這樣的
誰能保證封閉測試可以把所有狀況測出並排除?
使用並除錯,這是任何新事物初期必經的陣痛

包容不是袒護
而是不要只是一昧的看缺點
當人只會看缺點,如何能給出公允的建議?
對公共建設發表評議,本就是我國民合法權利
為什麼不能批評?

若是涉及法律層面之誹謗等罪
歡迎市府對國民提告

全國人民都有權發表評論
不僅止台中市民

guggi0322 wrote:
對於任何事情,第一個...(恕刪)


大家討厭的是官商勾結

就像那個站 一個要800萬
您能不能給我一個不要批評的理由呢.....
台灣這極度負面苛薄的現象由來已久
從這五年來達到令人反感的巔峰,
什麼都是錯的,什麼都來批評,
鋪一條馬路,還沒鋪的時候該說領高薪沒做事
鋪了又說都靠鋪路來汙錢消耗預算的啦
河濱綠化說還不如去把路整平,有錢亂花,等著颱風看笑話等等
綠化了又說是要炒房不公平,為啥哪裡不一起弄...
沒得批評也要弄個假議題或斷章取義來苛薄別人
難喔,說台灣人民友善民情敦厚我都很懷疑
我看到都是小肚雞腸,氣人有笑人無的酸民啊
愛批評的人民,這是民主國家常態啊,意識形態對立者會互相找毛病批評
尤其愛批評不同自己黨派屬性的執政者

好的民主制度就是巧妙了利用愛分群鬥爭的人性,
讓不同派的互相鬥爭與競爭,爭取較中立者的認同,但又不會引發嚴重動亂
漸漸養成的文化就是大家想盡辦法不擇手段把缺點藏起來
因為大家都沒辦法理性討論
所以乾脆不要讓你們知道比較省麻煩
買手機不想買到刮痕機
買車不想買到瑕疵車
官員收我稅金不能要求一下嗎
還是你能接受新車瑕疵拖回去修?

guggi0322 wrote:
對於任何事情,第一個...(恕刪)


批評是好事

台灣過的了,出國沒問題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BRT應該是要完工後開放使用,而不是邊做邊開放。

這樣的時間點讓人感受到的就是為了選舉。

而且,YAHOO新聞上面還說,民眾殷切期盼?

都已經謾罵成這樣,還用這樣的詞來形容,我也看不出來這個時間點給民眾使用的美意在哪?

另外,BRT應該有專用號誌,讓它們的功能更加發揮!

最後,如果BRT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台中市中心的機車離開所埋的梗,

我只能說,這招太賤了!

汽車不用,機車該死?我不懂這樣的理論是甚麼?

一條馬路都鋪不平了
你以為民眾還有信心 耐心?
花了這麼多錢 還這麼多缺失

想賺錢事卻做不好
難道是民眾的責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