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hades wrote:我星期一到星期五上...(恕刪) 我有數據支持你的感覺,這是我google到的 (2014.11.17.報載):林良泰(前台中交通局長)說,BRT占用台灣大道一線車道,但行車速率反而提高,以台灣大道從忠明南路到黎明路段,原本慢車道機車時速16.3公里、小汽車16.5公里,現在分別提升到機車20.3公里 (成長24.5%)、小汽車18.3公里(10.9%)。 他強調,快車道部分成長較慢,原本時速20.6公里,微幅增加到20.7公里,成長0.5%。 市府強調,台中BRT占用一線車道,但慢車道行車速度顯著成長,載運量增加三成,主因是整併公車路線,加上取消路邊停車格,使得行車速率提升;市府也在台灣大道周邊設置停車場、停車位,避免增加停車困難。==========以上是前市府做的。林佳龍在今天的新聞稿中說:......最新的民調顯示,有6成5市民認為BRT無助改善台中的交通,反而造成塞車......現任台中市交通局長真是完全喪失專業,BRT之後是不是更塞車,應該不是民調吧,請用客觀數據說服民眾!如果現在的政府不同意上述數據,可以自己做一個!局長是稻江教授,臺大畢業,這種研究方法應該還是做得出來吧!只能說政治領導專業!天將亡台中!
BRT之後的中港路之所以變得順暢,另一個原因是平行替代道路發揮效果青海、福科、市政,海線過來的話,大多改駛向上路(龍井交流道那條)到市區不過塞車的瓶頸,上面有人說過了,就是東海大學前面這一段,還有澄清醫院這一段這邊塞車的主因,就是科學園區和台中工業區的上班車潮另外,向上路龍井交流道原本不塞了,BRT通車後,每天早上反而大塞車
giobling wrote:換了一任想說可以醫好半殘了吧誰知道卻是要把半殘打成全殘然後再說前一任是全殘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反正否定前朝就對了反對BRT的人到底有多少個是常在跑中港路的我住海線,我有機車、汽車,也會坐公車去台中市有了BRT之後我更會坐BRT去 (而且TMD還得騎車去靜宜)因為我懶得開車去台中市找停車位我就不信全海線只有我這麼懶
大家是否注意到BRT為何而在,為何而生?老胡在位13年無什政績可說嘴,只好推BET就像一個基因不良的胚胎被提前生下來這樣會健康長大嗎?BRT用意良善在下每天台中-沙鹿往返完整的大眾捷運是每個台中人希望不要再騙了
我也從美村路通勤中港交流道耶...我只害怕海線公車復駛...因為現在市區要北上交流道前(下班南下)都被阻隔在光明路橋下的慢車道...黎明路口前等一堆紅燈尤其是上班好討厭阿阿阿阿阿阿感覺都慢在這裡其他美村到中港交流道 有BRT沒BRT都一樣只有假日在新光三越那塞其他週一到五平日沒有特別......BRT道改成主線公車道又改成上下車刷卡直接改名"塞車道"或"排隊道"算了...屆時一次四五輛公車來到站前就看一堆阿公阿婆學生小姐門跑到快車道爭先恐後上各自的公車說不定還在快車道上演追車大戰前面一台公車停站 後面就排排等?
我有時候真的搞不懂大家一樣是台灣人~為什麼有些人就特別能忍呢?明明就不是很好的東西~為什麼硬是要用"至少"、"還可以"、"不至於"等等的垃圾話帶過?對於某些政府的政策~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及方式~就因為要貪污或要特定圖利某些人~導致要用半殘的東西~偏偏某些人民就是能接受退而求其次的說法...每個政策、工程、建設總在退而求其次的話~到底何年何月才會有好的東西可以用?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對政府政策有值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