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聯想到,當初政府22K的政策,好像造成原本低薪的環境更低薪了,

現在推出13/P左右的價位,是不是也會像22K一樣,

成為一種指標?

peiwei46528 wrote:
這讓我聯想到,當初...(恕刪)

多多會轟你XD
不過一般民眾樂觀其成
非常有難度~ 22K是企業主都喜歡的政策所以推得動.13/坪沒有建商喜歡.就是政府自推而已.是要給真正自住的人去住,社會住宅入住的條件必須跟市場做區隔.

inca wrote:
第一波只給精科還有工業區的員工...(恕刪)

一期應該只有精科員工才有資格,工業區員工沒有吧

jianvan wrote:
焚化爐的影響,自己Google文山國小學生重金屬含量較其它地方高...(恕刪)

空氣不好 +1
可能是公司附近的工廠排放的,常常都會聞到


p76890926 wrote:
聽新業建設承辦的人員說送件數有1600多,核過的不曉得有多少就是了…

新業送件1600多,大部分都會核過比較多,不符的第一關新業就會退了

好像有400多件是精密園區送件數,1200多件是工業區、中科園區送件數
中簽比率很好算
一期是精科園區員工優先

二期是工業區員工優先


中科那邊的......等三期吧.......
(搞不好還沒等到就先買大肚山上自強新城週邊或龍井交流道周邊了吧...)

peiwei46528 wrote:
這讓我聯想到,當初政府22K的政策,好像造成原本低薪的環境更低薪了,

現在推出13/P左右的價位,是不是也會像22K一樣,

成為一種指標?...(恕刪)


根本不能類推...
這個案子跟其他社會住宅一樣
建商只是代工蓋房子,賺營建和管理財
"土地是政府出的"

社宅以外的住宅興建成本中,土地至少占四~五成
除非土地都不用錢,不然你的想法是天方夜譚...
試問
六)承購戶申請資格時,其104年度「家庭年收入」低於臺中市政府規範家庭平均所得新臺幣116.9萬。
雙薪家庭大約一個人一個月不能超過5萬,才能有資格買,但低於這個門檻的人真的敢買嗎?付得出每個月的房貸嗎?
我想買房,但是光這個門檻我就被擋在外面了,難道年所得不能扣掉保險,扶養人等等...嗎?我跟我老婆都合起來超過這個門檻,但是小孩要養,老爸老媽也有扶養,保險,還有房租扣一扣哪來的那麼多錢啊!!
感覺誠家跟宜家從外觀看蓋得差真多,感覺誠家用心多了~

changyu0330 wrote:
試問(六)承購戶申...(恕刪)

試問
家庭年收入低於這個門檻的人小孩要養,老爸老媽也有扶養,保險,還有房租扣一扣剩下的錢比你更少!!
機會還是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吧~
其實12萬真的很低,自己有蓋過房子的就知道,高樓層大樓的營造成本一坪就要接近十萬了
還沒有加上土地及規畫成本以及資金的時間價值

現在水電燃料人力各項成本都高,樓主想要新成屋一坪12萬以下已可說是不可能,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的到來,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