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man wrote:現在銀行對於建商交屋的貸款成數,大約是多少?可以超過七成以上嗎?知道大大可以分享一下嗎? 對於這個問題,銀行的標準就是---看你有幾兩重,說的更白一點就是身家調查,看你值幾兩。我猜銀行應該有一張計分表,看你有幾分。
不解~~~最大交屋潮跟房價降有什麼直接關係????如果建商預售就賣光光~~對建商應該沒啥差沒賣完才會有壓力 (不過之前都賺飽飽了,應該還有的撐)如果是因為投資的人多,交屋多所以賣方變多~~造成量大價縮這個機率目前應該也不會太明顯,畢竟不到萬不得已,投資方是不可能虧錢賣的所以整體要降...我覺得應該是還沒那麼快~~~想買便宜就只能再等等看囉~~有等有機會麻~~只是是往下跌或是往上漲就不一定了!!沒人說得準只能風險自負囉真的知道會漲會跌的神人,應該也沒空上來M01嘴砲了拉知道會漲的,早就去賭身家借錢看房買房了知道會跌的,早就努力去賺錢存錢,等跌深買進了
kuobill1234 wrote:史上最大的買房買地...(恕刪) 哥...如果是要躲避遺贈稅現金還可以想方法房地買下去躲也躲不掉...財產轉移不是只有父母轉給孩子一代的事孩子以後也是需要面臨轉給孫子孫子轉給曾孫因此要做好長遠性規劃
原文http://group.dailyview.tw/2017/04/26/%e3%80%8c%e6%83%b3%e8%b3%bc%e5%b1%8b%ef%bc%9f%e5%86%8d%e5%bf%8d%e4%b8%80%e4%b8%8b%ef%bc%81%e3%80%8d2016%e6%88%bf%e5%9c%b0%e7%94%a2%e5%9b%9e%e9%a1%a7%e8%88%87%e5%b1%95%e6%9c%9b%ef%bc%81/3/擷錄供需失衡的不動產政策綜上,本文針對2016房地產回顧與展望之觀察重點如下:房屋成交量持續下跌,98年的5萬筆,105年只剩下24.5萬,應該與價格爆漲、薪資不漲有關係。初次購屋人口趨勢上將呈現下跌,107年至115年會有一波「需求面」的衝擊,119年至127年則是第二波更大的衝擊。需求面除了人口之外,筆者在《理財幼幼班2:數據迷思與投資情緒》乙書中,還討論過繼承因素引發的需求降低衝擊,也必須加以注意;此外,供給增加也將會是趨勢,目前政府積極興建社會住宅,再加上都市人口集中六都的都市化因素,原始設計難以因應大量湧入的人口,各地重劃區大量增加,都使得房屋「供給面」大增。供給量大增、需求量降低,除非通貨膨脹激增,或者是導引外來人口來台置產,否則供需失衡的情況下,將使得房價難以支撐;政府看不見趨勢,還在拼命規劃社會住宅,恐怕只會加速房價下跌的速度。對於想要購屋的人,若是能夠忍一下,將可以在未來以一樣的價格,享有更大的空間;或者是一樣的空間,但是價格少個三分之一。多出來的錢,可以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也讓自己生活的品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