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wayne wrote:
枉顧事實,馬特拉跑了...(恕刪)
台北捷運施工及通車那段時間我一直住在台北市捷運路線旁,由於黃大洲市長任內多條捷運的施工,造成台北市的交通黑暗期,那時人們怨聲載道,後來到了陳水扁市長時,捷運陸續通車,雖然有馬特拉車廂事件發生,但若不是最困難的土建工程與機電工程於黃市長任內施工完成,陳市長怎能歡呼收割,所以後來捷運通車之後,台北市交通獲得很好的改善,也成為陳市長最獲好評的政績,但沒有人歸功於黃市長,這不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嗎?我只是把經過事實講出來,雖然過程當中有一些弊端,但高雄捷運不也如此!
如果說不是陳市長上任,捷運就無法通車,我想也未必吧,執政的人都會想辦法通車的,因為那是很大的政績。
請參考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6%8D%B7%E9%81%8B
我常想民主時代,批評他人最為容易,當家做主最為困難,因為批評的人不用負責任,而做事的人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不滿意,尤其台灣當前的政治局勢,不管是誰執政,一定都會被罵到臭頭,但這也是民主可貴的地方,有人監督,執政者比較不會亂來,但我最怕的是,在一片謾罵聲中,執政者不敢魄力執行政策,妥協於現實,則國家一定會走向混亂衰敗,誠非百姓之福。
記得某報還說人人都可編輯維基百科。
重大工程從規劃、施工、維修、一直到營運各階段都有其困難之處,
黃大洲對北捷當然是有功勞,
後面收尾的陳水扁也該記上一筆,
不能忘記黃的付出,
但像某些人某些媒體一樣說陳只是負責也不公允吧?
我覺得很遺憾的就是國內的重大工程往往會成為鬥爭的工具,
北捷、高鐵、高捷、雪隧、二高......
媒體可以為了收視率和政治目的對偵辦中的刑事案件推論、渲染,
地檢署也可以為了平息輿論而起訴沒有犯罪事證的公務員,
事件發生時媒體是照三餐的追打,
判無罪的新聞卻是擺在不顯眼的版面角落,
如果說這樣就是監督,
我不知道這樣的「監督」會澆熄多少公職人員為國家付出的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