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視察BRT之後怒斥:騙局一場!!


ShangLai wrote:
一個騙局能夠做到運量...(恕刪)

中港路的潛在運量
即使只擺二十雙溜冰鞋在各車站
它的運量
還是會超越許多已經蓋好的捷運路線!

ellenalex wrote:
印度的火車運量才是奇...(恕刪)


你說那些外掛在車廂外的人嗎?

不過,台中的BRT看起來是頗安全的,只是我從來都沒找到位子坐過(只能站著)....不知座位坐起來如何?

u82232016 wrote:
中港路的潛在運量
即使只擺二十雙溜冰鞋在各車站
它的運量
還是會超越許多已經蓋好的捷運路線!


當真? 那以後乾脆叫新市長每個市民發一雙溜冰鞋好了......

別忘了,有人潮,有需求,還得運量夠大才行,不然就形成公車一條龍了......

你認為目前單節車廂、兩個小車門、車上收票的公車可以勝任嗎?

joeylou1975 wrote:
只花了20億????
嘔吐20億難道就不是錢嗎?
把老百姓當提款機...
圖利部分族群...

民眾要的是共贏及整體更便捷的交通,
現皆段BRT..只是猴把戲...
民眾願意拿錢看表演的是馬戲團...
只有猴把戲,當然沒有選票,未來也不會有的


問題在於,只花了20億,運量就勝過高雄橘線。

如果全蓋完六線,也才幾百億,運量肯定可以超過整個高捷,而費用只有高捷的1/3。

如果猴把戲可以讓運量勝過高捷,我想多來幾個猴把戲也不錯,花費才1/3。
ShangLai wrote:
沒這麼單純,公車每台的運量沒那麼大,車門沒那麼多,還要上車收票/感應,光是在上下車時就會延誤不少了。
現在有大車門、雙截車廂、車外收票,都會搞到兩三台BRT連在一起,若是用普通公車,保證公車一條龍的事天天上演。


坐公車還沒發生過刷完悠遊卡不給我走的狀況!
BRT搭沒幾次發生兩次不給我出站!
還要去刷個進站才能走!
所以系統沒你想的那麼完美!

還有公車現在都兩個門了~
所以上下車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行駛道路上兩台獨立車體的公車比較靈活還是一台雙節車廂的BRT比較靈活?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單一車次BRT耽誤到乘客數比較多還是單一公車車次比較多?
公車彈性還是比BRT高!
所以
行控不弄好的話那就設公車專用道跑公車就好了!


ShangLai wrote:
如果BRT是個騙局,我倒希望它能騙到六線都做好......
光一條騙局就可以騙到運量比高捷橘線高,那六線都做好的話,想必可以騙到比整個高捷的運量還高.....


你想被騙~大多數的人可不想!
不是BRT不好!
認清事實~目前這系統就是不完善!
個人對於台中BRT本來就不看好,因為從車體,道路設計,還有爆發的5坪大勤指中心...
等等的各種硬體設計,都很明顯是急於推政績的兩光之作
既然要做這種重大工程,就做到最好,以最完善的成果展現營運
但是我個人主觀非常不看好台中BRT的未來,甚至或拖林下水

再者,林市長也不用一上任就數落前朝,我是覺得有點作秀做過頭了
明知道BRT有問題,但是卻利用這點指桑罵魁來公開數落老胡,
萬一您沒做好,不就也等著被看好戲???

ben1979 wrote:
坐公車還沒發生過刷完悠遊卡不給我走的狀況!
BRT搭沒幾次發生兩次不給我出站!
還要去刷個進站才能走!
所以系統沒你想的那麼完美!

還有公車現在都兩個門了~
所以上下車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行駛道路上兩台獨立車體的公車比較靈活還是一台雙節車廂的BRT比較靈活?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單一車次BRT耽誤到乘客數比較多還是單一公車車次比較多?
公車彈性還是比BRT高!
所以
行控不弄好的話那就設公車專用道跑公車就好了!

你想被騙~大多數的人可不想!
不是BRT不好!
認清事實~目前這系統就是不完善!


這代表你進站沒刷卡,我之前就有一個卡因為這樣被鎖卡了......
你該批評的是刷卡機刷太慢(不過連刷都沒刷就不知是誰的問題了)。

另外,BRT的機動性的確不如公車,但運量大很多。否則公車的機動性也不如計程車,總不能用計程車取代公車吧!

目前雖然沒什麼行控中心,但BRT的大運量在國慶煙火那天已充份展現,現在就是如何讓它更好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大運量,只要20億,比上千億的MRT省多了,就算免費20年,花的錢還比MRT少。

正義帥劍士 wrote:
個人對於台中BRT本來就不看好,因為從車體,道路設計,還有爆發的5坪大勤指中心...
等等的各種硬體設計,都很明顯的兩光之作
既然要做這種重大工程,就做到最好,以最完善的成果展現營運
但是我個人主觀非常不看好台中BRT

再者,林市長也不用一上任就數落前朝,我是覺得有點作秀做過頭了
明知道BRT有問題,但是卻利用這點來公開數落老胡,
萬一您沒做好,不就也等著被看好戲???


車體已經比其他公車好了.....實地去坐一次你就知道。當然要與花了100多億的高雄LRT來比是遠遠不及。

至於專用道的設計,看來是省錢、省時為目的,目前建的專用道就是變動最少的方式來做的,好不好的確值得討論.......
BRT這政策跟下棋一樣,一子佔住位置,動彈不得,其實客觀比較大家的說法,心裡都能明白,若不是有特別考量怎會倉促上路?
這下蓋了,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

其實大台中的狀況特殊,會開車上路就是會開車上路,會騎機車就是會騎機車,
整個原中縣彰投往來台中的人口,不可能要這些人搭大眾運輸工具,會搭到天荒地老

培養運量那也只是個說詞,沒住這些所謂捷運或BRT周邊的人口,要換好幾道車才能搭上大眾軌道運輸工具,真會因為這樣搭大眾軌道運輸工具?

捷運和BRT個人認為在台中,在台中喔!不過是間接炒房的工具,路線規劃好,讓人口往這些重大交通設施區域移動居住

一個看到人家有結果後擺在那有樣學樣的利多

至於能不能撐住維持營運,還是虧損,與主事者無關?!


台中不像台北城市的區域發展早,各區域調性已平穩定調,大樓林立
中部大多數人喜歡透天,祖上或原生長地建築也是透天,自家有車
往來台中工作有很多都是原中縣或彰投一帶,住在台中周邊,但為了生活不得不往來台中,未必想住台中

捷運和BRT搭乘人口主要串聯高度商業密集和人口密集的區域,除非台中能成為像台北一樣的中心

若台中市的房價漲上天,讓一般人都住不起,自然疏散到原台中市周邊,屆時移動大量人群,捷運等系統自然有其必要(所以誰是因誰是果?讓房價漲上天的驅使動能是什麼?不言而喻)

所以大量重劃,拉高房價,一般人自然住不起台中市區,配上大眾軌道運輸工具,實在是完美高招
或許在某些人認為這是城市進步必經的路程

個人認為其實台中原來的樣貌和風格就有其特色,我很多台北朋友下來台中市是為了逃離台北的都市叢林,喘口氣
我不懂,為什麼都市就非得搞得跟台北一樣

有時有不是好,沒有也沒什麼不好,有些人眼裡的建設是進步,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中人認為是大大的退步

國家政府編列這些預算也是民脂民膏,錢要花在刀口上,好大喜功,講究派頭的建設,沒有必要,不要忘了這些建設是需要維護和養護,不是蓋好就會自動運轉,營收不足以自給,又是納稅人要分擔

題外話,以前經過文心路,行車之餘我能享受到文心路的天空,捷運一蓋之後,整個文心路只剩水泥結構,看不到路中的植栽,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要攻擊我也沒差

台中是個環狀交通配置,其實把公車系統完備即可,搭配上鐵公路,讓想搭大眾運輸工具的人搭乘大眾運輸,自有交通工具的使用自有交通工具

總和各位網上諸公,要設置捷運,BRT,各安其所不要與原有的車流交織的方法不是走地下就是往上發展了!這不用我說大家都懂!錢呢?
莫問前塵有愧,但求今生無悔
有站著搭過BRT的看到車廂內要發生鄭捷事件就會嘴角上揚

小弟上星期剛好搭了一次BRT

感覺行控中心弄好了還是會塞:因為車就是這麼多

那拆掉勒? 還是會塞:因為車會更多

所以如果以BRT為主下去道路規劃會不會比較快

改成跟北市一樣一些路口不能左轉、巷子當迴轉單行道

讓慢車道不會切入快車道,快車道不會匯入慢車道

車子不切來切去可以減少不少問題吧

公車如果可以改成跟BRT共用車站用島式月台

這樣公車就可以只佔用慢車道的內線也不用切來切去

只差巷子出來的車輛會跟機車和原本直行的慢車道車輛打結

而且過了台中系統就不會塞了可以不用規劃那麼長

當然拆BRT在這樣規劃也可以

這是搭第一次BRT看到小車在BRT與慢車、快車道間發生的一些想法

最後覺得有BRT的台中比台南要到哪裡方便許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