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9 wrote:
本來,想說台中能像台北一樣進步
哪知,BRT不要,只要公車道
結果整個大退步= =
聾市長開心就好
先幫你打預防針,新的方案的確是BRT的降級
但是對大家都是好的,只有對市府的營運成本較高而已
但是短期的投入成本是很低的
台灣的道路太複雜,BRT的號誌優先難道太高了
所以新市長用了大量的公車來解決這問題
火車站到靜宜公車專用道公車路線重疊 免擔心搭錯車或轉彎問題
除原有雙節公車外,將加入專用道的海線方向公車路線完全重疊且都走直線不會轉彎,且原本藍線BRT車站公車都站站停,不會有搭錯車的問題。
優點:
1.公車專用道都是車,塞車的人看起來較爽。
2.原本台中火車站<-->靜宜大學的人,有更多的車可以坐
缺點
平均每人的運輸成本更高。
BRT專用車道淪為混合公車專用道,台灣大學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教授張學孔批,此舉是市府團隊對BRT認知不足,林佳龍不配被稱為推動公共運輸市長,一下子將台中市大眾運輸推回到30年前;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則支持市府作為,認為林佳龍的決定只是把將原來與BRT路線重疊的公車納入專用道,縮短民眾等車時間。
張學孔直批,市府對BRT認知不足,讓政治目的凌駕在專業之上,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他感到很遺憾、又可惜。
他說,目前的BRT還是雛形,正可以利用此機會好好發揮,進行BRT幹線和支線的整合,建立台中市交通路網,在他4年任期內應可完成100公里的BRT路線;但他沒這麼做,反而用為汽車、機車族發聲的言論來否定BRT,不配當推動公共運輸的市長。
而身為BRT體檢小組成員的李克聰,則對廢BRT抱持樂觀看法。針對外界質疑公車使用BRT專用道,將使車流量倍增,恐造成公車道大塞車的「車隊效應」?他表示,修正案只是將原來台中火車站到靜宜大學、與BRT路線完全重疊的公車會納入專用道,部分重疊的不納入,未來會事先經過模擬決定納入數量。
李克聰說,因雙節公車取消優先交通號誌後,搭車時間將延長約10分鐘,但公車納入後班次增加,也能縮短民眾等車時間,並減少慢車道公車與汽機車搶道情況;且保留2路線行駛慢車道、小站都停路線,方便民眾搭乘。
別妄想接下來台中就會有MRT,
因為龍龍已經講過N遍不要藍線MRT,
就是有人選擇性不相信。
現在台中不會有MRT,連BRT也沒有,
準備迎接公車一條龍的時代吧~
-----------------------------------------------------------------------------------------
等了3個月…台中大眾運輸網洗牌 2015-03-24 03:06:20 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等了三個月,台中BRT七月「掰掰」,台中大眾運輸網重新洗牌。台中市長林佳龍說,BRT改為優化公車道後,路線重疊的捷運MRT藍線規劃案,將暫緩送中央核定,捷運MRT橘線改推輕軌LRT,預計明年進行可行性評估。
台中BRT是前市長胡志強一手推動的交通實驗,依原規劃,BRT花費少工期短,可在短期構築捷運等級路網,再向中央爭取核定MRT藍線、橘線;但首條BRT爭議多,被現任市長林佳龍評為「失敗」,最後走入歷史。
BRT改為公車道後,衝擊原本MRT規劃期程。林佳龍說,BRT改為優化公車道後,負擔主幹運輸功能,MRT藍線將暫緩送中央核定,MRT橘線將改為LRT系統,目前評估中。
王義川說,MRT藍線花費太龐大,暫時不會送中央核定,MRT橘線已在規劃中,將改用LRT系統重新規劃,若可順利完成,今年底送中央核定,否則明年會編預算,進行可行性評估。
王義川說,BRT轉型的優化公車道,未來將發展成幹線公車路網,將八大轉運中心沙鹿、豐原、台中、大甲、霧峰、朝馬、水湳與新烏日串聯起來,市府正在規劃中
jesusgood wrote:
台中大眾運輸退回30年
BRT專用車道淪為混合公車專用道,
台灣大學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教授張學孔批,此舉是市府團隊對BRT認知不足,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則支持市府作為,
認為林佳龍的決定只是把將原來與BRT路線重疊的公車納入專用道,縮短民眾等車時間。
李克聰說,因雙節公車取消優先交通號誌後,搭車時間將延長約10分鐘,
但公車納入後班次增加,也能縮短民眾等車時間,並減少慢車道公車與汽機車搶道情況;且保留2路線行駛慢車道、小站都停路線,方便民眾搭乘。
其實我看了看
明明 BRT 的車輛還會繼續開
只是加入走同路線的公車而已阿!!
而且不管支持或反對的學者都很奇怪
優先號誌本來就沒真的用啊!!
至於公車的車隊效應, 其實BRT 也有啊!
BRT 連續3,4班一點也不奇怪的說!
支持BRT的不用那麼悲觀
贊成廢的也不用爽.....它還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