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學術理論沒有實務經驗搞出來的東西,下場可能會很慘,職場上不就是這樣

人的生活習性很難改變,一廂情願的以為人民會被迫改變
公車捷運系統到底能對台中市的交通改善多少?何況還要犧牲多少路邊停車格

如果搭公捷運快不了多少,再加上轉乘的不方便,
從甲地到乙地搭公車捷運等於是在自找麻煩時,你看會有多少人會願意去搭公車捷運?
高雄捷運目前不是就在想辦法解決轉乘的問題及提供票價上的優惠以吸引市民去搭乘捷運,
為什麼不等高雄捷運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再做打算,
如果高雄捷運有辦法解決目前的問題,台中為什麼不直接蓋高架的捷運
不想看看有沒有上上策的辦法,硬是要去選擇一個下下策的辦法

lightlife wrote:
空有學術理論沒有實務...(恕刪)

目前使用BRT的城市哪個不是從學術理論開始慢慢應證修改的?不試試看又怎麼知道?
不願意付出只想坐收其成,講了這麼多,說穿了就只是不願意接受改變吧?現在這些反對BRT的言論其實也都不是真正擔心BRT會失敗,相反的心裡應該都很希望BRT失敗,因為要是BRT成功,那麼未來台中市幾個主要幹道都會繼續做下去,其實都只是在害怕必須改變自己的交通習慣罷了。

說怕轉車麻煩的,你到哪個國家搭大眾運工具統是不需要轉車的?只因為汽機車方便就可以無限上綱的無視汽機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大眾運輸的發展來說BRT絕對不是下下策,BRT就是衝高初期捷運運量以及避免財務黑洞最佳的方法。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很好玩嗎? wrote:
目前使用BRT的城市哪個不是從學術理論開始慢慢應證修改的?不試試看又怎麼知道?
不願意付出只想坐收其成,講了這麼多,說穿了就只是不願意接受改變吧?現在這些反對BRT的言論其實也都不是真正擔心BRT會失敗,相反的心裡應該都很希望BRT失敗,因為要是BRT成功,那麼未來台中市幾個主要幹道都會繼續做下去,其實都只是在害怕必須改變自己的交通習慣罷了。

說怕轉車麻煩的,你到哪個國家搭大眾運工具統是不需要轉車的?只因為汽機車方便就可以無限上綱的無視汽機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大眾運輸的發展來說BRT絕對不是下下策,BRT就是衝高初期捷運運量以及避免財務黑洞最佳的方法。




你上面的內容是有修正過的,你是發現自己的說法有漏洞趕快上來修正嗎?你要修正也應該要保留原發言,然後在新的發言修正,說實在的我很不恥你這樣的行為。



lightlife wrote:
你上面的內容是有修正...(恕刪)

只是後來個人覺得不需要講這麼多,反正意思都是一樣的,挑重點就可以了。原本第二段要講的跟第一段是一樣的。

個人習慣發文後如果有錯字、贅詞、語意不通順,還是覺得要增加什麼、刪減什麼等等都會修正,除非已經有人回應才會再特別另外發一篇修正,不知道這樣有什麼好可恥的?

這是個人習慣不針對誰,如果您對此感到不高興先跟您道個歉。

省略掉的部份就是以公益路增設人行道來舉例,取消了機車專用道以及部分路邊停車格來劃設人行道,不僅沒有讓讓沿線店家生意變的難以生存,反而讓交通秩序更好。

雖然還是會有違規停車的問題,不過已經比以前好很多,剩下的要靠治安單位執法以及民眾守法教育來下手。相對的在同一條路上,沒有設置人行道的部份因為路權邊界不明確,違規停車嚴重,行人還要跟違規停車、路霸甚至是走報車道上爭道。取相路邊停車格,要停車的人就會自動去找附近的停車場或其他能夠停車的街道,除了習慣稍微要改一下,負面影響根本不大。

交通分流若採交通工具屬性分流,像是大眾運輸與私人運具分流、行人及自行車與機動車分流並不會讓秩序更差,是車種分流比如說同屬私人機動運具的汽機車分流才會讓交通複雜化。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podman wrote:
沿途的店家必須有臨時停車格才能生存...(恕刪)

呵...不要昧於事實說話
照你這麼說,台北縣市那些沿路劃設紅線的道路,兩旁的店家不就都倒光光?
是這樣嗎?

事實上以店面的商業效益來說,"有行人經常走路經過"的,
是比"只有汽機車來來去去,卻少有行人"的好上許多的!
舉例來說,公益路就是前者,台中港路就是後者

mz3sp23 wrote:
呵...不要昧於事實...(恕刪)

不要每次都拿台北市的情況來談...台北縣市的大眾運輸普及率全台最高

不妨舉例台中市的中正路...當初改成單行道+禁止路邊停車...結果變成何種模樣

幾年不到把中區最繁榮的區愈變成鬼城...這不是明顯的"實驗"結果嗎?

公益路改人行道沒有人反對...但是公益路並沒有取消停車格...還是保留部分

取消停車格對店家的影響要問開店的人最準...路人甲 乙都是路人無法評論

我因為有店面出租給人開店...租店面的人對紅線很敏感...能避開就避開

除非店面是位在"正商圈"的精華地區...或是學生聚集的商圈

如果附近停車必須步行超過3分鐘以上...客人上門的意願非常低

否則我的店面位置可以說毫無商機可言...只因為交通和停車方便...始終可以出租無虞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不要每次都拿台北市的...(恕刪)

主要是單行道,加上當時台中的商業核心開始沿著中港路西移到五權路以北,才導致中區沒落。
跟取消路邊停車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在每個街廓內提供一定數量的停車位,就算是要民眾多走一段路影響也不大。

在台灣,民眾不願意走路是因為行人空間不友善所致。像是經國園道以及現在的公益路,就算走完整段也不會讓人覺得累。只要人行道寬加上有大眾運輸做接駁,就會增加民眾走路逛街的慾望。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podman wrote:
不要每次都拿台北市的...(恕刪)

我們未來的目標,不就是大眾運輸像台北縣市一樣便利嗎?
不要老是拿現在的交通狀況去否定一個攸關未來十幾二十年的規劃
眼光要放遠一點

中區的沒落可不是單純的是由取消單行道、路邊停車格這兩個因素造成
以二十年前的經驗來推斷未來二十年的結果?
問一句,台中市的公共運輸現在比較好,還是二十年前好?
二十年後,台中市的公共運輸會比現在好,還是比現在差?

的確,你的店面租給人開診所,好停車是你覺得好租的理由,我也認同
但想請問一下,你一個月租金收多少?呵...不是要探你隱私,自己知道就好
想看看,會比一個店門口劃紅線,但是每天平均有800人次的行人經過的店面收的多嗎?

紅線,的確是有些開店的人會去計較的,但是,每個轉角的角間店面都是被紅線圍繞
是角間店面的租金收的多,還是一般店面沒有被劃紅線的收的多?

我的重點是,其實你跟我都沒錯,只是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每個開店的人考量都不一樣,
拿這些來反對BRT,實在是太過因噎廢食。

很好玩嗎? wrote:
主要是單行道,加上當...(恕刪)

我強調的配套 街道改善...重點也在於此...如果不分頭進行只用"強制性"手段

後果可能不只是中區沒落的後果...可能主要幹線兩旁道路都變成"黑暗城市"

大雅路全線取消停車格不比公益路幾百公尺的人行道工程...牽涉幾萬人的生計

用這麼大的社會成本去造就實驗性的BRT計畫...目的是把交通建設的預算省下來

應該付出的社會成本推給沿路居民去承擔...除非老胡不想在選下任市長(可能嗎?)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我強調的配套 街道改...(恕刪)

其實不只中港路跟中清路,就連文心路未來也會取消路邊停車格來容納人行道以及自行車道。
未來台中的大眾運輸會套用很多實驗性的東西是一定的,因為現在台中市在進行規劃時都有官產學合作。
其實這些學者的論點在國外城市都已經被應證,只是在台灣還沒有實行過。
您講的這些東西,台中市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否則台中市早就到處都跟中區一個樣了。
任何計畫開始都是實驗性的,絕對不可能一次就搞定,由其實跟都市計畫及建設相關的東西。
每一個縣市的條件不同,實驗結果也不同,像是高運量軌道捷運在台北就行得通,在高雄就行不通。
所以不可能等其他縣市實驗成功後在來做,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個性,不做不知道結果。

另外中區沒落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座城市的RCI平衡。一座城市的商業、工業、住宅需求是固定的,任何貿然擴大的都市計畫區都會打破這個平衡。因為目前的七期、經國園道、公益路一帶就能夠滿足台中市所有的消費需求而且還有過剩的空間,這些地區又提供了比中區更好的條件,因此造成中區沒落。

所以目前台中市政府對於就市區都更的作法,不是要讓中區回復到以往的消費娛樂中心。相反地,必須要在放入一個新的元素,這個元素必須是台中市缺乏的,才有可能讓中區起死回生。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