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 / 台中、南投報導

台中捷運藍線綜合規劃日前受行政院核定,捷運綠線延伸線去年則由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盡速核定」後,仍在確認中;但台中市捷運整體路網在2022年就經交通部同意備查,並同時推動5條路線的綜合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捷運藍線綜合規劃、綠線延伸、機場捷運(橘線)、藍線延伸太平、屯區捷運環狀線(紫線)等可行性研究,目前皆已送到中央進行審查。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曾邀集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來台中考察,除了關心捷運藍線的進度,也關心崇德豐原線的辦理情形,既捷運藍線已核定,未來除將要求中央核實撥補經費,監督進度,也會要求提供相關協助,早日讓台中捷運十字路網成形。另外,進行專案管考,持續督促中央協助台中市完成其它捷運建設,包括崇德豐原線,綠線延伸大坑、彰化,還有機場捷運橘線等,完善中部地區的捷運網絡。
立委楊瓊瓔去年跨部會協調「台中機場捷運(橘線)可行性研究」,在台中市府修正計畫報國防部同意後,也送交通部重啟審議。她表示,接下來的任期將拼捷運橘線2026年可行性核定,讓台中交通大躍進。
立委何欣純則提到,橘線已送交通部,接下來她也會持續監督中央進度,已確保可行性評估通過;另外針對屯區環狀線(紫線)部分,交通部在去年5月30日就提供書面意見,目前台中市府依意見研議中,尚未提報中央審查,但若送審,也會積極爭取可行性研究儘速核定。
南投縣立委游顥說,台中捷運不只照顧台中市,更要延伸到南投與彰化發揮軌道交通的綜效,他指出,縣長許淑華擔任立委期間就已積極爭取台中捷運橘線延伸至南投市區,認為台中捷運在完成藍線、綠線核定之後,延伸至南投一案必須納入優先評估的範圍,盼早日審議通過加速優化南投聯外交通網路。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行政院已核定台中捷運藍線綜合規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在綜合規劃新設置的沙鹿站是審議焦點。針對台中市長盧秀燕任內變更路線,他多次在行政院主持台中藍線的專案會議,加速沙鹿站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不是政治卡關,而是以專業分析,中央地方合作解決問題,避免了一項可能是關鍵錯誤的設計。」
鄭文燦表示,去年大選前,行政院長陳建仁就公開宣布,行政院支持台中市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台中市捷運藍線全長24.78公里,設高架車站8座(B1~B8站)、地下車站12座(B9~B20站),共20座車站。
回顧這條捷運路線的推動歷程,鄭文燦說,2018年10月3日,行政院核定了捷運藍線可行性研究報告,總經費為981.49億元。2023年1月,台中市政府把綜合規劃報告修正意見報交通部審查,4月報行政院轉國發會審議。行政院於2024年1月29日核定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總經費提高為1615億元。
「其中,在綜合規劃新設置的沙鹿站是審議焦點。」鄭文燦指出,捷運藍線在盧秀燕任內所提出的綜合規劃,變更路線,改走台灣大道,高架捷運的門型架剛好落墩於台灣大道的側車道,犧牲了台灣大道的部分功能,在施工及營運時側車道將會消失。此外,捷運沙鹿站地面一層為鐵路,二層為沙鹿大橋,三層為捷運車站,未來乘客要進出捷運站體,行走動線難以順暢。因此,沙鹿車站的設計必須修改,百年建設才能周延。
鄭文燦表示,他多次在行政院主持台中藍線的專案會議,加速沙鹿站問題的解決方案。去年他就請交通部鐵道局與中市府交通局進行深度的專業溝通,務必同時兼顧藍線沙鹿站、台灣大道及台鐵三大建設,經過多次會商,雙方達成共識決定沙鹿站變更設計。
鄭文燦說明,其中,沙鹿大橋會拆掉,台灣大道改為平面道路,列為地面層;沙鹿段鐵路採取高架化,列為第二層;捷運沙鹿站設置在第三層。如此,可以兼顧車站人潮的進出,讓整體動線更順暢。「這不是政治卡關,而是以專業分析,中央地方合作解決問題,避免了一項可能是關鍵錯誤的設計。」
鄭文燦表示,台中捷運藍線從西邊的台中港開始,向東經過沙鹿、西屯到台中市區,是台中市最重要東西向軸線,完工後可與綠線串聯成十字捷運路網,提升台中的捷運運量,讓台中的城鄉發展更均衡。
此外,行政院核定也已核定台鐵海線雙軌化的可行性研究,是規劃將台鐵苗栗談文站到台中追分站間的單軌路段提升成雙軌,總經費約161.95億元,長度38.3公里,未來配合規劃適時增開海線班次,對號車及區間車的班距可以分別縮小到30分鐘及15分鐘,讓海線更安全、便捷與舒適。
2024年國會改選,台中市8席立委從原先的綠(6席)大於藍(2席),大幅翻轉成藍大於綠,遲遲未能獲得中央核定的捷運藍線,引起許多市民的怒火反撲,被視為台中政治板塊大幅翻轉的原因之一,迫使行政院拆彈,在農曆春節前正式拍板定案。這條捷運路網對台中的重要性在哪?原來未來捷運上路後,不但能解決塞車,還可能重振台中市沒落中的這區生機。
2024年大選落幕不久的1月20日,行政院就對外釋出「在尊重專業評估原則下,預定先有條件核定捷運藍線綜合規劃案,再請台中市府在一定時間內修正調整疑義」的消息;兩週過後,交通部正式對外公布「行政院已核定台中捷運藍線」等其他軌道計畫,一條台中人等了數十年的捷運路網,終於塵埃落地。
等了34年,預定十年完工
交通部在新聞稿內指出,台中捷運藍線總經費1615.14億元,其中中央負擔675.59億元,預計核定後10年完工通車,計畫路線西起台中港,東行經過沙鹿、西屯至台中市區,為台中市最重要的東西向軸線,完工後可與綠線串連成十字軸線,有效提升公共運輸服務量,並促成台中城鄉均衡發展。
其實,這條捷運路網的規劃,最早可溯及省政府時代的1990年,台中市府提出的可行性研究,一路從胡志強時代、林佳龍時代,再到現在的盧秀燕時代,才獲拍板,每一任台中市政府,都將這條捷運路線的建設視為重中之重,但這一條路一走就走了34年,台中人等這條捷運,真的等的太久。
這條捷運對台中來說,為何這麼重要?選區位於台中市的國民黨新科立委羅廷瑋向《遠見》解釋,目前台中的捷運路網只有一條路線,且呈每年虧損的狀態,因此,提升民眾捷運使用度,減少捷運的虧損,已成台中市府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問題是,只有一條捷運不可能提升大家搭乘捷運的意願,必須要有十字路網,」甫獲中央拍板定案的藍線,與目前正在營運的中捷綠線,正是台中捷運系統中,首個成形的十字路網,有望大幅提升民眾的搭乘意願。
他說,雖然目前無法估算藍線完工後,能提升多少市民搭乘的意願,但從藍線沿線的人口分布,配合綠線現有、規劃中的延伸路段,都可以預見將有可觀的轉乘需求,包括前往台中高鐵站,或是市區內諸如火車站、一中街、購物中心LaLaport等景點,甚至是未來綠線延伸到的大坑,都有相當的人流保證。
重要性好比北捷板南線
從台中市未來的發展來看,台中捷運藍線也扮演重要角色。羅廷瑋形容中捷藍線為「中區再生的第一把鑰匙」,台中市中區長年沒落,人口持續外移,導致原有的22個里大幅縮水成剩8個里,透過捷運藍線帶來的人流,將能為中區帶來復興。
另外,中捷藍線沿線經過的台灣大道,路雖然大條,但每當上下班時間總是塞車嚴重,早已成為當地人有苦說不出的交通噩夢。而台中捷運藍線共橫跨台中市:梧棲區、沙鹿區、西屯區、西區、中區、東區、太平區,共7個行政區,從中區串連到外區,若興建完畢將能大幅舒緩台灣大道的塞車現象。
羅廷瑋強調,從各方因素來看,中捷藍線都是台中捷運路網中,「最重要的一條路線」,藍線能在走過漫漫長路後獲得核定,「可能也是民進黨擔憂,再拖下去、延燒下去,(台中立委席次)可能就剩不是剩2席而已了。」
同為台中市的新科藍委黃健豪也向《遠見》表示,台中捷運藍線沿線的台灣大道,沿路通過包括市政府、百貨公司、科博館,以及各個校園等地點;若把它跟台北市對標的話,重要性就如同沿著台北忠孝東路走的板南線。2024年台中立委席次的大翻盤,顯示市民對捷運藍線的重視,儘速動工,已成為台中市民的共識。
與高雄比兩長一多,藍委批中央大小眼
不過,中央終於拍板定案後,台中捷運藍線的挑戰,恐怕才正式開始。羅廷瑋說,從交通部目前釋出的訊息來看,中捷藍線的經費,台中市府將負擔近6成,雖然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市府已經準備好這筆錢,但高額的建設經費,仍有可能因此排擠市府其他預算。更不用說,一旦原先預估的完工時間延後,原物料及土地徵收費用也將隨之漲價,「所以我們現在是在搶時間。」
黃健豪也和鄰近的高雄市做對比,發現台中捷運藍線共有「兩長一多」的特點:核定時間較長、工程時間較長、地方負擔較多,呼籲中央對不同城市不該有不同的待遇。他說,台中捷運藍線預估十年才完工通車,但高雄的捷運黃線6年就能完工、小港林園線則預估不用8年就能通車,「為何中捷藍線的核定時間已比別人長,工程預估的時間還要比別人多這麼多年?」
從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負擔比例來看,台中捷運藍線的地方負擔比例將近6成,但高雄捷運黃線、小港林園線,地方僅需負擔4成經費,一來一往尖,台中就要比高雄多負擔兩成左右。強調自己未來前往國會,將全力監督,要求台中相關的捷運建設儘速通過。
這條在台中呼聲極高的捷運藍線,走過數十年後終於獲中央核定,但包括經費、施工日期等等挑戰,可預期將紛至沓來。
2024年2月台中軌道建設概況總整理,在今年年初迎來了重大進展,包含中捷藍線《綜合規劃》、中捷綠延彰化大坑《可行性研究》、台鐵海線平面雙線化《可行性研究》均獲行政院的核定,並各自往下個階段接續進行,也期盼後續路網也能陸續有好消息🚇📑

已經放在網路上公開下載嚕~~
https://www.ey.gov.tw/File/1A1E15348D6F85CB
核定版為112年3月(2023年3月)
也就是當年2023年交通部2月核定~修正後4月市府送件的版本
然後2023年3月至中間到2024年1月報告書都沒有再修改過~然後核定版也是這個版本!!
這代表藍線去年一堆煙霧彈就是假議題~
藍線根本沒有任何問題~單純被壓在行政院而已!!
另外藍線其實還是有經過國發會審查!!
在行政院質詢時~院長曾經說過
台中市政府2023年4月送件至交通部轉國發會~
國發會在2023年的7月已經審完轉呈行政院!!當時公文就躺在行政院了!!
照過往時程應該去年年底11月至12月應該行政院要核定~結果等選完2024年1月底才核定~~
雖然不影響工程基本設計進度就是嚕~
藍線沿線真的開始起飛嚕~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第2條捷運,捷運藍線第一階段日前獲行政院核定通過,預計10年後可完工通車,對於2024年台中房市會因此繼續噴發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台中近年房價大漲,市中心精華區單價動輒6-7字頭,西屯豪宅甚至出現破百萬的記錄,讓民眾購屋壓力遽增,未來在面對房價漲幅已大、政府持續調控房市、台中房市長期供給過剩的風險下,2024龍年台中房市要繼續噴大幅噴發不容易。目前在台中購屋,選擇具有「捷運建設題材」或是「科技業發展」題材的區域,未來保值性才會比較高。
陳傑鳴指出,台中藍線是目前台中購屋的機會點。台中捷運藍線橫貫台中精華區,不僅可使東區再造加速,更可大幅縮短海線區域的沙鹿、龍井到市中心精華區的通勤時間,在搭配台中目前房市帶動效果最強的中科發展題材下,對台中東區及海線區域龍井、沙鹿房市將有很大的拉抬效果,甚至對最強的西屯房市還將有加乘帶動效果,是這些區域房市的一大利多,是龍年台中購屋者最可以留意的區塊。
台中藍線第一階段經過龍井、沙鹿、西屯、西區、中區與東區,全線設高架車站八座(B1~B8站)、地下車站十二座(B9~B20站),共二十座車站。根據實價資料顯示,台中藍線行經的區域,近三年區域大樓華廈產品成交價格,沙鹿上漲45.5%最高、西屯44.5%次之、龍井40%居第三。2023年沿線各區域以西屯每坪平均成交52.09萬最高;龍井、沙鹿、西區、東區房價約每坪30~35萬;中區及梧棲還在2字頭。
陳傑鳴指出,目前在台中購屋,捷運題材是一定要關注的。以台中綠線來說,宣布興建與2021年通車後,對於沿線房市帶動效果都相當強,沿線包含:北屯、西屯、南屯、南區、烏日地區的房價都出現明顯上漲,更吸引不少建商推案,購屋者也普遍有著沿捷運購屋的習慣。因此,可以預期未來捷運藍線興建,勢必再度吸引市場關注,可望複製綠線的發展模式,而且,沿線的平價區估計將可優先受惠。
另外,近年中科發展更是目前台中房價要上漲的必備要素,中科帶動的就業與房市紅利,讓台中不少地區房市受惠,也是目前台中房市的票房保證,以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受益最大的、鄰近中科台中園區的西屯區以及大雅、沙鹿、龍井等四個行政區來說,就有三區同樣捷運藍線經過,未來如果房市沒重大利空,西屯、龍井、沙鹿房市有機會在眾多建設與科技業發展利多帶動下,出現「強者恆強」與「平價補漲」的格局,而針對台中因為捷運藍線興建,有四大潛力區。
「沙鹿」及「龍井」:低基期且兼具捷運、中科發展題材最值得關注
台中蛋殼區的沙鹿、龍井,近一年新屋大樓均價僅約3字頭,是目前台中新屋的平價區塊,這兩區在近年台中市府積極發展海線區域下,未來除了有捷運藍線的興建利多外,更是目前中科效益的主要受惠區,有機會磁吸中科外溢的的買盤,區域房市發展潛力濃厚,也是近三年房價大漲的關鍵。而且,即便近年房價快速走高,龍井與沙鹿房價在目前台中各區房市中,仍相對低基期,仍有向上的潛力。
「東區」:未來有機會再起
東區為台中早期的精華區,但因近年台中城市發展重心西移,東區因市容老舊,有逐漸沒落的狀況。不過,近年台中市府力推「東區再造」,積極整頓市容,更已吸引秀泰影城百貨、三井百貨及艾美酒店陸續進駐,區域房市近年漲幅雖不若西屯等強勢區塊,但已有穩定復甦跡象。特別是2023年區域大樓房價還每坪成交約34.79萬,相對同樣區域機能完整的狀況下,房價與西屯等一線區卻差距很大,估計未來隨捷運藍線興建,將有機會成為拉動東區房市的利多,東區有望再起。
「西屯」:持續維持強者恆強格局
西屯房價是目前台中各行政區中最高的區域,交易也相當熱絡,不僅指標的七期新市政中心豪宅價格驚人,吸引眾多建商卡位布局外,水湳經貿園區的快速發展,出現每坪破百萬的成交單價,更已成為台中新興的豪宅區塊。目前區域題材相當多,在捷運綠線、藍線、重劃區開發、中科效應的眾多利多下,估計將持續引領市場風潮,維持強者恆強的狀況,區域保值與增值潛力都不錯。
陳傑鳴表示,面對2024年的龍年房市,市場訊息多空交雜,雖然台中近年房市因各項利多加持,房價漲勢兇猛,但近年台中房市供給量也不低,市場中也有不少投資買盤短線炒作,建議民眾如果想在台中購屋,還是要在重大建設、捷運、科技園區等周邊置產,保值性與增值性才會比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