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台北房價是台中數倍 高鐵的影響將使得部分退休或半退休人士捨北就中 如果不是因為工作關係住台中其實不輸住台北



都已經說退休或半退休人士,為什麼交通(高鐵)還會很重要?

我看不懂這邏輯,為了只是偶而北上、南下找親戚朋友,你會住在高鐵站附近?除非是天天或常常才會考慮到交通問題吧

台中是很棒,但恐怕還有其他因素拉住人們,否則退休人離開台北是潮流早該發生了,因為台北房價從很早以前就數倍於台中,並不是最近才這樣

不管你出生地是哪裡,你這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將會是你的「家鄉」!

最初,年輕人也許為了工作而北上,但就這樣一直住下去,做到退休,在台北住了30年,這樣的人還會對中南部的老家有鮭魚返鄉的現象不是沒有,但機會不大,例如小孩就學問題就是很大的影響因素

在台北工作到退休或半退休人士,最終不容易離開台北,年紀越大的人,他只有年輕時的記憶最清晰,你突然要他換環境,搞不好他會有憂鬱症

這也是為什麼都更很難談的原因之一:把老房子都拆光了,老人家根本記不得回家的路!

光是房價,我也不認為台北退休人士需要離開北部地區,因為台北地區也有房價相對低的地方,而且附近仍有完整的生活機能,那位姑姑選新北市就是好例子!例如有機場捷運通過的林口地區,新成屋或預售屋每坪平均28萬;有淡水捷運(將來還會有輕軌)通過的淡水,新成屋或預售屋每坪平均25.6萬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s&cid=1048:2012-09-03-06-51-20&id=39762:329-&Itemid=158




>要找親戚朋友高鐵很方便



除非親戚朋友剛好都住高鐵站附近,不然很難方便

你想,如果搬到台中西區,但親戚朋友住在大安區,從西區到台中高鐵站就要至少30分鐘,大安區到台北高鐵站也要30分鐘,光只是這個因素就要1小時了,還沒加上高鐵飆速行駛的時間

相對地,在台北,1小時內可以到很多地方









>文中以上海浦東對比台北的物價和房價而推論台北房價偏高似也不無道理



同樣,比較基礎也有問題!
大陸的房子全部都是「地上權住宅」,要比較也該用台北市地上權住宅相比


你知道地上權住宅的土地成本差多少嗎?
剛好松山區最近各有一筆地上權與普通土地交易,可以讓我們簡單觀察


兩塊成交價格以個別基礎都算是創紀錄,但價差有3倍!
依據推估,松山地上權每建坪可能「只」有90萬,而微風廣場旁的則可能近300萬(光只是土地成本每建坪就要200萬了),價差也是3倍左右


在松山地上權土地旁邊,則是皇翔新天玓,只有12戶,每坪開價200萬,每戶至少175坪!松山區光復北路230巷一塊只有365.42坪的地上權以每坪標出183萬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801/34408062/


松山區市民大道,微風廣場旁的1345坪土地每坪609.6萬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395574.shtml










>在大陸未來是否有更多的人會往上海擠
>而在台灣,在人口結構逐年變化之下,縱使仍有進入台北市的力道,這力道是強是弱



日本早已進入人口負成長,但日本東京人口卻在近幾年內增加速度更快,為什麼?


內政部的人口遷徙數據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3.xls


很多人只考慮到台灣人口可能會減少,而直接認為整個台灣的住宅需求會減少,卻沒察覺到住宅需求減少是指中南部各縣市,但卻會吸引人口遷往各項建設、就業機會最完整、最多的北部地區啊!


很多人以為台北地區房價偏高,會嚇跑人,但想也知道,有工作,薪水比較高,這才重要!房價貴,可以買小一點,舊一點


加上在新北與桃園地區居住但在台北市工作的人中,其中變得比較有錢的人都會慢慢遷往台北市(因為上下班塞車太恐怖),而原本變窮的台北市民則會遷到新北市,這使得台北市民平均收入更高,更能撐得住相對高的房價!


台北塞車太厲害了,這是因為新北與台北市之間交通都是要經過橋樑,而橋樑就那幾條,不塞爆才奇怪!


舉例來說,若是住在新北汐止要到台北上班,光只是從汐止要上高速公路,在還沒真正進入高速公路,光只是在市區道路與交流道,就要耗時30分鐘(若不塞的話,只需幾分鐘),就算幸運地上了高速公路還是走走停停(原本只需20分鐘的路程變成要1小時)


有些台北市民是在不塞車的假日去新北看房子,完全沒考慮到上下班會瘋狂大塞車,結果賣掉台北老公寓搬到新北漂亮新房,以為自己很聰明,實際去住新北來台北上班才知道是噩夢,而且是天天都要這樣過,最後,只要經濟OK某些人又乖乖地搬回台北市


就算有捷運,等個好幾班才擠得上去也不稀奇


事實上,日本人口負成長,但日本東京人口卻在近幾年內增加速度更快,其實台灣也有類似的狀況正在發生,如果個趨勢持續,遭殃的肯定是中南部各縣市


台中先吸引中部縣市的人口,能減緩人口流失,但長期下去,台中也有可能會出現人口負成長!若光比較來自台中遷入雙北市,以及從雙北市遷往台中,你會發現台中人口不斷流向台北地區!只是,中部縣市流入台中更多,因此台中仍保持人口正成長


我已經數過比較大型建設所能創造的工作機會,人們總是先被工作機會所吸引,去問問中南部的年輕人為什麼會願意離鄉背井跑到台北工作就知道了


台北市雖不像上海可以吸引整個中國大陸人湧入,但台北本來就不大,照現在人口流入速度就很嚇人了!也就是說,雖然台灣總人口增加速度很慢,但台北地區是正在吸引台灣地區的人口


2010年台北市淨遷入8千2百人,比台中6千3還多


2011年台北市淨遷入高達2萬3千人,遠比台中的6千8百(縣市合併後的數字,實際上應該再少一點)還多
2012年1~9月台北市淨遷入6千6百人,略多於台中6千2百


台中已經吸走大部分的中部地區的人口,但從數據上來看,吸引力還是不如台北地區


2011年,新遷入台北市的人口中有2萬8千是來自於台灣省(不包含五都),雖不如台中的3萬,但從國外遷入台北市的1萬6千人卻遠遠高於台中的3千8


透露出:許多台商或華僑將戶籍遷回台灣,大部分還是遷入台北市!


如果再將新北市的人口淨遷入併入北部地區來觀察,數字上更驚人!這其中,在新北市居住的人,有頗高的比例,都是在台北市上班(不然捷運不會天天擠到爆),甚至從桃園來台北市上班的人也不少


就是說,在北市上班但住在新北與桃園的人,只有有夠多錢,大部分人都想搬到台北市(在01上天天痛罵台北市房價貴得離譜的人大多是這些人,他們比較沒耐心存錢,只想一步到位)


另外,內政部的人口遷徙數據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台北市民若要遷出,也是遷往新北市,很少人遷到台中,遷入台中的人口依然大部分都來自於中部的縣市


我知道S大熱愛台中,但還是要看一下數字比較清楚事實







西國無雙 wrote:
小弟慢慢確定了心中喜歡的房子型態
1.微環境要好 不要太醜的區塊
2.生活機能要好 尤其吃飯方便更優
3.安靜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小弟喜歡鬧區附近的靜巷
4.希望綠樹很多 能有地方散步陪小孩玩
5.管理要好 建築要用心 可以省掉很多日後的麻煩
6.室內裝修實用就好 重點在住的人舒服

其實 認真找 台中市內符合上述條件的房子還不少




西國大這六點是至理名言
跟熱愛草悟道的S大、重視品味的guh大與小弟我看法很接近了


但回到上述六點時,最後一句就有待商榷
最起碼我就找不到符合上述條件但總價在1000萬上下的房子


放大一點金額到1200萬也有困難(多20%了)
1500萬(多50%了)還是不容易,至少要2500萬以上才OK!


像我鄰居說的原風景之類算好例子吧?








guh168 wrote:
也不需要怎麼嚴謹的定義 看看賴董怎麼操作皇居的銷售就知道了!





如果你指的是建商或代銷的話,同樣結論還是房地產交易模式不會有很大改變!


因為代銷只需要在"完銷"或約滿後作一次性登錄,若始終有一間未銷售或合約期夠長,10年後都可以不用實價登錄!建商或代銷依然可以喊得震天響,但在銷售期間內你還是不知道他的成交狀況


然後八成有人又要再說一次,實價登錄應該要讓代銷也要銷售出去在1個月內登錄


若是這樣,實價登錄這個政策不會這麼快就立法通過,開始實施了,太多太多立委就是財團好友,沒財團養著的立委通常做一屆就玩不下去了


因為立委的開銷太驚人了!


光只是辦個社區康樂活動,就燒掉很多錢,偏偏大家現在還要求要再砍立委的各項補貼,提案砍立委各項補貼的某些立委,表面上好像是替人民省錢,其實是替自己剷除政敵,由於他自己根本不是靠立委的薪水與補貼來支持立委龐大開銷


若能砍立委各項補貼,倒楣的肯定是那些缺乏大財團供養的立委!


砍立委補貼很爽,但最終只會讓立委越來越聽話(聽誰的話?當然是出錢供養的幕後大老闆!)







22f wrote:
>台北房價是台...(恕刪)


有點誤會!我沒有說住高鐵站旁好

而且有樓討論台中高鐵特區會不會漲,我還說人到台中高鐵站就直奔市區吃喝玩樂

比如住林口,是到台北不遠,但不是都會區,到台北才是都會區,但也有人不愛都會區!

這樣講好了,有說受惠高鐵最大的是台中 當然這可以討論!

但我想若無高鐵的方便,您應該不會考慮渡假宅在台中

還有些人渡假宅為什麼不選新竹 覺得還是在北部 也不是都會區

為什麼不選高雄 太遠 而且車費多—倍 氣候等條件也沒較好!

22f wrote:
不管你出生地是哪裡,你這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將會是你的「家鄉」!



因此處處有好地方 可做為故鄉的理由 所以通達的人處處可為故鄉

實在說我喜歡台北應該還勝於台中(相信不少人不以為然)只是台中也很不錯

如果純居住無工作考量 台北房價如果是台中多四成 我可能考慮考慮
貴四倍 還需要考慮?

台北移出以新北市為主 因為他們工作在台北
台北人退休後多數會移居新北而非台中 不反對!

實在說在台北或台中都沒差!我也不串門子 大學要好同學幾乎都在台中 又如何? 一年就聚會見面三兩次 

但重點是退休後會從台中移民台北的人就是微乎其微! 這是關鍵
Mr.Chennai wrote:
小弟愚見..
投資之道~"只宜律已..不宜傳人"..
嗯!傳人本來是好事,但......


sheng5310 wrote:
房市如股市 沒有專家 只有輸贏家
個人淺見:
1. 好也不超過兩年 因為執政黨第二任政績不佳(目前為止) 下次在野黨頗有機會 但經濟本就不是在野黨強項 且兩岸關係恐有疑慮
說的好:房市如股市 沒有專家 只有輸贏家!
你應該看過,敝人三個多禮拜前,簡略猜過房價走勢.(就是猜)
總的來說,一些看法,你我觀點差距沒有很大.
另外,1532從8月急漲,表現比大盤好多了!可惜我沒買.



笨莽夫 wrote:這個假日真忙, 來趕點進度與樓主分享..

台大管學院教授陳文賢在所著的資訊管理教科書中定義了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
全文抄錄如下 :
資料(Data) => 是原始的事實,描述事物,事件,活動或交易.所以資料是用來表示人,時,地,物,事或觀念的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形,聲音或影像.
資訊=> 是將資料加以整理,組織,轉換,綜合或解釋成某種結果,而這個結果對某個接受者,是具有意義的.
知識=> 是將資訊加以應用,形成觀念,經驗,專業,架構,原則,綱領.
智慧=> 在資訊管理學科中, 尚未加以探討. 可以說是知識的累積, 即為智慧

---------------------------------------------------------------

由於
莽夫工作中所使用的原物料波動不小(近十年來最高最低價的價差有近3倍之多)
所以莽夫比較喜歡看原始的資料爾後自行判斷, 不太喜歡看加工過的資訊以免失真
那些事後軍師, 看看就好 ..


台電的發電量 , 中油的供油量, 鉅亨網上整理了各種原物料報價行情(實際的供與需)
亦或是央行公佈退票率與民間借貸利率等這些都是網路上找得到的公開資料,
當然了, 還有與莽夫在實際工作中有關的一些數據收集.


這些資料數據若仔細推敲,未來的經濟走向可以透露些端倪
這是真槍實彈的商場競爭, 勝者為王, 對手等著我們誤判哩 !!
去看現在網站上的九月經濟情況 ?
對莽夫而言那是過去式哩 .. 呵呵


樓主提供的網站在 2006/07 甚至 08前半年台灣的各項數據都表現不錯啊
但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知道, 能預測嗎 ? 很難很難 ..


台灣人口不多無法像對岸利用自身內部的投資(RMB四萬億)與12億的人口內需來支撐
這種外在大環境的改變,對已經全球自由化但規模不大的經濟體化很難不受衝擊
但重點是我們要如何應對 !!


當然了,
莽夫希望有朝一日坐在大象的背上, 而不是去推測大象往那走或研究踩過的腳印如何




每個年代都有其經濟成長的動能, 莽夫挑大範圍的來說

從工業革命前以糧食為主的糧元
到工業革命後以能源發展為主軸的油元
到70年代初期第一顆4004處理器的誕生, 從此進入數位時代的位(bit)元

台灣很幸運的跟上位元爆發的潮流, 讓台灣能跟上世界的腳步
跟得上成長動能的族群都能雨露均霑, 這是機會財迷人之處

但接下來的成長動能呢 ?
是節能省碳新能源的碳元, 還是生物科技的健康財呢 ?
莽夫也很想知道哩~




正因為台灣要邁向更成熟的國家, 所以我們才要去解決以前種的因..

舉個實例來說 :
這是一張莽夫的女性員工在今年請領的勞退舊制退休金(最高基數,未滿65歲)


如果樓主對勞退金有熟的話, 可以知道實際領到舊制退休金的機率有多少
早期資方為了省掉這筆成本, 用盡各種理由..
現在的勞退新制雖然還有不少問題, 但它的施行至少能讓勞工有更好的保障.

同樣的.

當時時空環境下的其他制度是否能更成熟的討論出更公允的落日條款
更綿密公平的社會福利網不是成熟國家的表現嗎 ?

如果未來的社會制度是讓富人的榮華富貴來自於鑽漏洞壓榨勞工應得的所得
這個國家真能長治久安嗎 ?


但政府為雇主處理榮電事件的態度
讓莽夫這種鼻屎大照法規行事的小小小小雇主很心驚..



經濟始終來自於人性 , 是莽夫對經濟的感受

人們是經濟的組成要件(一個人還不可以哩) , 貨幣是計量的單位.

貨幣的本質是生存與互惠

無法區分花錢消費時的心理四層面
維持生存所需 / 滿足個人慾望 / 資源分配的工具 / 助人的工具

到頭來都是場空 ~


希望在20年後有緣請樓主在當年50萬/p附近的星巴客喝杯咖啡, 話說從前
順便把 德東德西 / 資本共產
這種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的完的話題好好聊聊, 細說從頭 .... 呵呵


這是樓主蓋的樓, 感謝樓主分享交流
莽夫想要與樓主分享的觀點也都表達, 該是下台的時候了


先人的智慧很高
禮運大同篇已經道出莽夫心中的理想社會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在此下台一鞠躬潛水ing

預祝樓主持續蓋高樓, 長期投資獲利滿滿



莽夫上班 搶錢 搶糧 搶女人 去
喔 !! 不對
是 搶贏 搶利 搶生存 ..
『經濟始終來自於人性』!
寫的真好!真是一點都不笨的莽夫.佩服!
不能一直潛水,還是要不定期簽到啦!



22f wrote:
85度C、王品牛排,還有最近打算要上櫃的"老董牛肉麵"
老是大排長龍的佳德鳳梨酥

太多例子了,這個趨勢不能忽略
不要老是將目光停留在過去的出口製造業時代
台灣的經濟型態再次轉型中了
提及王品戴董及其哥哥戴勝通,很好奇,他們現在會如何看待經濟?
他們會同意所謂『經濟始終來自人性』嗎?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以小弟為例,做了小生意後,才深切暸解顧客導向、服務導向,
進而也能站在員工及小民角度,看待經濟及人生!
以前,旁邊都是大人時,反而......




guh168 wrote:
健康單純指的是少一些哄抬, 話術, 唬爛而非房價下跌
------------------------------
也不需要怎麼嚴謹的定義
看看賴董怎麼操作皇居的銷售就知道了!
guh大的話,平常人一聽就懂,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麼好解釋的!
重點論述?冗長爭辯?為辯而辯?




22f wrote:
比較好笑的是,該文指出法國巴黎最貴的跟信義計畫區差不多!唉!

當年辯論時,高爾就是幾聲不屑的『唉』聲,才選輸小布希的!
很多被樓主批評的人,都不知道被批評,所以無從回應批評,這不是很不公平嗎?




sheng5310 wrote:
換個角度,土地供應大不是壞事啊!因為可用可不用!
專家給外行人指教!
你在叫我嗎?
拜託!因為不懂數據,所以敝人立志做個統籌的人啦.
但敝人確實也正在學習如何善用數據.不玩弄、不工具化!
講到這兒,又想起 不笨的莽夫 說的:

『台大管學院教授陳文賢在所著的資訊管理教科書中定義了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
全文抄錄如下 :
資料(Data) => 是原始的事實,描述事物,事件,活動或交易.所以資料是用來表示人,時,地,物,事或觀念的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形,聲音或影像.
資訊=> 是將資料加以整理,組織,轉換,綜合或解釋成某種結果,而這個結果對某個接受者,是具有意義的.
知識=> 是將資訊加以應用,形成觀念,經驗,專業,架構,原則,綱領.
智慧=> 在資訊管理學科中, 尚未加以探討. 可以說是知識的累積, 即為智慧.』




gh大:
是否能請教顧客導向、服務導向,的想法?
是否顧客導向、服務導向,
也會因為不同的行業有所區別??
看來不把私房—點的寫出來不行!

有時早上去台北開會下午回來,有時下午去台北晚上回來

還有一個會是傍晚六點開到八點 邊吃桌菜邊開會 大概九點多就回到台中

偶的私房就是如果以高鐵通車概念 問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哪裡人!或者分的話就是中北人跟南雄人!

先去吃飯再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