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J1128 wrote:
當你上一台從火車站往靜宜的車 它就會經過中港路
而且這一個人就會被計入 中港路的運量 雖然他沒有在中港路上下...(恕刪)


像HSDPA用與這目前6千人次同樣標準,算那2萬人次才能興建藍線,還不是算得一肚子火大?
誰知道這種"人次"到底是怎麼灌的?

既然現在6千人次看起來是灌水的,
灌同樣比例的水之後,要達到2萬人次才能興建藍線的標準也沒那麼難!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誰知道這種"人次"到底是怎麼灌的?
既然現在6千人次看起來是灌水的,
灌同樣比例的水之後,要達到2萬人次才能興建藍線的標準也沒那麼難!...(恕刪)

到底怎樣灌水??
我真的看不出來那裡灌水....解釋一下 完整一點 不要再說感覺上像灌水
HSDPA wrote:
人家是給五塊錢叫...(恕刪)

如果以橘線的整體路線規劃來看,未來是兼作機場捷運以及區域鐵路得功能,在功能上比較不適合用BRT。
而中港BRT初步規劃也只有從台中車站奧東海大學這一段而已。

HSDPA wrote:
BRT用在哪邊 ? ...(恕刪)

個人的意思是,都市大眾運輸的理想狀況是都市內的每個區域在不行舞蹈十分終究可以到達最近的車站,即使以台中目前規劃的所有軌道路線來看,仍然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因此即使所有軌道路線都通過興建,台中也有必要再建構BRT系統。

而所謂的衛星市鎮,在定義上指的其實並不是單純的行政區劃,未來台中縣靠台中市的週邊幾個鄉鎮市會逐漸與台中市結合為更大的都市圈。而衛星市鎮的定義指的是豐原、后里、大甲、清水、彰化、鹿港、員林、南投、草屯等地。

我想應該人次不只要算中港路而已吧 與中港路(藍線路線)平行8百公尺至一公里內的大小道路巷道也要算進去吧
畢竟不是出發點與目的地只能侷限於中港路上(藍線路線)

骨幹不先建立起來分支又怎麼能順利發展呢


CRGOGO wrote:
我想應該人次不只要算中港路而已吧 與中港路(藍線路線)平行8百公尺至一公里內的大小道路巷道也要算進去吧
畢竟不是出發點與目的地只能侷限於中港路上(藍線路線)
骨幹不先建立起來分支又怎麼能順利發展呢 ...(恕刪)

沒辦法~~
有人的邏輯真的很怪 天真的認為他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公車路線是固定的 要統計中港路上的公車運量
統計一下每條線的運量就出來了 硬是要辯說這數字是灌水的
說記者灌水 卻又提不出證據 只會說他站在中港路邊數有幾台公車經過他的眼前
然後說他在藍線附近有房子 藍線沿線有幾十萬地主 屋主 多一個不多 少一個不少
又說 台鐵花上千億弄高架+地下化是便民 蓋藍線就是圖利財團 炒地皮
算了~~多說無益~~
CCJ1128 wrote:
沒辦法~~有人的邏輯...(恕刪)
就我看重要性藍線>綠線>>>>鐵路高架化!!鐵路高架化花幾百億,但是效益是0!!!!捷運不管住那裏都可以用,高架鐵路就是純粹圖利地主而已!我會請認識的立委定緊這個工程預算!!!
HSDPA wrote:
就我看重要性藍線>綠線>>>>鐵路高架化!!鐵路高架化花幾百億,但是效益是0!!!!捷運不管住那裏都可以用,高架鐵路就是純粹圖利地主而已!...(恕刪)

我是不覺得台鐵的高架化效益是零啦
只是台鐵高架化的效果 對我而言 比不上藍線
圖利地主 這點我覺得很難講 特別是火車站附近 土地零碎 街道狹小 沒有聯外的快速道路
沒有都更 土地整合 道路拓寬 要翻身很難
頂多就是帳面數字變多 要反應到整個商圈的再生 難啦
特別是遠百開幕 市府 議會西移
人口會快速的往西移動 這點應該是不會錯的
外縣市的人口到台中市工作 找居住的地方 我猜七成以上都在忠明南路以外
更別說之後綠線完工 文心路沿線會成為外來人口的首選區塊
單單要靠鐵路高架來拯救中區商圈 我看是難啦~~
CCJ1128 wrote:
然後說他在藍線附近有房子 藍線沿線有幾十萬地主 屋主 多一個不多 少一個不少
又說 台鐵花上千億弄高架+地下化是便民 蓋藍線就是圖利財團 炒地皮...(恕刪)

我寫了那麼多,只是你沒在看卻故意在混淆視聽而已!
何時台鐵花上千億弄高架+地下化了!? 是過去給台北市的嗎??

台中鐵路是289億做高架化,地下化是要532億!
若做地下化,市府要負擔150億左右,這一百多億分年編預算,台中市府都在講負擔承重了!

但捷運藍線預計是1200~1400億,若每年還讓他賠個十幾億,要怎麼比?? 難道市府負擔就不承重?
只差2百多億就可以台鐵地下化,為何要把錢給捷運藍線賠,而不做台鐵地下化?

比台中港路塞的路多得很! 別像外縣市來的一樣,只認得台中港路好不好?

而且,只要台中縣和台中市鳥地方的公車發車班次足夠,減少使用自有交通工具的人口,
就算不做BRT,也同樣可以讓中港路達到興建捷運藍線的標準!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CCJ1128 wrote:
我是不覺得台鐵的高架...(恕刪)


對於外來客而言,有高架化他會搭火車來 , 高架化之後 , 他還是火車路來 , 沒有差別
對交通而言 , 幫助也是零 , 反而覺得鐵路高架後多了很多路口,反而影響交通 !!!!

確實,台中重心將西移至高速公路以西,因為工作機會都在那邊嘛!
中科 , 台中工業區 , 精密園區 , 中港路沿線辦公大樓
甚至更遠一點台中人到新竹工作 , 交通動線也在朝馬和中港轉運站 !!!!
哪個人那麼閒花了一個小時從新竹回來後還要再花一個鐘頭坐公車回東區南區 ????
中港轉運站周邊和朝馬附近房價必定水漲船高 !!!! , 應該可以追平竹北和部分台北縣地區(新莊三重之類的)
相對中區東區沒落只是早晚的問題!!!
大里太平基本上家庭小工廠還很多 , 倒是有一點支撐

題外話 ,

對熟門熟路的台中人來說,如果他要進台中南區 , 就是從大雅交流道走環中後進潭子右轉慈濟那一條小路後沿著鐵路旁邊的東光路或南京東路 , 一路上紅綠燈極少!!!跟高架道路效果相去不遠!!
所以對台中人來講,四號生活圈和鐵路高架化根本就不必要 !!!

鐵路高架化後產生許多十字路口堵住車流 , 所以只好再蓋四號道補償
真是神經病的規劃 !!!!










HSDPA wrote:
對熟門熟路的台中人來說,如果他要進台中南區 , 就是從大雅交流道走環中後進潭子右轉慈濟那一條小路後沿著鐵路旁邊的東光路或南京東路 , 一路上紅綠燈極少!!!跟高架道路效果相去不遠!!
所以對台中人來講,四號生活圈和鐵路高架化根本就不必要 !!!...(恕刪)

少來了啦!

東光路或南京東路之所有少人走,就是因為太難走,要繞道迴轉,
因為被鐵路分隔,地段不好,住的人少,也因此而沒落,所以才沒有車子!
隨便短短一段路,恐怕連在地人都要摸好久,才知道如何以最快的方式繞到對岸。
而且從大雅交流道還是沒法從環中路直通到東光路或南京東路,
還是得走中清路、東山路、北屯路、文心路...北區才會那麼塞嘛!
如果是開車從高速公路到南區,應該是到五權西路或烏日下交流道,而不是走你講的那一段。

台中市的路是一圈一圈的,如果從中清交流道下來,還繞到慈濟再到南區或火車站,這是走圓周...
直接中清路、大雅、公園路塞車慢慢走,是走直徑,且是幹道,紅綠燈較順暢,會比你繞了半個台中市要快!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