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code wrote:
少來了啦! 東光路或...(恕刪)


繞道迴轉,繞回太原路再去北屯路塞 ?

你是台中人嗎 ?

要到火車站 , 南京東路一路去就是火車站
要到南區 , 太原路就到南區
要到太平大里 , 旱溪一路下去就是大里太平

每一條路都是接近快速道路的等級


烏日交流道 ? 南下彰化我就是這樣走啊!!
沿著旱溪一路往南,在高鐵那邊上中彰!!!!!

有沒有四號道 , 根本就沒差啊!!!!!!!!!

反而是因為台鐵高架後多了一堆路口 , 讓速度變慢 !!!!
在我看 , 兩個都不要做 , 最省錢 !!!!!












HSDPA wrote:
要到火車站 , 南京東路一路去就是火車站
要到南區 , 太原路就到南區
要到太平大里 , 旱溪一路下去就是大里太平...(恕刪)

你到底有沒有看地圖啊? 南京東路到東山路就沒路了! 哪能到環中路?
你從大雅交流道下來,要走南京東路,難道可以不走中清路/文心路/東山路?

你又講從慈濟,慈濟那裡好走的只有軍功路、旱溪路,而旱溪路到松竹路又沒了!
但若走環中路到慈濟附近,再走南京路,車速是可以比較快啦,但要開更久!
就真的是繞了半個台中市的圓周!

為了可以不必走中港、中清路上交流道,過去我也挑過些替代道路,
但中港、中清路就是最短的距離,且紅綠燈較有優先權,想要比它快沒那麼簡單!
也難怪長途客運下交流道都還是走中港、中清路。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你到底有沒有看地圖啊...(恕刪)


不必看地圖就能跟你掰 :

軍功路右轉太原路, 左轉就是東光路

想到南京東路往前500公尺就有一個地下道

錯過地下道再往前1公里屠宰場前面有一條平交道

中清大雅住家不多 , 大多數人走松竹路 , 松竹路過天橋走不久就可以到旱溪 , 一樣快 !!!

高速公路往北走軍功路接豐原廉倉路 , 到豐原環東路左轉後轉13線省道往北到三義上交流道 , 一樣快還省一個收費站 !!!

多一條四號道可有可無 !!
浪費油錢而已~





HSDPA wrote:
不必看地圖就能跟你掰...
軍功路右轉太原路, 左轉就是東光路
想到南京東路往前500公尺就有一個地下道
錯過地下道再往前1公里屠宰場前面有一條平交道(恕刪)

只要你看地圖就可以知道,
若從中清下交流道到台中火車站,你這樣走絕對是繞了台中市大半圈!
車速比較快,花費時間卻比較長....長途客運可能都還比你快到火車站!
如果環中路接松竹路,距離還可以短一點,
但松竹路的紅綠燈沒那麼順,路也不大,在那裡還是得慢慢走,

錯過地下道再往前1公里屠宰場前面有一條"平交道",
你可能還要等噹噹噹的平交道....一等可能2~3分鐘,這樣很爽嗎??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環中路已經是既存道路,所謂的”四號”不過把環中路尾巴和軍福路接起來而已!過了鐵軌就一路暢通!!真不明白在暢通的路段高架不知是不是蓋心酸的?
flycode wrote:
只要你看地圖就可以知...(恕刪)
四號道和鐵路高架一起撤掉,起碼省個上千億吧!!!噹兩聲省千億!!太超值了!!況且我沒看過超過三台車在那邊等平交道過!!
HSDPA wrote:
環中路已經是既存道路,所謂的”四號”不過把環中路尾巴和軍福路接起來而已!過了鐵軌就一路暢通!!真不明白在暢通的路段高架不知是不是蓋心酸的?...(恕刪)

說實在話,生活圈四號也是繞了一圈才能上中清交流道,
雖然距離比中清/大雅路要長,但因為沒有紅綠燈,對太平大里上中清交流道的時間可較短。

而你講的東光路、南京東路雖然比較不塞,但和它交會的每一條路,可都是常在塞!
你只看到不塞的,怎麼看不到會塞的?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HSDPA wrote:
四號道和鐵路高架一起撤掉,起碼省個上千億吧!!!噹兩聲省千億!!太超值了!!況且我沒看過超過三台車在那邊等平交道過!!...(恕刪)

你看十甲路有沒有車在等噹噹噹? 不得已時,還是得等!
那是沒人想過平交道,才會走其他的地下道或陸橋,
被噹噹噹過一次之後,下次就盡量不走這條路,

台中鐵路高架化才289億而已,台中生活圈四號有人說130億,又有人說是200多億元...
啊...捷運藍線不蓋就省下1200~1400億了!
把台中鐵路地下化+生活圈12345號全都蓋,這不是更超值嗎!

而台中生活圈是快速道路,經費主要來源是國道基金,必須專款專用,
主要是高速公路收費站收的錢,中央或地方政府沒出多少錢,
就算不蓋生活圈快速道路,也別想把錢挪給捷運用!

蓋蘇花高要1千億左右,不蓋蘇花高,國道基金才有錢讓台中生活圈先蓋,這倒也是事實!
所以,那些反蘇花高的,真的是讓其他縣市樂歪了! 住台中的得感謝一下反蘇花高的才對!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台中市的都市道路設計從政府遷台以後就亂的章法,後續的都市計畫道路一錯再錯,

產生無法改變的困境,舊市區日本人規劃道路是請法國的工程師做的都市規劃,

所有街道都是方正格局,少有斜角和圓環的道路,後續的都市計畫開始變成外環狀的路線

,從五權路 忠明路 文心路 環中路,同心圓的道路設計一圈包著一圈,雖然這種環狀道路

短期很方便,但隨著都市發展變成剝洋蔥式的道路,因此出現很多交通的瓶頸和繞遠路的情形

更麻煩是,東西向的道路因為無法如法泡製,變成只靠少數的幹道提供交通需求,這些幹道又必須

一層層穿過圓環狀道路,現在所有往高速公路的幹道都塞得很嚴重,這些外環路就是最大的阻礙

如果當初按照市區的方格狀道路設計,不論東西向或南北向,每一條道路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如此車流就不需要往幹線集中,可以梯子形的方向前進前往的目的地,塞車情況自然少很多

了解台中市道路的人都知道,必須走中港路 中清路 五權西路 北屯路才是往交流道距離最近的道路

繞著環狀道路行走雖然也可抵達,但是距離多出太多,就算不塞車也不值得走,這就是環狀路的缺點

市政府早就發覺中區的問題在鐵路的切割很嚴重,因此從張子源的時代不斷在計畫鐵路地下化工程,

但是都因為卡在經費不足的問題而一再拖延,鐵道的切割造成市區都市發展最大阻礙,所有車輛都

必須繞著鐵道行走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路程,早期因為依靠鐵路運輸難以取代中區地位,直到高速公路

和汽車普遍化之後,鐵路的功能逐漸弱化,中區必然沒落,

只有住在鐵道附近的人才知道,平交道是很的危險的道路設計,每每發生重大傷亡車禍都和平交道有關

有人以自己的邏輯認為鐵路高架化是浪費錢,只是憑自己的想像發言而未考慮在地人的真實生活需要

如果認為少了十字路口交通就可以順暢,那何不乾脆在中港路中間築一道高牆,這樣就解決中港路的壅塞

問題,這種以果為因的錯誤邏輯只有自己想自己對,毫無參考的意義





flycode wrote:
我寫了那麼多,只是你...(恕刪)

真的跟韓國很熟喔~~
我寫的一直是"高架+地下化" 台中的部分有地下化嗎?? 我寫的不是 "高架or地下化"
是你說台鐵服務的是全省的民眾 台鐵的虧損 要用全台灣的路線來分攤
我才跟你說 台鐵的"高架+地下化" 花了上千億 只用在幾十公里的路段 難道也要由全台的路線來分攤嗎??

你寫的 我很努力看 也試著一段段回
只是你一直不願意正面回答問題

flycode wrote:
但捷運藍線預計是1200~1400億,若每年還讓他賠個十幾億,要怎麼比?? 難道市府負擔就不承重?
只差2百多億就可以台鐵地下化,為何要把錢給捷運藍線賠,而不做台鐵地下化?...(恕刪)

就跟你說你的算盤打的有問題
藍線賠錢 頂多就是十年八年
台鐵賠錢 目前看來是無窮無盡
你在比較台鐵地下化 跟藍線賠錢 這種比較基準 太奇怪了
一個是籃球 一個是棒球 不好比吧~
應該是比 台鐵地下化效益 VS 藍線的效益 或是 台鐵賠的錢 VS 藍線賠的錢
賠錢的事 是會計規則的問題 你可以去問問會計系或會計科的學生 國家與公司 記帳差異
台鐵地下化的效益 受益的 大都不是台鐵的乘客 而是住在鐵路兩邊的居民
我相信你也知道
所以你不願意回答 "假如台鐵是一般公司 而你是台鐵的總經理時 你願不願意弄高架or地下化??"

台鐵在都會區弄地下化+高架 沒有問題 對我而言 是必須走的方向 錢是應該要花的
但是 你硬是要說 藍線是不需要的 不重要的 這點我無法認同

flycode wrote:
比台中港路塞的路多得很! 別像外縣市來的一樣,只認得台中港路好不好?...(恕刪)

逢甲也是塞爆阿
難道要是政府到逢甲蓋捷運
交通系統是一個面 你連線都不看 只看一個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