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wu0531 wrote:你搞錯了吧 ?真正胡...(恕刪) 老胡對於原台中縣的人也沒什麼存在感啊最有感的應該是7期的建商跟投資客吧高雄有它自己的困境與難題 但也不是這樣被妳拉來救援的今天BRT就是問題一堆,不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是給別人安上酸民帽子或拉其他城市救援怪哉怪哉
台灣到底有哪些建設跟政績是全民認同的呢....真的很想知道..有人可以列舉嗎小弟怎麼看 不管做什麼都一定會有人罵台北以外的人都以為台北捷運有多好但都不知道施工期有多不方便 有多吵雜 灰塵有多少而且還沒蓋好 房租就以經通知蓋好要漲35% (TMD)然後最重要的是 打從心裡 有交通工具的人根本也就不會去搭捷運不管怎樣...政策 建設 不是為了100%的人打造的頂多是為10%~20%的人打造的因為人不是機器 人有腦袋 會思考一個政策一個建設 用不用的到 會不會去用 完全看個人BRT ETC 都一樣而台灣就是愛嘴砲愛抱怨而已 既然是全球客訴率最高的國家多數人的抱怨 看看就好了挑毛病大家都可以挑 其實也沒甚麼等到有機會 自己被用放大鏡檢視行為 打分數的時候在來想為什麼要這樣苛責呢
getz9825 wrote:那請問你有什麼樣可行的意見來做中區的大眾運輸嗎?市府之前開了無數場公聽會了,你有給意見嗎?要笑還不簡單 你怎麼會覺得公聽會有用呢?經歷了服貿事件我們不是很清楚公聽會只是政府演猴戲的場子嗎邀請來的"專家"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民間的"疑惑"永遠不會被解釋所有影響政績與利益的"建議"永遠不會被採納看看BRT這急就章的"便民政策"光看車站路線圖的塑膠包膜都沒撕乾淨就開始試營運不難推論出這些驗收人員是承受多少壓力,必須趕著讓它上路好成為政績吧公聽會的實用性只在"不影響政府利益"的政策上有它的效益BRT這政治利益考量大於便民考量的建設公聽會? 那時間人民不如去聽佛經還能積點陰德,下輩子有機會投胎到好一點的國家實際多了
看見藍線BRT的正面意見 真的很棒雖然對於任何事物必定都會同時存在正、反兩種觀點...公共建設本來就無法討好所有人,對於要改變習慣已久的用路方式真的比較辛苦、也困難所以才有8公里免費的政策出現,先讓大家淺移默化慢慢地培養並適應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現在再加上藍線BRT單純的路線,原本壅塞的路線上使用"車上不投幣、不刷卡"方式更加節省時間(對於把時間抓很緊的我來說,這一點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班次密集、轉乘方便,搭公車早就不是痛苦的「等」公車本身住在原來的台中縣,開車上國道接台灣大道固然方便,但是油價上漲、國道計程收費、塞車時段...自從公車路線豐富、班次變多後,我一直都是搭公車到台中市區的現在可以火車轉BRT、公車轉BRT了對於觀光來說,市容也變得更有特色台中市區現在不用租借機車就能到處趴趴走 超便利!!礙於經費問題,如果大家都習慣搭公共交通運輸工具了,期盼已久的捷運(真真實實的MRT)就能落實在台中啦~我喜歡藍線BRT
wadeyu1117 wrote:此人閱讀文章有障礙嗎?樓主說住龍井,跑去正英路試乘BRT,你怎麼會解讀正英路是在龍井?樓主說他從正英路去台中,沒說從台中坐BRT回正英路啊?此人有自己說故事跟編情節的能力,蠻好笑的 是阿…其實我要坐到台中市 坐199最方便,車次多 車又新…台中的公車真的很方便了…想坐brt只是想去體驗一下而已…如果那些酸酸有空的話,真的去坐一次看看,真的會改觀的,只是在哪邊酸,是不會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