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的人就不會批評他們的政府嗎??就是作不好才會有批評,再說這個BRT沒有路權優先,那跟台北的公車專用道有什麼不同??花錢用個政府公車比較爽??錢是這様花的嗎??政府隨便用個半吊子的建設你就很開心,還沒蓋完的BRT叫人民來試坐,這様也行。那房子沒蓋好叫你去試住你要嗎??就事論事
你就知道臺灣人這十幾年來原地踏步的原因了(指大部份,少部份還是有進步)。這十幾年來,政黨惡鬧搞得人心惶惶,每件事都用放大鏡看對手幹的事。就算他做了99分,也要拼死挑剔出那失敗的1分。這樣的情形讓政府只想到除弊,興利就擺一旁。普羅大眾沙發一坐、電視一開,只會出一張嘴批評東批評西,至於問他有什麼頭體的建議,多數人兩手一攤,干卿底事?不管是ECFA、ETC還是所有的公共建設都一樣。要吹冷氣不要昂貴電費;要有便利流暢的高速公路系統但不要橫向收費;要廢核電但對未來電力供應發展方向一問三不知。這些都是標準理肓臺灣的最佳寫照。公共建設要做到100分要先問你自己:你有100分的實力嗎?不然,這些從國民中挑選出的相對菁英所做出來的建議,又如何能夠達到100分的標準?所以,我們應該要秉持的態度是先從中謀取大眾的最大利益,再從一次次的經驗中來改善品質。而不是什麼都反對、什麼都批評,這並不是公民國家理性參與政治的正確態度。
悲觀的人,只看到機會後面的問題;樂觀的人,則看到問題後面的機會。。不管BRT做的好與不好,我看到了台中未來的發展。都市有建設,才會有發展。這幾年,台中建設不斷,中科、精科、向上路開通、74線道開通、水湳經貿園區、各重劃區的建設,不斷進步。若有興趣,可到台中市政府網站去看http://www.taichung.gov.tw/lp.asp?CtNode=755&CtUnit=121&BaseDSD=55&mp=100010 有些話點到就好,看懂的,你自己會有所體悟。看不懂的,就用力批評吧。你若悲觀就用力找麻煩找問題吧,樂觀的人是不斷在看機會的,加油,好嗎!
絕對不可以認為,身為「公民」就應該不斷地咒罵、不斷地無的放矢、甚至不斷地牽連拖累。如同開版大所說,任何措施都有正反兩面,有心讓國家更好這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如果想要提出建議,認為某某措施可以更好,請你不要用好像政府欠你幾百億的論調發表感想,無限增加其缺點的嚴重性,這跟某些專門加油添醋的媒體有何異同?或許聽到這些反對音浪無可避免,但是我們衷心期待有一天提出異議的民眾,是有品、有秩序、言之有物地發表意見,不是在那邊動不動就綁白布條拿大聲公包圍凱道抗議... 這麼高調只是想紅吧說穿了民心這麼浮動除了某些官員真的太兩光之外,第二大的理由就是帶頭運動的人,自己講出來的只是滿嘴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