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大公雞 wrote:我一直覺得這種露天泳(恕刪) 是阿~用一次扣一個點數~再加30元清潔費阿!其實都嘛入不敷出~~~泳池開多久社區就燒多久費用所以我們只有開放夏季~~再加上遠一獨有的蒸汽室跟烤箱可以全年開放如此來讓住戶們可使用又可兼顧社區財務支出平衡
elliotelliott wrote:經過大仁路是有看到聯(恕刪) 猜的很準阿!聯悦要推出的第二期建案叫做{聯悦馥}會是一棟兼具兩棟14樓高的跟24樓超高大樓的市鎮北段最高大樓設計中庭會有游泳池~並且配備格局再度往上提升! 真的只有聯悦可以超悦聯悦!
原文:往往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迷思,就是靠房子賺錢(自住的人,能買到越便宜越好).各位有想過嗎?當這邊房子漲價了,其他區域不是也漲價,您將這邊賣掉,是不是也要再花更多錢去買其他區域.=======================樓主說的就是自住沒差的概念只是,自住真的沒差嗎?同樣一間房,你買800萬,跟買1000萬的差別,無論如何就是必須額外多支付200萬。如果是貸款,撇開多200萬貸款不談,每月利息就是增加約3500;就算是現金梭哈,口袋不就也少了200萬可運用?如果這點還分不清楚,那麼,如果自住真的沒差,價格高低不是重點,買貴也沒差,那為何不乾脆買市中心蛋黃區?反正自住沒差不是嗎?過去10年房價走揚後,今年許多人在思考該不該買房時,常常會被仲介或銷慫恿,而他們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自住沒差,搞的好像只要自主買付出的錢就不是錢。所以,在思考買房時,真的要好好想想自身能力,別被這句話洗下去
yhrh wrote:原文:往往很多時候,(恕刪) 其實買這區就是圖個低價或是能夠買到更多空間,想讓生活不會被貸款影響太多,壓縮到生活品質不過要談自住問題還是要看家庭人口結構3房+1平車大概7xx萬,4房+1平車也是大概9xx萬,都是中高樓層但是以相同地點來說,有800萬和1000萬同樣三房+一車經濟情況允許下我自住會選擇1000萬的的來住,1000萬的房建材和工法一定會和800萬有所差距,再來我一直認為買貴一點的建案遇到爛鄰居的機率會小很多,租戶比例一定會降低,投資客買了也是拼一波成屋轉售,我認為影響不會比出租來的大
感謝各位,在我版上留言首先回覆幾個問題1. 聯悦 聚只賣到2019年12月底2. 會先推出遠7旁那一塊(聯悦2期 案名: 聯悦 馥) 各位的發言,均給于尊重及指教!--TO: yhrh首先回覆您的發言1. 您只有貼我的一小段,為何不全部貼出呢?2. 這句 [ 自助沒差的概念 ] 我從來沒說過往往擷取一小段話,易使人產生誤解!1.全文可前往第13頁,第121樓,我非常完整的敘述 2.以下我直接將全文貼出 以下純屬個人分享:我覺得大家說的都對,最起碼您有勇氣將自己想法說出.但我始終覺得,不用過度的去批評.每一個人的需求,條件,預算,自備款,經濟狀況皆不同.無論您選擇哪個區域,那個地段,只要您有勇氣購屋,我一定為您高興,喝采,甚至為您掌聲,道聲恭喜.人生中,在工作期間,最有可能3筆大支出 : 買屋及買車及小孩教育費買屋一背貸款就是20-30年,買車目前很常貸款6年.這裡先不談投資,置產.就一般的上班族,一生中買屋換屋約1-2次,甚至很多人一生只會擁有一棟房子.有能力者,當然可以選擇精華地段,市中心,鬧區,捷運旁.小康家庭,當然首要用預算來衡量買的地點.無論前者或後者,至少都是買了一間房.朋友們,您有沒有問過周邊的人,為何不買房.一部份人說a. 就是[[貴]][[現在的房子很貴啊]][[現在的房子不知道在貴什麼]],看都看不懂,不知在漲什麼.b. 5年前這邊房子才賣多少錢而已,現在漲成這樣,是要賣給誰啊.鬼才買.c. 蓋這麼多,真的有人來買嗎?d. 這種地方,還有人來蓋房子.不知道您遇到的,是否和我一樣.或許您有不同見解.另一部份人說等我將錢存夠了,再來買.我會問說,您是要存到多少錢,才算夠?朋友回答: 至少也要存有一半的錢.因為還有考慮到裝潢+家具+家電費用.我很好奇問它們說 : 存一半到底是要存多少錢啊.說一下朋友回答: 至少要400萬.我接著問: 這樣為何要準備到400萬.朋友的回答讓我跌破眼鏡 : 需要準備200萬裝潢+電器傢俱80萬+自備款120萬有沒有發現,每個人的思維皆不同.總結: 我覺得,如果是自住的,別想太多預算,格局,建案喜歡比較重要,往往地段還是跟總價有關,就看個人是如何選擇很多人問我,我怎會買這,當然是總價考量啊分享個小故事 :當您買一部新車,很清楚知道,交車後一落地就是折舊,那為何還選擇買新車.房子也是一樣的道理啊,誰說房子一定會增值,也有可能貶值啊.那為何我要買.我想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家,自己精心佈置,自己的私人領域.又不是像投資客,一買一賣賺價差.我怎知道何時房子會降價,何時會漲價.房價敲敲的漲價,也不會提醒您 : 舉例 : 一坪漲5000元,30坪漲15萬.一坪漲1萬,30坪漲30萬.往往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迷思,就是靠房子賺錢(自住的人,能買到越便宜越好).各位有想過嗎?當這邊房子漲價了,其他區域不是也漲價,您將這邊賣掉,是不是也要再花更多錢去買其他區域.只能說,薪水追不上房價!存錢速度更追不上房子漲價!上述是我文章的內容=========要不要買房,自己決定買在哪區,自己決定花多少預算買,自己決定您評估這間房子多少合理,想花多少錢購買,自己決定未來每月要給付多少房貸,自己可細算後,再決定購買總價要買中古屋,預售屋,新成屋,自己決定綜合以上條件決定權,是不是全部都在自己手裡感謝您的指教,謝謝
chi0669w6 wrote:感謝各位,在我版上留...(恕刪) 買房首重的還是預算,預算決定一切。預算夠,能挑的就多。預算不夠,能挑的就有限。但除了預算,還是得看人,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有的人願意每月房貸3萬,有的人則是1萬5就覺得多了。但不論如何,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台中港重劃區除了生活機能比市區差,但要比建案的CP值,絕不輸市區。不管有多少人不看好這一區塊,只要讓自已住的舒服,就是很棒的家。我依舊相信,預算會使更多自住客移往台中港重劃區。希望住在這的大家,不管是那個建案,未來都能一起為市鎮重劃區共同努力。
2020/01/15(晴)來去走走逛逛春虹建設 : 連續壁施工中遠雄接待中心 : 掛滿每一位客戶的笑容,不免讓路過或者已購客停下腳步,找找自己的相片在哪裡.晴灣 :每次路過,遠看那門廳真的特別顯眼,讓人有點期待完工時,會呈現出怎樣的作品中港雲頂3 : 施工中長虹天擎 : 地下室灌漿中,路邊停了滿滿台泥混擬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