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iamjan wrote:
小妹知道隱私權怎麼設定。
只是從來不覺得有其必要。
C大不必費心演了周星馳又當柯南。
既然你承認gh=c
我珍小妹也不怕跟你當面對質


小弟..
頭胎"清奈先生"..
前世"安部公房"..
今生"清水奈奈"..

三位一體..
自始而終..
雖無賴..
但不至幽暗若此..
無忽男忽女..忽老忽少..忽高忽低..忽長忽短之情狀..

GH大..
絕非偶分身..
更不是傑克大分身..
報告完畢..

疑鄰竊斧..
宋人偏見..
致命ID..

明天過後..
偶不會再踏進"您"的樓了..
過往得罪..
抱歉..

受偶牽連的兄弟們..
虧欠..

ghdfjkh wrote:
我什麼時候承認啊?
解釋您的ip問題比較重要吧!
您是說:我是清奈大的分身嗎?賭二千萬 好嗎?

TONY-17 wrote:
如果我算是有抽到號碼牌,當天50嵐綠茶就讓小弟供應


簡單一句話..
一趟存中行..
收獲滿滿..

"傑克".."湯米".."清寬".."歪劈".."愛若司".."查理"..
以及打從心底想結拜的"GH兄"..

誰說歡場無真愛..
偶愛您們..

誰說歡場招招都要錢..
友誼過了四十這年紀..
還是讓人熱血沸騰..
身為觀眾的我們,只想在這存中大樓看些逗趣的事或者是有思考性的好文章!!

清水奈奈 wrote:
小弟..頭胎"清奈先...(恕刪)


謝謝清水奈奈.我很感動!
分身之事,就此告一段落.

地球是圓的.我們總是滾來滾去的.
槍打虎;虎咬人;人抓雞;雞吃米...
不管是誰,都該謹言慎行.

得罪了.下台一鞠躬!



Tony 大
小弟不才 也跟您訂個位子喝杯茶好嗎?

一年多的存中街修練
現在看到這些風風雨雨
心中也能不起波瀾了

因為已經學會 專注在該專注的事情上
即使世道再差再亂 也是要努力走在往富足的道路上
富足 是財務上的富足
也是心靈的富足

感謝樓主和諸位的指教
樓主的那檔"功不唐捐" 最高到 79 塊了 XD

景氣看起來有復甦的跡象
米股 港股 陸股 日股 東南亞股市
幾乎都快回到海嘯前的水準
米國和阿陸房市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在這種時候 還在計較誰是不是分身....
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期待再相聚 小弟會貢獻大吟釀和金門高梁 XD
謝謝各位有緣人.我又要努力抗拒網路誘惑!



補充我的座右銘:

『 其實,就做人意義上,房子、鈔票、總體經濟根本不太重要
意思是,有些事若只牽涉到人的常識、知識還好,涉及人的格調與品質就很難幫上忙了』





在這裡交了一些朋友

沒有我,大概某人也認識不了他所謂的朋友

一面說謊,一面幫自己圓謊的人,會有多少朋友願意和他真心往來?


對朋友定義很簡單:友直友諒友多聞,有話當面講,不會當面誇你、背後捅你


快樂生於智慧,而非生於嫉妒或仇恨,雖然前後者可能都需要付出代價

有些發現當然讓我感到挫敗,但也帶來進步

重新回來談房市,是希望提供本質美好的意見和資訊

不值得為一個不算咖的人斷了跟其他人的交流機會

西國大酒要準備好

等我來台中一醉


傑克,到時候再還你公道!




謝老大不計較小妹胡鬧

小妹如有2千萬,應當有房有產。
或許可供更建設性的言論。
但小妹不會因此看低自己。
繼續努力向大大們看齊。

各位大大期待的鬧劇未演先下檔。
不過,下次存中講堂再起時。
50嵐珍珠奶茶,小妹奉上。






wdbtzjrsxo wrote:
請f22大大幫忙分享一下您對以下問題的看法,感謝了!!
亞幣相繼互貶,對於台幣而言,貶值也是勢在必行,那麼,通膨發生了,央行用利率來
調控通膨,這連帶的影響會對房市帶來什麼衝擊呢??





奇怪,為什麼每個人總想通膨來了利率就必定會升,讓持有房子成本變高?



很多情況下,房價上漲其實與所謂通膨並沒有絕對相關



在組合CPI指數的項目中,18%是租金,但沒納入房價(美國有,因為美國要CPI上升,必須要漲房價),因此房價暴漲,租金不漲,對CPI根本沒影響



只是台灣人都喜歡買房,不喜歡租房,導致租屋市場始終供過於求,租金不但漲不起來,反而還會下修



換言之,台灣是將一個容易下跌或漲不動的租金用很高的權重去定義CPI,導致台灣CPI很難上揚!



這種背景下,若央行依據CPI來決定利率,自然會發生房價大漲,卻不用調利率的現象!



更何況,要控制通膨,除利率外,還可以先調高存款準備率、發行定存單收回過多貨幣。調高準款準備率會拉高銀行的資金成本,而發行定存單則是央行必須多印點鈔票付利息給銀行。目前央行是採取發行定存單收回過多貨幣,因此對民間與銀行沒有負面影響



簡單說,台灣在這種遊戲規則下,主管機關常常營造出對房地產有利的環境,除了以上所述外,房貸利息支出可抵減所得稅,再買房子還享有重購退稅,但規定必須買更貴的才行…



還有呢,買賣中古屋的價金不算入GDP(房仲的仲介費有算入GDP),但建商蓋新房子的價金就算入GDP



也就是說,建商蓋越多房子,順利賣出去,GDP就越高,政府的績效就越好!



很多人還期待政府會打房…尤其期待政府痛擊建商,真是做白日夢,除非政府官員跟自己過不去,希望GDP年增率更糟…



要調控通膨不必然「馬上」就調高利息!



去年CPI年增率曾經達到3%,但利率仍然沒調,因當時物價上漲是水患頻繁,導致農產品價格飆漲,但當農業生產量回升後,價格自然滑落



台灣是資源稀缺國,很多原物料都仰賴進口,只要稍微放手讓台幣升值,進口的原物料價格就會降低一點,可藉此壓抑通膨



等央行終於將利率拉高到相對高的水準時,往往會發生「實質」通膨已經很嚴重了



別忘了,利率拉高後,不只是房地產受影響,很多產業也受影響,因此央行不會輕易拉高利息



期望央行拉利率打擊房地產…我只能說,很難很難!



政府其實是刻意放任通膨存在!有通膨存在,經濟才會比較好,不然,歐美日政府為什麼這麼期望通膨率高一點?日本還希望能拉高通膨率?



再者,原物料價格其實對商品與服務成本,或是建商蓋房子所投入的成本,影響並不大



房地產最大的成本其實是土地,並不是鋼筋水泥啦!



影響土地價格,其實是市場上流通資金的規模;資金規模越大,有閒錢的人越多,越容易用更高價格去搶土地,導致土地成本飆高



政府為了壓抑土地價格,停賣國有土地,結果卻讓土地取得更難,更稀少,反而助漲土地價格



建商取得土地成本飆高後,未來建築新房子時,只能賣更高,至少不虧本賣房子!



如果市場所能接受的價格會讓建商無利可圖,建商也不會笨到去開發,建商只會耐心等(養地?)到市場可以接受更高價時,再去開發就好



建商的「等待成本」其實相對很低,只有微薄的利息錢與土地稅而已



很多人要求政府應該要去課徵空地稅,但前面講過了,建商蓋越多房子,只要順利賣出去,GDP就越高,政府績效就越好,政府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讓建商成本飆高,讓建商不願蓋房子創造GDP?


這裡面還有個有趣的情況,建商開發新房子轉賣的價格其實包含土地成本。當初買賣土地的價金沒算入GDP,但如果土地成本越高,開發價格越高,只要賣出去,所創出來的GDP就越高,政府績效越漂亮



大概就是這些原因,很多人總覺得政府怎麼老是站在建商那一邊



唉,誰叫我們都希望GDP年增率要高,一切都看GDP!



利率水準會影響市場上流通的資金規模,但如果錢變得很好賺,利率再高,還是有人會去借錢,讓市場上流通資金的規模更大!也就是說,某些情況下,利率越高,市場上流通的資金規模越大,房價漲得越凶!



這就是為什麼大陸房貸利息高很多(大概7%),房價還是漲得很兇悍,很難壓下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1985年,房貸利率6%,快速升高到1990年的12%的這段時間,房價反而漲得非常兇悍,一天一個價!



只是,在1990年左右,敢借錢的人,以及能借的錢,差不多都投入股市與房市中,無以為繼下,利息成本又高,終於撐不住,導致股市崩盤,房市價格也跌不少



因此,就算台灣房貸利率被拉高1倍,來到4%時,房價還是不會因此下跌,因為房貸利率能夠上漲1倍時,那時台灣的經濟情況肯定比現在好很多,既然好很多,大家錢更好賺了(例如股市持續上漲),為什麼反而會有很多人缺錢賣房子,讓房價下跌?更何況,4%的房貸利息其實還算低的,要讓很多人受不了,恐怕要升高到10%(利息很容易會比要攤還的本金還多)



扯得有點遠了,拉回來講貨幣貶值:



其實台灣經濟狀況相對於歐美日英好,資金應該會持續回流到台灣,理論上台幣不會貶值



然而,歐美日英狂印鈔票,企圖讓其貨 幣貶值,央行怕影響出口,希望讓台幣不升值或升值少一點,甚至還貶值,央行只能相對加印台幣(不升值或升值太少其實就已經在印鈔了,但只是數量不如讓台幣貶值),但央行跟著印鈔票,就會讓台幣發行量過多,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台幣貶值之所以引發通膨,其實主要是因為央行印鈔壓抑台幣升值!



只是,如果央行不想辦法靠加印鈔票讓台幣不升值或升值少一點,國際熱錢就會湧入台灣賺台幣升值的匯差,同樣也會讓台幣過多



簡單講,只要歐美英日印鈔行動不停止,台灣通膨就不會停止!



歐美英日停止印鈔,也代表歐美英日經濟已經恢復,對台灣出口業也有幫助,廠商有機會賺更多錢,貿易逆差放大,更多錢流向台灣,房地產怎麼會因歐美英日停止印鈔而下跌?



央行頂多想辦法讓通膨升溫速度慢一點而已!



總之,在這種大環境下,還死守現金,以為現金為王的人,會讓財富被通膨一點一點默默侵蝕掉而已



我是在描述房地產永遠不跌的神話嗎?



並不是,只是政府期望經濟能夠持續成長下,只會想辦法營照對房價上漲有利的環境而已!



當然,在經濟過熱時,政府無法有效調控讓經濟溫和成長時,通膨失控,只剩最後一招—拉高利率,而且拉得很高,若又遇上資金無以為繼,股市與房地產才會大幅下跌,經濟也同步崩盤了,經濟崩盤了,各國政府又開始拼命印鈔,想盡辦法製造通膨…



這就是為什麼,長期來看,股票有可能跌到0元以下,房價卻漲個不停,因為個別公司的競爭力是可能改變,但好地段的房地產價值卻永遠不變(就算經濟崩盤,捷運會停駛嗎?捷運宅的使用價值會貶低?),只有衡量房地產價值的鈔票本身會改變罷了



加印1倍鈔票後,這種鈔票還能維持原有的購買力?當然需要用更多鈔票去換同樣的房子,眼前市場價格只不過是合理反映出鈔票購買力而已!



房價上漲,只是鈔票購買力下降的相對現象!



投資客只是利用政府製造出來的情況,在別人尚未察覺前,搶先一步卡位,並轉賣給慢一步查覺或不知不覺的人而已



當然要當心,慢一步查覺、或不知不覺的後果可是你自己去面對!



22f wrote:
房價上漲,只是鈔票購買力下降的相對現象!


看到這句話最讓人害怕,


最近忙著做麵包西點 以及玩窮人3C玩具 都沒注意樓主老大回來了
偶2個月前的猜測是對的 幹嘛熄燈關樓


偶是不知個中原委啦 不過純就這棟樓 樓主提出的理念與大家分享
認同的就共襄盛局 表達理念
不認同也可以提出反證與樓主切磋 甚至直接無視就好

感恩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