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開春以來房市的熱銷情形,張金鶚認為,應就長遠面看,就以下6點評估:第一是環
境不佳,民眾所得並無提高,如何買房?按供需理論,房價自然下跌。
張金鶚這話實在好笑,早在2010年民眾平均薪資大幅上揚時,他為什麼不跳出來說民眾所得大幅增加,趕快買房?
再者,依據主計處最新統計數據來看,2004以來,除了2009金融海嘯衝擊,平均薪資大致是呈現上揚的局面,但張金鶚老是說民眾所得降低?
2012平均薪資僅僅只是較同期減少0.06%,就大喊按供需理論,房價自然下跌?
怪了,平均薪資大漲時不喊房價大漲,僅僅減少0.06%,就大喊下跌?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3163&ctNode=5624
93 年 42685
92 年 43163
95 年 43493
96 年 44414
97 年 44424
98 年 42275
99 年 44536
100年 45749
101年1-11月 45721
但自己太嫩了 於是分享一下自己在讀的一個部落格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台灣股市的狗屁倒灶
裡面有文章在討論台灣金融股
只能說看得我滿身是汗 回家還是好好念書作功課吧

阿添添 wrote:
小弟只有帶孩子去吃過大海
道地的搏多豚骨拉麵 夠鹹夠入味 真的和日本原味的搏多沒什麼差異
SOGO後中美街其他店老實說 還不太有時間去品嚐(恕刪)
我也很喜歡 但我覺得它的叉燒應該在台中地區罕有敵手
中美街靠近中港路那一帶的巷子裡有一堆好吃的店
很多都是日式風格
居酒屋 拉麵 大阪燒...樣樣都有
東西便宜又好吃
上次去一家"道頓崛"吃大阪燒
店裡日本人還比台灣人多...
不過我自己不大能接受太鹹的拉麵
我又喜歡香甜的大骨湯 不可能只吃麵不喝湯
所以我也常去真北平旁邊的" 十八町" 拉麵吃
稍微修飾成台灣人比較能接受的拉麵
叉燒遜了一點 但湯頭很棒
小菜裡的辣叉燒也很好吃
華美街靠近中港路
有一家樓主曾推過的"樂山娘"
是分店 但其實跟台北的店口味一樣
"強棒拉麵"賣的最好 是有加高麗菜的典型台式拉麵
覺得日本拉麵太鹹受不了的朋友可以來試試
新聞說FED寬鬆退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711856.shtml
唉,這又是新聞記者配合股市禿鷹亂放消息!
事實上,Fed會議紀錄只不過是有「成員」提出量化寬鬆縮減規模或提前退場而已,不是Fed主席柏南克與其盟友提出縮減規模或提前退場
柏南克向來都是努力爭取到Fed內部足夠多的支持者,然後再瘋狂印鈔票,企圖避免陷入大蕭條,怎麼可能會在危機尚未渡過前,就縮減規模或提前退場?如此動見觀瞻的人會為德不足?
除非柏南克親口說要縮減規模或提前退場,否則Fed就不會真的有動作!
自從去年宣佈QE3以來,全球股市的確有點太過樂觀,有可能因為這個稱不上壞消息的傳言,導致全球股市出現修正,但這只不過是修正過度樂觀,而不是真的要出什麼大問題!
講白了,今天開低就是買點!

日本土地綜合研究所最新報告(內含房價變動)
http://www.lij.jp/mail/monthly_data/2012_12_2013_01.pdf
是的,也許日本中古屋單價比台灣便宜,但在日本大多數交易都是買賣新成屋,幾乎沒人買中古屋,中古屋房價相對便宜,對日本人來說毫無意義
對台灣人來說,日本中古屋便宜,更是沒意義!
正因為日本人幾乎都不買中古屋,導致中古屋只能用較低價格賣,導致日本中古屋房價會不斷下滑的主因,如果在日本人不買中古屋的情況下,日本中古屋還能上漲,這才是大泡沫!
日本新成屋交屋後,大概每年會以7%的下跌速度下跌(算是折舊),並且平均30年左右拆掉重建(價值只剩土地,中古屋能不跌嗎?)既然日本中古屋持續下跌,還願意買房出租的人,自然會期望較高的租金報酬率,否則不等於倒貼給租客?
在日本,正因為房子折舊速度快,很多人不願買房,導致租屋需求較大,當然會使租金報酬率較高
相反地,在台灣則是租的人少、買的人多,租屋需求疲弱,租金報酬率自然低,但房東卻可以從房價上漲彌補租金太低,使得房東樂意繼續持有出租!
張教授確認為租金報酬率偏低,是因為房價太高,不是租金太低?
網路上許多人喜歡比較東京與台北房價,而聲稱台北防價明顯貴得不合理
比較基礎根本先天有問題,當然得不到客觀結果!有誰可以說出「蘋果與橘子哪個好吃」的理由,而且還要讓人人都信服?
日本東京都的範圍相對於台北市非常非常大,搭火車2小時才到得了的地方還算是東京都
在台灣,從台北火車站搭火車2小時可以到新竹
若硬要比較台北與東京均價,應該要先將新竹、基隆、桃園、新北市都納入台北均價,才勉強有個相當的比較基礎
要不然就應該要比較台北與東京市中心CBD的均價
依據底下統計數據,東京CBD每坪均價為近150萬 (15,122 X 30(美元兌台幣) X 3.3 (平方公尺轉換成每坪))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most-expensive-cities
也許有人說東京都是算實坪,不像台灣都含虛坪,因此將東京CBD每坪均價為近150萬打個7折,還是要每坪105萬!如果再加上,購買日本房子時,還要按照實價支付5~10%的稅金,因此每坪110~115萬
相對地,台北市中心均價只要每坪70萬,契稅等購屋稅金佔的比重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光只是買入的均價上,東京比台北市每坪貴約60%才對!

歷年房貸餘額始終上漲、與其上上下下的年增率可以看出,房價漲跌趨勢與房貸年增率沒有關聯性,並不是房貸餘額年增率高,房價就一定會漲!
台灣房地產史上,1990~2000年(79~89年)房價持續走跌的過程中,房貸餘額與其年增率反而大都遠遠高於2000年以來的水準(房價持續上漲)
也就是說,張金鶚老是講說銀行可放房貸額度接近滿水位,將阻斷買盤的資金來源…其實與房價漲跌趨勢毫無關係!更何況,只有民國90年曾出現過房貸餘額年增率為負值(新增量少於償還量;新買的數量比已買償債中還少)
畢竟,台灣平均房貸成數大概才50%,甚至還有人是用現金買房,只有首購族才會需要用較高的房貸成數
但像房地產這種高總價的消費,怎麼會受到比較依賴銀行貸款的人影響?
從歷年房貸餘額與其年增率還可以看出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比較依賴銀行貸款的人,大多數會在房價開始下跌時才貸款買房(終於等到房價下跌嗎?)(1990年房價開始下跌時,還維持了好幾年,15~30%的房貸餘額年增率),反而在房價谷底時(1998~2002年),房貸年增率大概只有5%
等到2003年以後,房價開始上漲時,房貸餘額年增率才有較明顯的上揚
簡單講,按照歷史經驗來看,房價會持續跌總是惡性循環,跌個不停!
如果總是要等到下跌才買,特別是從持續上漲多年後,突然出現轉折,你有可能反而買在相對高點!
股市中也常常有這種現象,要嘛像瘋狗浪一樣漲個不停,不然就是跌個不停…
買房應該也要向買持續上漲的多頭排列的個股(哪怕已經漲了一段了),而不要買持續下跌中的空頭排列的個股(哪怕已經跌了一段了)
畢竟,剛好買在轉折的機率,會比買後持續上漲或下跌的機率還低!(以長期趨勢來看,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持續跌或持續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