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車的真相: 長期需求邁向負成長。 製造負向需求的政策還要嗎?(更新至107年6月數據)

優化公車實際績效只有1/10或是1/15,遠遠不及過去任何一年,甚至連三個月的BRT績效都比不過。


BRT七個月有(881萬人次)成長,就比優化公車一年的量(323萬)多一倍。
BRT七個月有(881萬人次)成長,優化公車同期只有(185萬),少了70%。
請問有道理可以解釋嗎?

加上免費8公里變成10公里的灑錢,最後我們得到的是一種更差的搭乘效率。
請問這可以解釋台中人不差這兩公里嗎?
大家不再搭,問題在哪?

請注意圖表的最後右邊整合資訊,明顯可以比對出兩個交通政策的效率差距!

不含季節性考慮


含季節性(相對成長量減少,所以會有負數,因此整體成長遞減,這是相對變動量)


因上表,所以得到這樣的變化量。
由上表得知BRT效率是正的,就可以反推出,BRT是正的方向,的確增加搭乘人數意願。






依照政策時間點來比較,優化公車明顯是一種更差的表現。
符合優化的目的嗎?



考慮季節性變數,變化量也是如此。




長年,每年都快有1800萬的乘客搭乘成長歷史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平日減班的優化公車。


曾誇下海口說是優化公車很好,請問好在哪?
請告訴我~


每年成長量1800萬以上,銳減至223萬。
為何一啟動優化公車,數據上一下子有2000~1580萬成長人次不見了?
請問有道理可以解釋嗎?




單月乘客成長,過去歷年每月都破百,如今呢?

基本上就BRT之前的月績效(月均值150~180萬人次成長)
基本上就優化公車的月績效(月均值18萬人次成長,正往單月10萬人次下滑)





有空去中港路看看,平日非上下班時段,公車跑哪去了? 滿載率多少?

你會發現:平日的時候,開在中港路上。
慢車道可以看到10~20台公車,兩側的BRT道路上一台都沒有

所以,
平日的中港路,「禁止變換轉入的交通號誌」變成參考。

常看到車會由快/慢車道轉到快/慢車道,跨越BRT車道。
因為開久都知道:「BRT車道,平日都沒車阿。」




優化公車創造公車之都,好笑了~
...睜眼說瞎話 還是 我眼睛業障?

破壞的力道比建設的力道大,這就是我眼裡的真相。




最後再預告,如果捷運通了,整體效率還沒拉上去,就可以看到更有趣的事情。
會再繼續統計的,運輸政策不是用喊的,數據上的績效才是真相。

請立刻停止山手線,不要編列預算,不要浪費國家資源蓋蚊子館,增加土建只是給你發包土建的招標權。
請立刻停止混亂的優化公車,回頭還來得及。
請立刻停止10公里,改回8公里免費,省下來的預算,回歸市民的基礎福利。
請立刻把交通號誌,回復到之前那種號誌的模式。
(號誌時序偷偷改回來也可以,因為市民都知道以往的順暢是是怎樣的感覺。號誌是被這任搞砸的,改回來表示知錯悔改的認錯,我可以接受偷偷改正的認錯方式)

Selma wrote:
依照乘客成長量數據...(恕刪)

BRT 明顯把餅做大了
他把客層從通勤族小,增加到觀光客,長青族及家庭婦女。這些人看不懂車號,有的是懶得看那麼多車號去分辨路線。

由於簡單易懂,班次多,來了就上的好處,所以這些客層被拉了出來

現在他們全都消失了,回復到以前只有上班族學生族群的客層。開了一堆新車號,也不見成長。
我原本有記錄每一個月的公車運量,還用archive保存時間版本怕事政府竄改數據。
但是後來瞭解到這一兩年公車肇事趨勢後,一怒之下全刪了。

Selma wrote:
優化公車實際績效只...(恕刪)


更令人恐怖的是
台中市負債兩年內從五百多億大增到一千兩百億


臺中市政府最新債務訊息
最後異動時間:2017-03-08 發布單位:臺中市政府財政局
截至106年2月底止,本府公共債務情形如下:
一、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為615億元。
二、短期債務未償餘額為320億元。
三、平均每人負擔債務3.4萬元。
四、自償性債務未償餘額(含非營業特種基金)為326.7億元。
公部門的例行統計交通資料,已經不再能夠找到資料。

這明明是可對外公開的資訊!!
如今連原本可公開的市政資訊都變成個人隱私一樣的消失??
請問,台中市政府想掩飾什麼?

請各位繼續幫忙,如果有找到「正確並可驗證」逐月資訊,請更新給我~

*回頭看,一年多前的那些文字,很臭很常很囉唆。
如今當時的分析都變成事實,還真的運氣好了點。

今天的感覺是

「交通建設的目的遠離市民、毫無市政的長遠未來、高智商的團隊卻呈現低效率的空想與假說,不如團隊打掉重來。」
舉凡,三手線、10公里、中港路優化到減班,這些都是爭議,也是屬於花錢的政治煙火秀,績效可能會比優化公車更慘。

就繼續堅持下去,把真相找到。
懇求各位繼續協助我,去完成延續後續的統計數據。

感謝~




缺乏遠見、短視、用媒體去營造政治感覺、偏頗的問卷設計可營造政治形象的氛圍.....
然後簡化成,掩耳盜鈴這四個字~ 未來歷史可以為證

Selma wrote:
公部門的例行統計交通...(恕刪)


觀光人數統計都可以變成入出境人數總計來騙傻瓜了

很意外嗎?

我以前就說過了,民眾是無法為他們不知道的事抗議的

全部黑箱起來很意外嗎? 呵
我有預感這些政策,還會繼續延續四年

一堆人都說柳川有改善,捷運藍線也核定了,代表台中有在改變

公車變爛也無所謂,反正台中人都是愛開車居多
還是老話勸您把這份心力留著去國外好好唸書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能不回來就不要回來。台灣台中只有覺醒的人才活得下來?

Selma wrote:
公部門的例行統計交通...(恕刪)
這兩個表格,我有更新。
因為計算的區域少拉到幾個位置,所以更新。

請注意圖表的最後右邊整合資訊,明顯可以比對出兩個交通政策的效率差距!


不含季節性考慮



含季節性(相對成長量減少,所以會有負數,因此整體成長遞減,這是相對變動量)


由上表得知市民對於交通政策的實際反應
從數據BRT效率是正向,就可以看出BRT是正確的方向,的確增加搭乘人數意願。
所以得到以下這樣的變化量。



就兩個政策的使用績效
BRT政策改變中港路的特性(增加541萬人次),優化公車又改變一次(變成負的348萬人次)。
一來一往,中港路的交通政策的改變以及路網改變,居然可以在一年內少了889萬人次的成長量。

就整體路網使用意願
以整體發展的過去歷史,平均趨勢成長減少1800萬人次。
優化公車的路網破壞了其他路線的市民搭乘意願,因此又少了900萬人次的增長量。
但,這說法有點爭議在於年度成長量是否以1800萬人次成長為目標。

至少從數據來看,只有一個說法是沒有爭議的
「優化公車的路網改變,讓不搭乘公車的不再有意願去搭乘,但BRT時代確有一點吸引力,讓不搭乘公車的也來搭乘」


就公共支出的實際表現:
「優化公車+10公里免費」,灑大錢卻頂多維持固定的人數,無法刺激公車需求增加,市民又打一次市政府的臉。

兩個方案,市政府少了「黃金路權的收益」也多貼補「公車業者」。
假設這兩個方案合計,一年市庫少了30億,這個市長應該無感吧。
那四年市庫少了120億呢?

優化公車隱藏性財政危機:
如今號稱BRT系統會有300億費用支出,一個優化公車執行四年造成120億短收。
這兩個幾乎都一樣是花大錢,一個是有東西產出,一個是沒東西又搞破壞的短收!
在費用上,八年的優化公車的空耗,可以蓋好BRT整個系統,你會選誰?

就公共支出的政策未來性:
優化公車不是民眾選的方案,不要一再說是市民要求施行優化公車~
BRT有存在問題,但實質又有一定的貢獻,真有必要一次打死BRT嗎?

不去利用BRT的優勢,改正缺點!?
強推優化公車,卻看不到優化公車的好處,也要推?WHY?
唉~捨本逐末,自以為是





就公共支出的趨勢面:
未來綠線、藍線,沒辦法增加公車人數,這也是未來事實,不要虎爛公共政策的未來性!
未來,搭乘人數能持平,維持人數住不往下掉,市政府就可以偷笑了~

推估106年的總搭乘人數。
大概是搭乘總人次成長達到-1.0~-2.0%之間。
(正式邁入負成長的比較可能比較高,能比104年總人數高的難度頗高的。)


另外,台中運輸業可能今年要要上媒體,喊貼補虧錢~
就看業者他們能忍多久~




小結論:

這不是市場飽和,也不是大家願意開車。
而是優化公車給人的感覺就跟一般公車一樣,不過就是回到3~5年前的感覺。
所以市民才選擇騎機車、開車...
那些原先搭公車的學生族群,也跑去買汽機車去取代,然後台中市的汽機車增加,不過就是...剛好
但,台中市新聞一定倒果為因,這也是可預期的未來。

新聞打的火熱又市政府打宣傳,然後市民為何不買你單?
這表示市政府施政,根本就不在意市民!
他不想丟臉? 卻被市民打臉~


倒退的主因是什麼,這市政府知道嗎?
自以為是的高學歷是毒藥~ 哈哈~


一年前,這篇就提出這些趨勢推測,也指出這是明顯錯誤的政策,希望市政府回頭。
但,號稱教授祖師爺的市長或是博士級的交通主管,不知道政策的效率是靠統計報表做評估的嗎?

用很特別的民調問卷法,測試民眾的觀感認知(好心的分數,不代表真實的反應)。
用問卷產生一切彷彿都很成功,現實上卻只是心酸的~
因為政策的實際數據,已經一再地打市政府的臉。

唯有停止優化公車,才是正解。
上媒體,你只是自己娛樂而已。


下次更新,也許又要等半年或是一年後,SORRY!
沒有那個美國時間,一直追著數據跑,我有自己的事情要搞,沒空搭理了~

去忙了~
106年1月 10754791
106年2月 10259697 (月增-4.6% 年增4.92%,去年是過年)
105年2月 9778110

二月公共運輸運量 也下滑太多了吧?去年有11個月都贏今年二月。
103年8月BRT之後,也只有兩個月這麼爛。但人家是過年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