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這是公開資訊觀測站的 鄉林 財報 第19頁..

皇居還卡27E沒賣完餒..

只會在那邊打嘴砲 , 可以去幫人選舉抬轎了 , 想必一到選舉一定很忙 , 皇居裡面有這種level的 , 真長見識了 .


哇 ! 一中語文資優班耶 , 原來專幹這種差事 . 失望透頂 .





Hover007 wrote:
如此陣仗和久候, 謝...(恕刪)

蒙各位共襄盛舉, 皇居傲人的優點, 我已有充分的機會表達,
皇居餘戶不多, 乃拜它的豪氣與秋紅谷之賜, 無我之功.
使命已達, 無須戀棧, 謝謝各位數月來如此賣力配合演出,還讓我比預計多揮灑了一個月.
不必酸了, 免得污染各位心靈! 我不會看的!
鳴砲慶祝狂歡吧! Hover007

austin70620 wrote:
咦? 這是公開資訊...(恕刪)


真假?
以為它完銷了哩!
T大快回來,
皇帝需你護駕!
austin70620 wrote:
咦? 這是公開資訊...(恕刪)


還是要幫皇居說句話,這位大大引用的資訊恐怕有誤,因為..............
這只有"建物",應該要把待售土地一併納進來才是正確的成本,不然你可能會低估皇居的成本,貶低皇居價值,到時候會被砲喔...

看了一下報告,皇居似乎是民國100年才轉入代售房地,財報皆露的是成本,我是不知道"實際市價"如何,不過於比較基礎一致的情況下,把今年半年報金額除以民國100年金額約為73%,難道代表實銷為27%? 如是,快2年賣約3成是惜售還是很難賣? 現在想要買的人價格應該好殺吧?

有對建設業比較了解的高人解讀一下吧!

來個disclaimer: 以上為個人不專業臆測,切勿做為投資參考
Don't know why wrote:
還是要幫皇居說句話,...(恕刪)

Don't know大大
讓小弟來說說
先看一下財報 從98年看起







98年 皇居 還是在建工程 成本31,702,802
100年 皇居 已經蓋好了 成本 4,983,751 市價 11,043,597 <----賺超大的
101年 皇居 成本剩下 3,198,291+1,044,138 =4,342,429
比起 100年來說 賣了 ( 4,983,751 -4,342,429 )/4,983,751=12.868%
至102年6月30日 2,703,715+908,366=3,612,081
比起100年 已賣出 ( 4,983,751-3,612,081)/4,983,751=27.52%
看來,皇居真的賣的不太好,跟100年比,賣了2年半,只賣了不到3成

再看一下利潤 (市價 11,043,597-成本 4,983,751)=6,059,846
我只能說, 馬小久 這就是你的打房嗎???

成本 49.83的東西 賣 110元
售價110元-成本49.83(算50好了)=60元
賣一個賺1.2倍
馬小久 這就是打房????

而且,這還是以「100年」的市價計算
如果以現在102年的市價算,皇居又賺更大了

所以,以皇居來說
一坪賣你22萬的說 成本只有 10萬元不到
真的,現在買房打5折都還不到建商的成本
建商都還有賺

我只能說,蓋房子真好賺
電子業毛利保4%保5的
什麼原物料上漲,屁啦

austin70620 wrote:
咦? 這是公開資訊...(恕刪)


是36億,您少算了 皇居的 土地
ttonychen wrote:
Don't know...(恕刪)


再補上一張




鄉林皇居
確實在100年完工建好
成本49.83億
現在帳上還有36億尚未賣出
這樣算來
皇居,真的只賣了27%

怕買不到房的,皇居還有很多位置
今天又在電視看到 皇居最新的廣告....什麼全部都完銷,只剩太和特區 150坪

網路找不到那篇廣告,不然就可以貼上來給各位看看...呵呵呵!

可能廣告還太新了....


一個建案...居然可以廣告有好幾版一打就好幾年,真的創造了一個奇蹟

brina999 wrote:
今天又在電視看到 皇...(恕刪)

若網路廣告強調150坪建案會讓我很好奇,買得起及要買150坪的人會常接觸網路廣告? 這跟我的認知不太一樣。
把宏盛帝寶搬到台中火車站旁它仍然是棟好房子,但再也不是"帝寶",把法拉利引擎裝在Toyota車上,這部Toyota車子性能會比絕大部分車子好,但它仍不是法拉利而是一部凌駕一般汽車的Toyota,無論星宿老怪的弟子如何吹捧,丁春秋還是無法讓人信服而一統江湖,扯的有點遠了….
Anyway,豪不豪宅因人而異,但對一般的人而言,地點、建材、管理及芳鄰等皆是重點考量,以皇居對我而言,我是不太認同它的地點及周遭環境(以豪宅而言),但我認為它至少是間好宅。皇居CP值對潛在買方而言夠不夠或好不好,從目前銷售狀況或許可見點端倪,至於一般廣告中所謂接近完銷等語聽聽就好,又不是只有一個建案用過這類術語,除非有更solid的證據支持,不然我很難相信皇居銷售率能賣的有多好,因此,我認為想買的人應該有一定的選擇權利及議價空間。
至於毛利,這幾年來台灣建設業毛率搞不好是所有產業之首,也受惠於此及低利環境,一般建設業者更有本錢跟消費者進行比耐力遊戲,至於遊戲最後的結局,也只有等時間來證明了。
怪怪~~~~

我的打 鄉林皇居

由財報推算出

賣27% 尚有7成 未賣出

怎麼不見了

小弟我還有po 圖出來(財報)

網管妹~~~~

太扯蛋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