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22f wrote:
上網看看熱賣的DRAM模組價格走勢
不難看出,去年底以來的價格反彈,只是彈回2012年的水準
只是彈回相同價格,DRAM公司在2012年虧損嚴重,卻在2013年能賺錢?

換言之,假設DRAM公司沒有刻意用作帳技巧,讓「單月」有盈餘
最少也是把研發等長期發展的費用砍了...(恕刪)


對半導體業者而言
成本最高的是設備

小弟沒看財報
但是另一種可能是 設備攤提的成本 在2013下降很多...
畢竟dram的價格長期偏低 依台灣廠商的財力 這幾年來 設備應該沒啥擴張...



現在的歐美,經濟其實很難恢復到以往的模式



道理在於,歐美年輕人已經看清楚,原本政府也可能會破產,再也不相信政府所編織的美夢,開始考慮靠自己存退休金,不敢再像以往那種瘋狂借貸的模式!



歐美的退休基金都只能投資如公債的固定收益,但各國政府擔心會破產,瘋狂印鈔,壓低這些固定收益的利息,這卻讓這些退休基金都因收益過低,面臨破產的危機,但如果提高利率,政府又可能會破產!不提高利率,退休基金可能會破產!



最終只能選擇大幅降低老年給付!



如此一來,肯定會擊垮歐美人瘋狂借貸、瘋狂消費的唯一信心支柱!
那歐美經濟還可能恢復嗎?如果你覺得困難,要台股表現好當然更困難



答案應該是目前不知道
所以台股不能長抱,只能像S大那樣賺一段就跑!



再一次,祝福勇敢的投資人!






請問,請教,可能會如報導所說,快速升息?

(中央社台北2013年5月3日電)高盛集團(GoldmanSachs Group Inc.)執行長布蘭克費恩( Lloyd C.Blankfein)警告,當前利率環境和1994年相似,當時央行升息又急又快,讓市場投資人措手不及。

現年58歲的布蘭克費恩在華府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贊助的研討會上表示,「當我將眼光餘光拉回到94年期間,我不禁擔心現在。」他回憶當時投資人如何安於低利率,並受之後利率急升損失的震撼。

當時聯準會從1994年2月到1995年2月,調高基準利率3個百分點,自空前低點3%,調高至6%。美國30年公債殖利率更在1994年底,由1年前不到6%,一路攀升至8%以上。聯準會升息,加上隨之而來的債券價格和股市崩跌,造成華爾街銀行交易部門和投資人大失血。

當時還是家私人合夥制公司的高盛面臨資本流失,不得不向一家夏威夷信託公司售股募資2.5億美元。合夥人也退出公司,包括當時的董事長佛里曼(StephenFriedman),佛里曼目前擔任高盛董事。

布蘭克費恩表示,當年的升息,如以後見之明來看,應能預期到。但真的很驚人。

美國聯準會自2008年12月以來,維持基準利率在0-0.25%之間的歷史低檔。聯準會買進公債和房貸抵押債券,降低長期利率,推動量化寬鬆政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日表示,準備加速或減緩購債速度。

布蘭克費恩指出,鑑於通貨緊縮的潛在衝擊,聯準會的政策動作不無道理。雖然長期來看,通膨的風險比通縮更有可能,但通縮對經濟的殺傷力甚於通膨。

布蘭克費恩表示,「我最擔憂經濟陷入通縮。」「從心理層面來看,我們是陷入有點通縮的心理,因為公司和投資人都囤積現金。」

長期擔任布蘭克費恩左右手的高盛總裁和營運長寇恩(Gary Cohn)2月表示,他憂心部分投資人不瞭解一旦利率攀升,債券將失去價值。

現年52歲的寇恩2月11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利率只有一條路可走。」「我擔心大眾不甚瞭解債券訂價和利率,以及兩者之間的逆相關。」

高盛信用和房貸策略小組主管希默柏格(CharlieHimmelberg)上月在研究報告中表示,1994年「債券大屠殺」事件不太可能重演。他指出,聯準會和市場溝通更清楚明白,減少市場憂心央行對抗通膨的能力。

希默柏格在報告中寫到,1994年的例子雖在說明輕忽利率風險的危險上仍有用,但我們認為政策意外,以及導致類似1994年崩跌的情況,在當前的環境下,比較不可能。」(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22f wrote:
所以台股不能長抱,只能像S大那樣賺一段就跑!


完全同意
長抱就可能套牢
小弟常常一不小心就被套個一年以上
還好南僑這檔總是不負所望
可以再接再厲
繼續奮起
所以可以有解套甚至獲利的機會
這次沿路亂賣股票
賣到爽歪歪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午浩 wrote:
請問,請教,可能會如...(恕刪)




大大,我很期待快速升息,真的!


首先,每一家金融機構都十分期待升息,因為只要升0.1%,金融機構就莫名奇妙多賺很多錢


因此,一家金融機構「擔憂」可能會快速升息,你就要很恐慌嗎?


這跟建商「擔憂」原物料大漲,房價可能會大漲一樣,難道你也要很恐慌嗎?


再說,就算會快速升息又怎樣?


我常常搞不懂,為什麼很多人都很擔心快速升息(對沒買房的人來說很期待快速升息,以便把房價打下去嗎?)


新聞提到的1994年2月~1995年2月快速升息,利息從3%快速調升到6%時,你覺得當時的經濟狀況如何?


我不說太多理論,我們盡量只看數字就好!


1994年2月的道瓊工業指數為4000點,1年後1995年2月的道瓊工業指數還是為4000點


從開始調利息後的2個月後,道瓊工業指數跌到3600點,跌幅10%


但從這之後,開始震盪走高到4000點,漲幅11%


怪了,不是說快速拉高利息,衝擊投資人嗎?怎麼利息越升越高,股價指數還能漲回來?


別急,精采的還在後面!


我前面講過,央行升息的目的是要維持經濟能夠穩定增長,絕對不是打擊經濟


只是,央行決定要拉高利息時,那肯定是經濟有過熱的跡象,必須要降溫


特別是快速拉高利息時,那肯定是經濟熱到爆!


當然,升息向來都是短空長多,因為升息確實會拉高資金成本,而帶來負面因素,因此1994年2月開始升息後當時的股市確實跌掉一小段


既然當時1994~1995年需要快速拉高利息,那肯定是經濟熱到爆,不然當時美國央行Fed是發神經嗎?


果然,1995年2月利率快速拉高後,道瓊工業指數如脫韁野馬,在短短5年內飆升到1萬點


接下來,道瓊則一路震盪飆高到金融海嘯前的14,000點!


這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如果全球經濟能有機會快速拉高利息,我會趕快把現金準備好,趁著投資人驚慌失措時,趕快去掃進股票與房地產!


大大你呢,你打算怎麼做? 和他們一起「擔心」利息快速升高?


當然,升息確實會帶來短期性的衝擊,因此要貸款買房時,要很謹慎規劃財務,最好要考慮完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能持續支付至少半年的各項開銷,你才能度過各種可能的衝擊,等到黎明的到來⋯


不過,事實上,我反倒很擔憂利率可能要維持在低水準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現在的歐美經濟狀況真的還是很糟糕,上至國家,下至百姓,人人都債臺高築,甚至債務無法持續


在這種情況下,我真的無法想像為什麼有條件能夠快速拉高利息?


新聞中看不出來高盛為什麼會認為現在有條件快速升息,恐怕只是一種期待而已?


道瓊工業指數走勢圖

http://www.google.com/finance?cid=983582


另外,很多人,尤其是沒買房,想要買房的人,常常都會提到什麼人口紅利即將結束,經濟會怎樣怎樣⋯


這更是莫名奇妙,我根本懶得理(有人天天拿報紙或統計來胡掰、裝內行⋯甚至觀點偏頗,道理根本說不通還自稱好文⋯唉,)


若人口紅利就代表經濟必定很好,少了人口紅利經濟必定很糟的話,那為什麼長期有人口紅利的非洲國家(嬰幼兒常常都夭折,沒辦法成為負擔;各種疾病侵襲,醫療又落後,很難活超過50歲;人口結構中,年輕勞動人口比例極高),為什麼依然經濟凋敝?


簡單講,人口紅利只是利多因素,少了這個利多,經濟就一定崩潰?


拜託,人口紅利消失,並不等同於經濟情勢必然轉弱,他只是負面因素而已


只要其他因素足以彌補這個負面因素,整體依然是正面成長! 只不過,少了人口紅利,要能維持正面成長,難度比較高而已


換言之,我們可以預測人口紅利大概什麼時候消失,但你我是如何預測到那時就沒有其他因素足以彌補這個負面因素?


例如,你怎麼知道,政府不會迫於勞動力越來越短缺,政府把移民門檻放得更低,直接引入更多年輕勞動力?


你怎麼知道,企業不會迫於勞動力越來越短缺,放棄低利潤業務,而改作高附加價值,進而拉高了每個勞動力的生產力,維持GDP的成長性?


再者,就算人口開始負成長,那也是以十分緩慢的速度下滑,而且按照預估首次開始人口負成長大概還要10年後,你等得了10年?


又加上,依據日本的情況來看,早在2005年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但日本東京人口反而更快速增加!


這不就告訴我們,人口負成長下,住宅需求減少,其實只會發生在現在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也就是房價比較便宜的地方!台灣、甚至台中就找得出這樣的例子⋯


來台中是休息,女王在瞪我了,希望對你或任何人有點幫助,晚安!







謝謝22f 大大:很多事情都只看表象,自己沒有深入的能力,謝謝提點。

不好意思,打擾您的休息時間。再次感謝。


一樣也是謝謝22f 大大
所提供的見解與思考模式令小弟受益良多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早上經過五權西路85度C就考察一下
自從市民廣場那家變通訊行就許久沒吃了

麵包種類數量不多 價格中上 試個菠蘿麵包 夠水準
糕點種類多 誘人

台灣麵包店太競爭壓縮85度C的發展 但蛋糕類競爭性夠
喝杯冰咖啡 一貫合偶低口味 味道不輸價格多一倍的其他品牌 只差在沒有夠 fu 的雅座
生意不差 一直有顧客

結論: 在台灣的成長緩慢 但還可以
在大陸是強成長 大陸的麵包水準過去差台灣太多(雖然近年進步滿多)
85度C 的麵包在大陸有競爭力

草悟道來一家吧 至少它的甜點強過米哥,冰咖啡也是偶愛低!
麵包歐

巴雷(美村路上) 羅哇(野上師傅的店 中國附設那邊) 或者 是 阿光師傅的堂本(五權x街)

都很讚啊

台中人很幸福哩(還是說 台中人很挑XD)

家裡老大 基本上 只吃 這三間

胃口都被養大

回高雄 也只買 吳寶春的

咖啡 就隨便用 歐舍 的 單品 自己煮





前幾天忙審查一堆東西 現在聊些杭州
二十年沒去 這次去住兩天 選景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旁一小旅店 約三星級 選評分較高者

杭州這些年房價高漲 直逼上海 why?
當地一個同行告訴我他先前買三間 其中一個別墅想賣 可以賺 600 w 人民幣, 他說他一輩子薪水也賺不到這麼多 這鬼靈精真黑 他有先知沒辦法!

從上海新穎的火車站搭高鐵到杭州不到一個鐘頭 而且很舒服 從車站叫部車到旅店只12元人民幣,根本就是上海後花園!

杭州千年的發展是跟著秀麗的西湖 市區也就懷抱著廣大的西湖
有寬廣的湖水 周邊許多草地樹木 山區森林 還有千年文化
杭州十景 就只抽空在旅店的柳浪聞鶯這裡走走

旅店





湖邊





西湖博物館




街景




中國美術學院 (林風眠 李可染 黃賓虹 吳冠中 趙無極 朱德群 ...)




吃過最難忘的麵是新疆的拉麵拌麵 之後在上海兩家專業新疆餐廳都吃不到那個味 西湖邊巷弄回民小店做的倒還有那個味 拉出那麵香


心得:

1.昨天新聞說最新公布的五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中市4月成交量4,482棟,月增率13.5%,年增率更達15.3%,登上單月增幅冠軍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3日電:調查顯示,民眾購屋目的除自用外,雙北民眾以投資理財為主,台中市民眾為休閒度假,高雄市民是買給小孩或父母住。)


2.準備幾年後春秋兩季各一個禮拜,帶幾本小說散文到西湖邊閒閒度假
不必買房 那裡很多大小旅店 還有西湖十景 台中機場飛去一小時多就到

3.台北人三兩天可來台中 六七天可去杭州 慢活


結論:

都會區市中心有大片綠地 文化設施 特色餐廳 旅店 有怡情功能區域 你不要放過它
終極宅的理想地點

草悟道

當然七期也不錯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