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fan wrote:
其實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恕刪)
非常同意dreamfan
資本主義,沒人逼你要買
當大家都想要的時候,就是價高者得
買不起可以買遠,買不了遠可以租
房價高如果沒人買,建商也是要降價賣的
有人買得起,有供給,有需求,市場機制啊,為什麼要求政府介入
總不能說賓士太貴,一般上班族得工作三、四年才能買一部車,要它降價吧
當年的無殼蝸牛,如果不努力等房價下,到現在更慘
所以問題還是在自己
pineapple wrote:
就投資而言,股市比房市的風險相對低多了,至少股市提供資訊的透明度不是房市可以比擬的!
要求政府介入,並不是要讓價格滑落,而是要提高房市透明度,讓房市回歸真正的市場機制.
只是政治考量下,提高市場透明度的事政府做得太少了.
pineapple wrote:
這裡指的風險小,是指政府透過要求上市公司,公開相關營運訊息
減少內部人與外部人的資訊落差,只要多思考多追蹤一些風險都可以得到規避
例如定期公布營收財報等相關的營運參考,而且股票市場的規範這麼多,都還有人為炒作.
所以常常會聽到股票炒作被調查,但是為啥麼很少聽到炒作房是被調查.
因為房市的將訊息透明化規範太少,加上不是政府法律規範,很多的訊息都不需要負擔責任的,
錯了就錯了,也拿他沒轍,但股市的公開消息錯了是有法律及明確規範可以處罰的.
因為房市不夠透明,房市的高風險來至其資訊不透明不對稱,造成上下其手的空間增加
以之前在看屋台中為例,80~90年那一波高點買房的至今大多還是套牢狀態,
如果加上期間的相關規費,維護費用及套在其中的資金成本.其實虧的程度真的只比買下市地雷股好一點而已,
透過較公開透明的訊息進行分析,股市有很多長期資優生可以選,甚至0050只要年線下就慢慢買,
如果你願意像房市一樣長期持有股票,要虧錢的機率太小了,獲利率絕不會比房地產差,而且還不用付銀行利息.
但是除非你是內部人,否則房市現在提供的市場訊息沒有透明到,
讓人可以看出哪一區有潛力(最少房市沒有年線可以參考).
說實話如果不小心買在高點,哪一種投資都是高風險,管她股市還是房市.
所以我寧願將房子看成消費,住得舒服為先,投資價值我就不敢想,最少現在我買不下去.
pineapple wrote:
就消費而言,好的商品...(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