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台中很多年前就開始八公里免費,吸引市民不要開車騎機車出門
為的是什麼?就是為捷運,為brt鋪路呀~~
習慣之後,不過是由本來的公車轉搭BRT而已呀~~
本來公車就是做為BRT的前導的,甚至之後的捷運
之前台中公車就有捷運線,就是延著未來要蓋的捷運方向行駛的公車
養成市民的習慣~~
才不會像高雄,蓋好了才使用率低~~捷運燒一個月的成本,公車都可以跑多久的八公里免費了~
沒錯~BRT的使用人數,確實是之前公車轉過來的~加上部份看新聞吵不停,好奇去坐坐看的~~那又怎樣?至少使用率高
雖然我還沒坐過BRT,但以我五年來除了假日,每天都要在中港路上騎30分鐘的車去上班的經驗~~
我不覺的機車道有比較難騎~~紅燈變長了更是非常的好笑~~
如果開車的話,說真的...我覺的是"一樣塞",而沒有"比較塞",早在BRT之前,上下班尖峰時間,
我就不會走中港路了~~~
如果中港路因為BRT而"更塞了"我也是舉雙手支持,為什麼?因為這樣才會促使更多的人搭公共運輸上下班,而不是放眼望去都是一人駕駛的轎車,塞的死去活來~~
要認真計算的話,brt占掉一線的通勤人數,搞不好比汽車道三線加起來的人數還多咧~~,台中市政府應該要把這個數據算出來~~堵堵那些靠北中港路更塞了的人的嘴~
原因不過就是:因為旁邊有一台兩節便宜貨開得比他的自家用還快還順暢所造成的錯覺.
舉例來說,就像BRT開通前的每個週六下午6:00從市區往台中港,文心路口到河南路口這一段.
快車道三道時常是塞到連綠燈都不能前行,慢車道更不用提了.
這時,大家心裡的OS是:"塞成這樣太誇張了吧,大家都不用吃晚飯的嗎?"
沒有人會怪誰,只會心中咒罵那些喜歡把左轉專用道當express pass的小黃.
現在BRT專用道通了,部分開車族轉移到BRT上擠兩節便宜貨,把剩餘路面空間讓給必須開車的人使用.
車道少了,但車子也少了.
雖然可能一樣會有塞到連綠燈都不能前行的情況.
這時開自家用的雖然塞在一樣位置,卻因為旁邊那條寬闊的藍帶不能走,小黃持續把左轉專用道當express pass.
沒人怪小黃不守規距了,開始怪起那些把車道空間讓出來,自己去擠兩節便宜貨的市民,竟然走得比他們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