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請「說BRT機車道不塞的」說明一下嗎?(2014/10/29/18:xx修改)


wolfzr280 wrote:
咦,BRT 好像是因...(恕刪)

據我所知只有146 / 106 / 150 被改成用來當BRT的支線,
但是還是有一段會在中港路上跑。
你應該不常搭中港路的公車吧!
其實交通要去了解整體規劃而不是片斷,諸如台北捷運甚至有更長的黑暗期,但整體工程完工後就不會有怨言了。日後台灣大道是不會有國道客運甚至巴士,客運似乎會移到大宅門轉運站,整個避開台灣大道。現在火車站及鐵軌高架化等也正在進行許多工程,目前是過渡期,也比台北捷運黑暗期短很多,大家就包涵包涵吧。非尖峰時間其實很好開,尖峰時間就走旁邊替代道路才是良策。
我每天機車送小孩上學經遊園南路到澄清醫院, 從BRT之前跟公車搶道險象環生, 到現在每天一路順暢, 不知市區狀況是否不同, 至少對我這一段是滿意到爆! 到朝馬搭客運或到火車站坐BRT更是比機車方便太多, 還不用錢, 想不出哪裡不好? 甚至一堆人沒坐過BRT也在批評, 我覺得不是BRT做的好不好的問題, 是人的心不滿, 看什麼都不會爽的啦! 到時候選出一個爛的, 再來後悔吧! 很無奈, 台中是我待過台灣最好的都市(天氣環境, 產業發展, 都市規劃, 財務健全,...), 不知未來會如何...
因為政府要讓台中人不能騎機車~
機車族的可憐~
現在都不敢騎中港路~機車很容易出車禍~~

prt退出台中吧

0014142 wrote:
因為政府要讓台中人不...(恕刪)


PRT是啥? 要罵也搞清楚!
綿密奶泡 wrote:
如果不要BRT,只要公車專用道,公車是不是就不用擠機車道,機車就不用跟公車搶道險象環生,尖峰時刻也不會塞車,原有的公車路線市民也不用再重新適應,建置成本也低得多(恕刪)


同一條路上的公車一定要整併
中港路/台灣大道/台12線上因BRT減班76%
代表同一路線上有太多種公車
一條專用道,多線公車只是造成公車排隊


公車整併是必然的,同一路上的多線公車要整併,BRT是台灣公車改變的開始
很多公車的路程都有某些幅度的重疊性
因為常搭公車的人都習慣從A到B 只坐一台車
才會有那麼多線的公車
市區公車最好是用棋盤式的,可以讓等車時間縮短
讓A到B時間更短,"轉乘" 是關鍵

國外很多城市都開始推BRT了
不僅僅是省錢而已,而是BRT 真的是可以在不花大錢的情況下
大幅改善 "運輸效率"

移動的重點是 "人" 不是車輛,增加大眾運輸專用道,減少自用車道是未來方向


首爾市政府從2004年開始交通改革計畫,公車行駛速度就此提升了32%,讓出道路空­間給公共運輸
首爾的交通改革,成功的讓20%的開車族轉而使用BRT,市政府更取消大量停車格提­高停車費
韓國交通研究院院長 金敬喆(KOTI President Gyeng Chul Kim):「過去你在市區會看到有很多的路邊停車位,那裡有很多的停車位,那是在20­04年之前,但是現在我們將車位全部都移除了,然後我們擴大人行道。」
不再為小汽車著想,回到以人為本,畢竟在城市裡移動的是人,而不該是車,當公共運輸比­汽機車更快更方便時,民眾的使用習慣才可能開始改變。

首爾就是大量減少自用車道,增加BRT公道
首爾BRT交通主軸 有效疏運減塞車
這是首爾,BRT站台和車道占了四個,小汽車車道因而被限縮,只剩下三條,30%的道路空間都給了公車,韓國交通研究院院長指著馬路和我們解釋,這樣的道路空間才是最公平的分配。

韓國交通研究院院長 金敬喆(KOTI President Gyeng Chul Kim):「我們把BRT設置在這裡,這是非常的困難,因為小汽車它失去了三條車道,他們抱怨交通已經很壅賭了,為什麼你們要多加BRT車道,會讓交通變得更壅堵,但是在有了BRT之後,BRT公車經過這裡只需要15分鐘。」

s8300307 wrote:
上週日搭統聯到朝馬後...(恕刪)


您的Before呢?

所謂的沒改善要有Before & After來比較~

以前,有活動、有大假,整段大塞~

現在您指出的一個活動,造成一些狀況是事實,但也不致於是"爛透了"~


還是您要提出的是MRT比較好,就算是MRT也是您的預測,

如果是MRT的話,那在新光那段塞到了,您是否也要說MRT爛透了?


以自身"點"看面,只能僅供參考,當然,公共建設看的是全面性的,但,點的意見也不要就忽視。

看看市政府有沒有改善的方法囉。


0014142 wrote:
因為政府要讓台中人不...(恕刪)


應該改成公車站以及專用道在最內車道
運量
不是指這一個交通工具可以載多少人
而是指這一個道路面積可以載多少人

郵輪運量最高了,乾脆胡說八道挖空開郵輪,又快運量又高,
"單就"BRT自己本身,是成功的,
但對於BRT犧牲的其它方面,也請不要視而不見
你是說真的嗎?
台華輪運量才1,150人
最快巡航速度才22浬
如果要達到BRT藍線的日運量
必須要來回40個航班
如果以八成的載客率來計算
至少要50個航班以上
在營運的16小時的時間內
以22浬的速度有可能達到嗎?

又快?運量又高?

speak97 wrote:
運量
不是指這一個交通工具可以載多少人
而是指這一個道路面積可以載多少人

郵輪運量最高了,乾脆胡說八道挖空開郵輪,又快運量又高,
"單就"BRT自己本身,是成功的,
但對於BRT犧牲的其它方面,也請不要視而不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