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 真的非常的難坐(到底是車爛?司機技術差?還是心情不好?)

以我去台中時坐過一兩回的經驗
我覺得BRT也沒多爛啊(跟一般的公車比的話)
說真的,我覺得BRT說白了就是比較長的公車罷了,所以舒適度的標準差不多。
至於急煞,那就真的是技術問題了,這點還是得加強
(因為一般的公車不需要非常準確的剛好停在站牌前(前後差個一公尺都還是正常的)。所以司機換開BRT時,可能抓不準距離,那麼為了對齊只好急煞了)

angel0414 wrote:
錯錯錯
BRT跟公車不同在于
1.有專用道,不用跟摩托車小客車爭道,這樣才安全才快啊
2.公車會繞路,轉彎,靠邊,浪費時間不說,對我這種容易暈車的人,一上公車就暈,BRT就不會
3. BRT最有用的就是幫助台灣大道疏散車潮,並且能夠預期在多少時間內到達目的地.公車,汽車則無法
錯錯錯BRT跟公車不...(恕刪)



BRT除了快那一點 是唯一優點 其它全是缺點

那唯一的小小優點 也是犧牲很多其它人的不便才能達成

簡單舉例:

外縣市公車、客運依然走快慢車道

BRT就是吃不到這些客群,而且還壓縮了它們的空間

更別說私人的交通工具


labbat wrote:
我以為現在已經有五十輛上路,才三十二輛的話,問題就在於慢慢開(恕刪)


昨天新聞才看到BRT平均每天報修19輛,跟你提的數字相近,所以會不會車子的狀況真的不好,
(如引擎是否扭力不夠,不足以平穩拉動雙節車體,所以才需猛加油猛煞車...........等)
因為這些司機是從其他客運公司來的,駕駛經驗不算差,讓乘客搭乘不舒服就是該檢討!
你下次開車的時候, 在前方50公尺遇到紅燈時, 剎車輕踩慢慢煞試試看, 最後最後不是一樣在最後完全靜止的時候才會往前傾的比較明顯, 如果小客車都這樣了, BRT為什麼不會? 物理現象, 臺北高雄捷運不都這樣?

車報修的事就再看看吧,畢竟爆料的市議員現在在拼立委黨內初選, 要再觀察一下子
peterboulong wrote:
BRT表示...(恕刪)

BRT真的蠻誇張的,一看就知道是趕鴨子上架的產物

1.公車月台閘門是裝好看的,根本就未啟用
2.未設置月台門關閉倒數鈴,都用喊的(可憐的志工、工讀生、保全人員?)
3.車上未裝置像捷運的路線指標圖。只有一個鎖上去的LED跑馬燈
4.跑馬燈不能與站體同步。很容易掛點,常常卡站某個站但車子都已經跑回到台中火車站了
5.刷卡感應慢半拍,說要改善改了幾個月了,都沒看到改進
6.柴油車,會漏油。不叫你用純電動車,但是油電混合總可以了吧?但漏油真的是無解,看看我們漂亮藍色的專用道上滿滿的油漬,已哭。
7.行控中心上路,無法主動與車聯繫;也沒有號誌優先…快捷巴士也是要等紅綠燈的^.<啾咪

所以,我真的希望可以把這個趕鴨子上架,可笑的產物砍掉重練。

順便把那些有問題的採購弊端、可笑的行控中心釐清是否有公務員怠乎職守
我自己搭、也看了好幾班BRT,都是快到站 甚至車頭進站才減速煞車!
看著都想著司機是要衝過站了嗎= =
真是素質問題
worence wrote:
今天台中燈會,車潮很...(恕刪)
捷運不用停紅燈
最多就是到站、離站時才會有急煞、加速問題
是屬於犧牲舒適性換取時間...如果犧牲掉速度這問題會好很多
速度不要拉太高到站前距離拉更常開始減速

BRT要停紅綠燈、車站
後面還要和一般車輛同車到自己又想鑽到沒車的車道
也無法控制上下車時間

理想運量當然是多公車很多
但終究是理想,公車如果用量去壓BRT運量根本被巴假的
公車可以站牌附近停靠BRT只能停站

人數多的話公車可以兩、三台同時發車
同時讓乘客上下車...BRT可不行(也就是同時靠站讓三台公車可以上下車)
加上車內設計不良大家不讓的話,要上車的擠不上來下車的下不去(搭過爆滿的人應該很有印象,有行李就GG了)
也無法一次兩台靠站下車
有誰知道BRT行進間速度不能低於幾公里? 不然不能說人家爆衝
acerasus80 wrote:
你下次開車的時候, 在前方50公尺遇到紅燈時, 剎車輕踩慢慢煞試試看, 最後最後不是一樣在最後完全靜止的時候才會往前傾的比較明顯, 如果小客車都這樣了, BRT為什麼不會? 物理現象, 臺北高雄捷運不都這樣?
車報修的事就再看看吧,畢竟爆料的市議員現在在拼立委黨內初選, 要再觀察一下子



真的要玩的話小車甚至可以做到遠距離滑行配煞車到完全停止
駕駛是幾乎沒有感覺往前頃
只是很麻煩外加會被後面按喇叭按死...有專用道後面沒車例外XD

當你要在某些人的時候就會用到此等技巧0.0

acerasus80 wrote:
有誰知道BRT行進間...(恕刪)


他們要維持班距,是很辛苦的工作。而且大車人多有慣性,不能用小客車的標準來要求舒適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