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養的起是一回事...
沒人想擔責任才是事實
誰都不想當踏腳石,卻總是不時的在踐踏別人...
這就是歷任市長的毛病..

因為這種耗日費時又很花錢的建設,從規劃到完工都是十年起跳的,
一任市長才四年,就算當了兩任也才八年,可能好不容易才通過議會跟前置準備
期,就要下臺了,而新任的就是專門拆前台當政績來的..這樣拆拆又蓋蓋..
就算再一百年也蓋不好...

十大建設一直被視為偉大的基礎建設,但那只有在威權時代才辦的到,現在的民權(?)還是民粹時代?
別說十大了,就連蓋一條像樣一點的路都很難...

每個市長都想著要做出什麼「看的見」的政績,好當作前進中央的籌碼,但大多是債留地方,官進中央再繼續
亂搞一通,誰也不想真的對這塊土地的人民多做一點,所以淨是做些沙堆建設,蓋一堆蚊子館跟無用建築,然
後再讓另一個來拆,這樣還需要你來當市長嗎?

講再多也沒用,沒人會想到替這個城市的將來負責,也負不了什麼責任,更重要的是..沒人願意自己的心血替人
作嫁..這就是台中長久以來的問題,政客市長太多了..多到不行,口中說什麼深耕?實際上只是當作跳板罷了..
還以為別人不知道?隨便安一個中央官做馬上就棄官改易了..

ambition9125 wrote:
及4條BRT了...(恕刪)


原來高雄也搞BRT,
不知高雄的BRT長怎樣?
lball wrote:
沿線 弘光 靜宜 ...(恕刪)



台中MRT真的養不起嗎?

嗯~~看了您的標題
嗯~~
嗯~~




一堆老人、小孩,都養不起
當然養不起"MRT"

還有一堆街友...
台中若蓋MRT未必會像高雄那樣遭冷落,畢竟台中是飯店業最興盛的地方,觀光的中心,著名夜市商機大,而且台中都市密集度比較接近台北,高雄路都大大條又不太會下雨根本大家都喜歡自己開車騎車。

你每次去逢甲夜市最煩惱的是什麼?? 找不到停車位,那就對了~
如果toyota出輛汽車沒有方向盤,只能跑直線。有人會買嗎?

捷運沒有路網,不能轉乘,和汽車不能轉彎的意思一樣,除非起迄點都在同條線上,否則上了車能去哪?

全台中人每天活動的起迄點,剛好都在同條線上的機會有多大?
ambition9125 wrote:
如果只有1條或2條MRT...(恕刪)


您是倒果為因了
高雄是因為運量太低,才不敢繼續蓋MRT
原先兩線MRT, 預估44萬的運量,結果只有17萬人搭,不大賠才怪

北捷花了5000多億,每年可收入200億
高捷花了快2000億,每年收入只有20億不到

看這些數據就知道,
北捷若打平或小虧, 高捷一定是大賠
高雄根本養不起MRT, 當初蓋MRT是錯誤!


台北市一條800億的LRT(文湖線)運量就超過 20萬,
比高雄兩條2000億的紅橘線的總運量(17萬)還多

台中蓋BRT是正確的
花20億的藍線BRT運量就有5萬多,
花600億高雄橘線才四萬

這樣的亂花錢,
難怪高雄負債累累,花了大錢,卻沒見效

而台中財務健全,錢花在刀口上
沒舉債,但這十幾年的發展卻比高雄好的多

看來老胡團隊還算是不錯的啦
lball wrote:
沿線 弘光 靜宜 ...(恕刪)
很簡單的邏輯....認為台中養得起的就放手去蓋


然後再來讓大家笑吧.....


高雄都養不起了...........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難怪高雄負債累累,花了大錢,卻沒見效...(恕刪)

99萬高雄人不同意您的說法
不過說真的
去高雄不下二三十次
卻是沒有座過捷運

jijerwang wrote:
很簡單的邏輯......(恕刪)
當台中的公車運量超過高雄的捷運加上公車時,捷運通車時才會有基本的運量。
原本以為藍橘線捷運十字路網是大部分台中市人的共識,沒有想到林市長完全捨棄十字中心路網,而是走外圍的環狀線。
難道這是在做市區邊緣化嗎?
是要大家都跑到后里、外埔去置產嗎?

ambition9125 wrote:
當台北捷運最早只有木柵線時, 運量比現在的高雄捷運還慘. 當台北捷運只有木柵線與淡水線時, 台北捷運還是虧損

民國87年台北捷運年報截圖如下,
當年藍線尚未通車,
台北捷運公司營運第三年已經有利潤了,
只是還沒有開始繳租金給市府,因為利潤還不夠多。

所以說,在只有淡水木柵兩條「筷子路網」的狀況下,
台北捷運的營運已經是正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