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jsss wrote:根據新頭殼今天(10...(恕刪) 210是硬體建置成本多出來的都是用地徵收費用台灣人只要遇到徵地就最會吵了動不動就是要市價加好幾成去算不然就是哭天喊地把大埔案再拿出來說一次
台灣的輕軌只適合改成專用軌道路權像高雄那樣台中的輕軌沒什麼本錢蓋成高雄那樣的輕軌如果是像香港那種和一般車共用路權以台灣摩托車的數量 還有路面品質 再加上常下雨到時候光摔車國賠就賠不完了與其花一千多億蓋三條LRT還不如專心蓋好一條藍線捷運那才是台中最需要的
高雄輕軌除愛河段以外全都是要等紅綠燈的B級路權,跑不快的東西是難以吸引到通勤族的。如果是以前的台中市的話,MRT一路到靜宜還可以,但四年前升級到大台中之後就要把原縣區納入服務範圍。之前說的藍線1200億可沒有一路拉到海邊去,不管是用高架還是用地下。把議會已經決議、再花個幾億就能拉到大甲去的方案擺著,然後弄一個不知道規劃到何年何月,還不知道規劃完錢要怎麼生出來的輕軌根本就是腦洞,規畫費全被議會抽掉是剛好而已。--花博聯外道路的2000萬預算根本就還沒送議會就決標了,而且還是限制性招標。沒預算就招標根本算是詐欺了吧?